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微课的运用
2018-02-24戴小燕
戴小燕
(湛江市第十九中学,广东 湛江)
微课的积极运用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既提升了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有效地激发了小学低年级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点燃了学生探究语言文字的热情。我越来越重视将微课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的课堂上,微课很好地解决了教师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场景,让学生能够在微课教学视频中自主学习并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更好地掌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一、微课在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小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先决条件。因此,识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小学生能够快速并牢固地掌握生字、生词,想尽了办法,有抄写、默写,听写等。但是,微课的运用使得语文识字教学变得简单而有趣。微课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而且让学生对识字产生了浓厚兴趣,调动了学生的识字积极性。从而,全面发展了学生的识字能力。例如,我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充分利用了微课的优势,在视频中设计关于汉字变化的“增减”游戏,利用汉字笔画的“增减”来帮助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和识记。如“人”“大”“天”“夫”等一组汉字的认识,我就可以在视频中发挥笔画“—”的作用,将汉字从“人”演变到“夫”。这样有趣的识字既可以很直观地让学生领会中国汉字变化的魅力,也可以让学生保持高度的专注力,创造高效课堂。
二、微课在语文课外延伸中的运用
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在于生活处处是语文。教师单纯地依靠课堂的四十分钟,想要让学生对语文对汉字有深入的认识和感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利用一切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微课的引入就最直接地解决了语文教师课外延伸的难题。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在简单的课文中插入相应的图片、音频、视频,让小学生用心欣赏,学生不仅保持对文字的好奇心,还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使学生在开阔视野的同时,激发了其对学习语文的渴望。例如,我在进行“二十四节气”知识扩充时,将每一个节气都搭配上了相应的图片,并插入“清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节气里应该做什么吃什么的音频和视频,让学生眼前一亮,清楚这些熟知的节气里自己需要做什么。又例如,我在教一年级的学生学习《四季》这篇课文时,我利用微课图片和视频向学生展示四季的特点,从而直面地掌握区分四季的方法。这样就会很容易地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也有利于学生后期的知识学习与能力提升。
三、微课在语言表达上的运用
我将微课引入语文课堂的过程中发现,微课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纠正学生的学习习惯,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首先,我利用微课视频给学生展示一些优美的文章、图片、视频等,将学生带入一种放松且自在的氛围,引导学生自我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例如,我引导学生表达对过往生活的想法时,可先提供一些关于幼年引发共鸣的生活图片或视频。如彩色糖果纸、冰糖葫芦、棒棒糖等,在图片播放过程中学生会对熟悉而带有回忆的图片特别感兴趣而纷纷发言。教师只需要在学生发言之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总结就可以了。又例如,我在进行“我的妈妈”话题表达的时候,可以先私下搜集一些特别有爱的学生和妈妈一起的照片,然后制作成微课滚动播放,并在每一张照片下面添加一些我的小感悟。学生在看到照片和文字的时候会因为感动而极力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被打开了心扉,充满了对语文的好奇和向往,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事半功倍了。又如,我在教完《掌声》这篇课文后,学生懂得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然后让学生做爱心卡片,我用手机当场把学生的爱心卡片拍下来,然后借助“希沃授课助手”把它做成微课跟学生分享。最后,让学生谈感受,学生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这样一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语言表达是语文教学中的头等大事,微课的优势在于能够帮助教师很直观、很贴切、很深入地进入到学生的内心。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科成绩和学习能力,还要关注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懂得为学生打开一片不一样的天地,让他们始终都保持着对学习的热情和对语文的热爱。我们要充分利用微课视频,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增强自信,更有效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我认为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微课模式多方位、多角度地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和机会,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敢于创新。微课的运用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让语文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手段更加多元化;让语文课堂真正变成学生爱学习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