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反思

2018-02-24薛天照

新课程(下) 2018年7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历史教学方法

薛天照

(贵州省遵义市第五中学,贵州 遵义)

现阶段,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新课标的评价、结构、功能以及实施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改变和创新。新课程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地位,从原来的知识传播者向反思者以及研究者转变。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我们怎样思考》一书中对“反思”是这样定义的:反思是思维的一种形式,其属于审慎的以及能动性的认知加工过程。对于一名历史教师来讲,如果开展自我反思,笔者存在以下几点见解。

一、教法的运用是否合理、多元化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教学是否高效,与教法的运用是否合理、多元化有着重要的因果关系。同种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内容,同一老师教法也不一样。基于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仅有该做法,才能够不断创新和完善自我,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进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自我反思的力度,将每堂课认为较好的教学方法记录下来,与此同时,将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书写下来,以便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改进和借鉴。在讲述造纸术的发明时,学生对科技文化课的枯燥表现出了厌倦,我适时讲了两个学生熟悉的典故——罄竹难书和学富五车。学生很容易形象地理解竹简书写存在的弊端,为纸张的出现埋下伏笔。结束课堂之后,通过反思总结了一句话,即“枯燥的史实,生动的文字。”

二、学法的指导是否存在有效性和恰当性

每节课堂不仅需要涉及较多的教学方法,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学习方法的重视,而这些通常是部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忽视的问题。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习惯将重点集中在讲求教法、准备教学工具以及研究教材方面,其认为只要老师将题目讲明白,学生就可以清晰明了,但是并不是这样。像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等,老师会有各种教学设计讲解,但学生对概念依然模糊。依本人愚见,课标及教材列出的教学重难点,并不一定是我们授课过程中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应该是由授课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反馈来确定。因此备课不仅是备专业知识,还要充分准备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学习方法远比知识自身更有意义。换句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做一位有心人,加强对学习方法指导的重视程度,多积累。结束课堂之后,记录下认为较成功的学习指导方法,以便在日常工作中与同事分享,并进行改进。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将会提升学习效果。初中课程中,历史客户才能属于记忆量较大的学科,如何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以及提升学生注意力尤为重要。例如,在讲解秦始皇灭六国是,指导学生通过联想方式进行记忆,例如齐—楚—秦—燕—赵—魏—韩(韩赵没,楚咽气),该方法不仅可以将秦灭六国的顺序记住,同时也能够将七雄名称记录下来。关于联想记忆的方法有很多,每位教师都能够依照相应的方法进行改变。

三、是否有心得体会

荀子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教学模式没有固定的版本,只有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注意积累,才能够丰富自身教学经验,有经验的老教师如此,没有经验的青年教师更是如此。教师若能勤于记下每堂课后的点滴体会,无论是教训还是经验,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都可以聚沙成塔,那么距离具备丰富经验的距离又进了一步。

四、在问题设计方面是否存在不足

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提问,其与课堂环境以及氛围存在紧密联系,有效的提问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使是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果。反之,仅讲述课堂内容,而忽略提问,尽管教师讲述的内容非常精彩,但是教学效果不理想。由此可见,提问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从提出问题的时机、难易程度以及数量方面开展设计。尤其是在新课改之后,历史教科书内容发生了显著变化,通常情况下,每节课堂仅用1~2个高质量的问题就可以将重点全部解决,而这两个问题通常是活跃课堂氛围的重点,因此,教师在课后反思过程中,记录下精心设计过的课堂问题,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将会发现其中的技巧,例如在讲解《物理学的重大进步》中经典力学时,在引用牛顿讲述的“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一名言的过程中,采用了该问题,即牛顿所站过的巨人有哪些?他站在巨人肩上又看到了什么?通过两个小问题不仅解决了教学内容,还极大地引起学生自主思考的兴趣。课堂结束后,我发现了一个真谛,即一个好的问题,不仅需要与以前讲述的内容联合在一起,也要与后文相衔接,还可以画龙点睛,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除此之外,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提问,以此启发学生学习思维,确保教学的流畅程度。所以,在我将把握住良好的提问时机记录在教学反思中。

五、学生课堂产生意外问题是否妥善处理

历史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问题发现能力,问题并不是自由产生的,而是通过阅读历史素材由来的。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常会提出一些使老师感到意外的问题,这是教师经常碰到的情形。例如学生在阅读“太平天国运动”后纷纷提出:什么是太平天国,其是如何由来的?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信仰?对于这些意外的问题,部分老师选择忽略,认为没有价值而不回复。但获得知识从问题开始。在提问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肯定和关注,鼓励并支持学生自主思考,并融入学生谈论当中,如果课堂时间紧张,可以课后进行。而这些均是教师在教学反思过程中需要解决和面临的问题。

总而言之,教学反思属于积极再学习以及理论思考的过程中,同时也是回顾教学内容、综合分析、查找问题、制定教学方法和指导学习的过程。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成长,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避免冲动,通过不断反思,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历史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新历史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