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文化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究

2018-02-24陈红梅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皖西大学语文语文课程

陈红梅

(皖西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大学语文》课程是高等院校面向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课程。继上个世纪80年代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的苏步青先生倡导在高校恢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之后,国家教委和国务院都相继出台文件,鼓励并要求全国各高校积极开设大学语文课程。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的要求。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皖西学院从2004年秋学期开始,在文、理、工、农类各本、专科专业学生中大面积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大学语文和公共外语、公共体育、计算机、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一样,成为在全院开设面最广,涉及部门和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课程之一。2006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皖西学院将大学语文课程纳入本科各专业通识类必修课程之中,确定了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和适用学科(专业)等。可以说,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改变,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和改革赶上了新的发展机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相较于新世纪以来课程内涵的发展和课程管理的改革,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还存着一定的滞后性,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大多止步于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内容的重构,课程视野相对狭窄,课程观念也较为保守。

当前,全球一体化格局下,西方文化强势入侵,传统文化处于弱势地位,青年学生中亚文化流行,民族意识渐被削弱,文化认同出现危机。“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认同和价值观认同”①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没有足够的文化认同,一个民族就没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文化认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

党中央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强调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撑。”②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7-05/07/content_5191604.htm.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高校是传承和创新文化的重要阵地,应该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当代职能,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③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成为引领文化建设的生力军。而地方院校更应该利用自身的学术优势,主动参与地方文化建设,挖掘、整理和研究地方文化,在教育教学中传承与创新地方文化,积极推进地方文化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凝练出自身的办学特色。

语文课程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渠道,其教学内容的选择实则是一种文化的选择①苏家宁.语文教材多元文化类型透析——基于思维方式的视角[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可以说,语文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构成。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与特色决定了它在引领文化建设,促进青年学生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以及参与国家文化战略构建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特殊责任。因此,大学语文的课程改革需要寻求更加开阔的文化视野,通过引入地域文化,发挥本土知识的文化优势,建构一种“凸显本土文化价值并且能够赢得其他文化尊重的课程体系”②郭晓莹.浅谈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文化意义[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从而最大化地实现课程的文化功能和社会价值。

一、地域文化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社会里所得到的一切能力与习惯。”③蒋宝德,李鑫生.中国地域文化[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7.P2地域文化,是指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的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全部成果和成就。它不仅包括独特的自然景观,还包括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对应的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道德价值标准以及文学艺术等人文现象。

“文化是课程的母体,没有文化就没有课程。”④延林.普通本科高校转型进程中课程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4,(9).任何一门课程都与文化紧密相关,并因此具有了鲜明的文化个性,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课程以文化为内容,文化因课程而得以传播和创新。大学语文课程与文化之间相互依存、互相建构的关系尤为突出。大学语文是“中小学语文功能与价值的延伸和升华,同时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的基础课。”⑤瞿明刚.文化语文性情语文声色语文——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的思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4).这门课程不仅具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与创作能力的应用功能,更具有“陶冶生命,促进生命个体总体生成和全面发展的文化功能。”⑥徐鹏.多元文化视野中语文课程的文化建构[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但长期以来,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人文学科的内在价值和意义并未能很好的实现。原因很多,简述如下:

一是课程内容的核心指向不明确,课程的“文化性”和“应用性”不突出。很多时候,大学语文在学生眼里更像文学欣赏课。大学语文的授课老师多来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不同方向,对教材的处理带有鲜明的专业色彩。由于教材选编的篇目较多,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一般会对各单元的基本讲读篇目有所明确,但在实际操作中,授课教师大多会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研究方向和个人喜好来进行调整。如古代文学方向的老师偏爱选择古代文学作品,现代文学方向的老师则偏爱现代文学作品等。这种对教学内容选择的强烈个人主观倾向,使大学语文这门面向全校众多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通识必修课程,失去了一定的平衡性和公平性。加之课时有限,教师若无深厚的文化积累和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就很容易停留在单篇赏析式的解读层面上,除了增加学生的文学知识,并形成一定的文学素养以外,很难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世界形成全面而深入的影响。系统性认知的缺乏、程式化的讲解以及道德化的训导只能使学生逐渐养成“审美惰性”,进而产生“审美疲劳”,大学语文沦为“高四语文”。这种情况下,大学语文课程的文学性虽有,而文化性和应用性则旁落。

二是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缺失,教材基本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由于长期从事语言、文学及文艺理论教学,大学语文课程的授课教师的教育学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从而较易囿于传统的课程资源观念。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薄弱,开发能力和利用策略有所欠缺,致使教材之外大量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被闲置和浪费。像许多地方性高校一样,作为皖西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高校,皖西学院也是研究皖西地方文化的重镇。多年来我校一直积极投身皖西地方文化建设。“皖西文化研究所”、“大别山红色文化创新实践中心”、“寿县楚文化研究中心”等一批地方文化研究中心和科研平台的成立和建设,使皖西地域文化的研究逐步走向纵深。而文化与传媒学院更是依托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优势,将支撑与引领皖西地方文化建设确定为本学院的办学特色,将皖西籍现当代作家研究、皖西民间文化和文学研究、寿县楚文化研究作为主攻方向,申报获批了各级各类相关项目,编辑出版了多辑内部学术刊物《皖西文化》和相关教材等。在化地方文化资源为教育教学资源以及产学研多方合作共建方面,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成果,为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为地域文化进入大学语文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障和人员支持。

但多年来,地域文化的研究与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却未能有效地结合起来,影响了皖西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和发展,使大学语文课程的生存和可持续性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和阻滞。大学语文课程在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面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皖西学院“地方性、应用型”的建设目标也未能通过这门课程得以体现。

三是大学语文课程内容还存在着与学生生活世界隔离的问题,导致课程无法给学生真实的文化体验,学生很难获得对自身“文化角色”的认同。近年来大学语文课程出现了很多新编教材,但大多数的教材仍以古今中外的经典选文为主,类同于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精选集,区别只在于古、今、中、外作品各自所占比例的不同。以皖西学院使用的教材为例,选用的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大学语文》(第三版)。这套教材从“生命与发展、需要与追求、自由与创造、人格与尊严等方面审视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张扬现代人文精神,”①丁帆,朱晓进,徐兴无.新编大学语文(第三版)·出版说明[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突出“现代人文意识”,较好地兼顾了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传统性和现代性、民族性和世界性,但也不可避免地缺失了地方性、典型性和体验性。如果授课老师没有意识到经典文本与时代和学生生活的疏离,依然秉承传统的课程观和教学观,以统编教材为唯一蓝本,以知识传授为目的,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方式,以专家解读为权威,那么只能导致课程教学因缺乏地方性知识和个体经验的参与而失去生命的鲜活和灵动,陷入文化封闭的困境。

“课程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个体‘履历经验’的重组,是学生生活世界独有的东西……从课程实施的角度看,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是依照自己的‘履历情境’,是依照自我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连续来理解课程所提供的客体文本……”②郭元祥.课程观的转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1,(6).,远离了学生生活世界和生命体验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成为外在于学生生活和生命的知识,失去了现实的意义和价值,自然造成了学生理解的隔膜和接受的被动。

地域文化的内容多元而丰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宝库,其历史性、思想性、审美性和情境性的特点,与大学语文的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属性和相对开放灵活的教学空间极为适切。将地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的教学之中,可以使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超越封闭的文化困境,矫正狭隘的经典偏好,消除课程与个体生活的隔膜,激活师生的审美感知和生命体验,为缺乏生机和体验大学语文课堂提供“另一种新鲜的、具有活力的生活参照系……体现现代课程人文关怀视野。”③刘旭东.论文化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2).同时,对建构青年学生正确的地域文化价值观,培育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学生稳固的地方情感有着重要意义。

二、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的切入点

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而课程的质量则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开发和运用的水平。④杨光.开发有地方特色的语文课程贵源-基于皖北丰富的文化资源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4,(8).地域文化既可作为素材性课程资源,也可作为条件性课程资源进入大学语文课程,是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根本依据。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既要有清晰的判断和准确的鉴别,又要有开阔的视野和先进的理念,以保证地域文化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合理运用,让它们真正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途径和手段”⑤郭晓莹.浅谈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文化意义[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明确“地域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以及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中华民族文化是由不同的地域文化组成的,可以说,地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土壤和基石。同样,中华民族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构成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而地域文化之间既相互隔离和区分,又交互影响和融合。因此,在地域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协调好课程中的各种文化资源,从而实现个性与共性、典型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使学生在立足本地域文化,达成对自我的认识和理解的同时,通过不同文化的对照、碰撞与交流,扩大文化视野和胸襟,培养反思批判精神和文化洞察力。

(二)明确地域文化资源开发的范围和原则,确保对地域文化资源开发的科学与合理

以皖西学院为例,在化地域文化资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学校所在区位以及课程性质等来开发。皖西学院是一所省属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学生主要来源于本省(安徽省)。因此,安徽省的地域文化资源将是主要的开发对象。同时,因为学校所在地六安隶属安徽的西部地区(皖西),地方文化资源多元而特征突出,研究成果丰硕而全面,在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将作为重点。另外,在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中,还要对与安徽省地域相接的地域文化有所兼顾,以体现地域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和共融。

地域既是一个空间的概念,也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地域文化既历史地存在着,也随社会的发展具有时代的内涵。它于外显示为自然地理、风俗礼仪,而内蕴着的则是人格心理及价值观念。因此,在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中要注意所开发的资源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特征,特别是要注意对隐于自然风物和乡风民俗背后的深层次的地域文化精神价值的挖掘。

“大学语文应该是以人文性为核心内容的文化语文”①瞿明刚.文化语文性情语文声色语文——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的思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4).,其丰富的人文内涵,能对人们的精神领域产生深广的影响。但同时它又兼具工具性,旨在提高学生母语运用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等。开发和择取地域文化资源时,还必须紧密切合大学语文的学科属性和课程目标,以文质兼美、体裁多样、内涵丰富和思想深刻的作品来承载和传播地域文化,实现大学语文的教育功能和课程价值。

(三)明确地域文化的内涵和内容,突出地域文化的精神特质

地域文化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复合体,内容丰富而庞杂。以安徽文化为例,安徽是一个文化大省,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名人层出不穷,文学艺术异彩纷呈。因地处南北交通的要冲(也是南北文化融合的交叉地带),安徽的地域文化就有了兼具南北文化的特点。它既有中原文化的沉稳大气,又有江南文化的浪漫明丽。淮河长江穿省而过,大别山连绵数百里,特殊的自然条件使安徽地域文化在空间上形成三个不同的区域,即皖北地区的“淮河文化圈”、皖中地区的“皖江文化圈”和皖南地区的“徽文化圈”。“淮河文化兴盛于中古时代,属平原文化类型,呈现尚武重义的精神特质;皖江文化兴盛于近现代,属水文化类型,呈现兴学重智的精神特质;徽州文化兴盛于明清时期,属于山文化类型,呈现崇理重信的精神特质。”②朱洪.皖江文化的特点——与淮河文化、徽州文化比较[J].学术界,2008,(5).可以说,每个区域都有庞大的文化内容和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质,它们共同赋予安徽地域文化以特定的内涵。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发利用时要做到全面收集,认真梳理,并进行分类和提炼,以展现地域文化清晰的发展脉络和精彩纷呈的内容,从自然、历史、政治、教育、文学、艺术等不同的层面,通过散文、诗歌、小说、戏曲、民谣、报告文学等多样化的形式反映安徽人民的生产生活,展示安徽地域文化的优秀成果,凸显安徽地域文化的精神特质。

(四)明确师生在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体地位

让师生在地域文化资源的寻找、开发、鉴别、整理和传承创造中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与建构者互联网时代,还可以通过构建大学语文网络学习平台,为师生提供对话交流、展示学习成果的空间。建立动态的课程网络资源库,随时补充师生共同收集的有关地域文化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在地域文化资源开发中明确师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能够强化师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识,开拓课程视野,转变课程观,还可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程开发能力获得提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不再只是课程忠实的执行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师生共同成为课程的创生者。在对地域文化的发掘中,师生也将重新发现和认识自己,在对地域文化的判断与反思中实现创新和超越,大学语文课程的德育、智育、美育等功能因而获得实现,学生对于本土文化的感情得以巩固,心智也会变得更加成熟。

在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还要注意加强与行政部门和社会相关人员的合作,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以促进学校和社会的合作交流,强化师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意识。

三、构建富有地域特色的多种文化融合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

地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不是简单地将地域文化内容生硬地填塞进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之中,或完全抛弃原有的教材,重新组编以地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新教材,也不是完全否定原有的教学组织方式,将课程改革狭隘地理解为教学方法的革新。地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是要改变传统的仅以教材为教学载体和课程内容的封闭的课程观,在广泛收集、分类鉴别、科学选择的基础上,将地域文化资源合理地、有机地融合进课程教学,构建富有地域特色的多种文化融合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

(一)以文化为主题优化整合教材内容,构建富有地域特色的多种文化融合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体系。

将地域文化引入大学语文课程,很多高校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他们或按照时间顺序,遵照文选教材的体例,以不同时代的反映地域文化的文学作品组编新的大学语文教材,或按照不同的专题(主题),如语言、文学、戏曲、思想等选取优秀作品组编新的教材。以上两种做法都是通过新编地方教材,取代统编教材的方式,实现对地域文化全面深入的介绍。但也不可避免地消解了大学语文作为国家课程的属性,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将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限定于某一地域文化或文学的集中展示,不利于学生形成开阔的文化视野,也无益于学生文化态度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以文化为主题优化整合教材内容,是指在原有统编教材的基础上(注意选用的统编教材的经典性和代表性),结合地域文化资源,编写大学语文读本(比如以上两种类型的新编教材就可以作为读本),与原有教材配套使用。在此基础上,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的编排和组织,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从而建构起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体系。读本+统编教材的组合方式,目的在于实现课程教学的点面结合,培养学生的关系性思维,形成文化整体观。统编教材是“面”,其中的选文经过时间的淘洗和验证,已成为公认的中外经典,代表了人类最优秀的文化成果。自编读本是“点”,较之教材它体量偏大,以较为全面的视角,从不同的层面向我们揭示了生活的历史和真相,引导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和他人。大学语文教学就是建立在教材和读本之上的由不同主题串接的文化之旅。

文化主题的确定要注意整体性和相关性。预设的主题系列要能比较全面地反映文化的核心要素,揭示文化的精神特质。同时,预设的主题还要与时代、社会、学生当下的生活发生联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在精神层面上引起变化。

例如,皖西皋陶是上古四圣之一,皋陶文化“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安邦之道,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底色,与我们使用的教材中的第一单元“通古今之变”、第五单元“道法自然”的不少篇目主旨极为契合。因此可以围绕人类社会理想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提炼主题,突破教材读本的界限,重组文章,形成文化专题,展开课上课下的阅读和研讨。通过拜谒皋陶墓,品读《皋陶谟》(《尚书·虞书》),查阅皖西地方志,领略皋陶文化中“以德治国”、“以惠安民”及“重教轻刑”的思想精髓,追溯中国民本主义思想的源头。再结合管子“社会物质生活决定社会治乱”的观点,姚莹和包世臣提倡“实政”和“实学”,以企求匡世济民”的主张,加深对历史与现代的关系理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就有意义学习来说,我所指的这种学习超乎一种对事实的积累。它是一个对个体行为,对他将来选择活动的过程,对他的态度和个性发生影响的学习。它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增长,它还能渗透到他的每一个存在的部分。”①袁振国.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P293富有地域特色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地方生活,关注地方文化,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传统的关系,促进了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在实现对地方文化精神的涵化和对自我文化角色的认同的同时,形成开放的文化心态和广阔包容的文化视野,从课程内容上重建个体的精神生活。

为了适应当下学生电子阅读的习惯,读本可以以电子书的形式在网络上为师生共享。也可以化读本为一个个文化专题,这样既方便建立网络链接,为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提供支持,也方便及时添加和更新。

(二)以文化为内容,设计大学语文实践活动序列,建构主题活动教学模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大学语文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地域文化资源的情境性、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为大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感知的材料和体验的基地。按现代的课程观,课程的设计往往遵循“主题·探究·表现”的模式①〔日〕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P101。以文化为内容的主题活动教学就是根据文化主题,引导学生在课内课外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对地域文化资料的收集、辨别、整理,以及体验、展示、交流活动,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教学形态。一般包括“确定主题”“拟定计划”“开展活动”“形成作品”“汇报成果”“互动点评”等六个环节。

如《新编大学语文》(第三版)第二单元“乡土中国”,共有十篇相关的文章,既有古代经典《诗经》中的《七月》和屈原的《招魂》,也有现代和当代的名作,如周作人的《喝茶》、汪曾祺的《故乡的野菜》等,还有费孝通的人类学代表作《乡土中国》的选文“乡土本色”。选文很有代表性,意蕴也丰富深厚。但要想在课堂内实现篇篇精读没有可能也无必要。同时,名人大家的乡土叙写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存在着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现代社会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了乡村的解体,物质至上、金钱崇拜、道德滑坡、信仰缺失,虚无主义、享乐主义在商品社会大行其道。仅靠单篇的经典讲读,青年学生很难理解乡土对于生命和精神的意义。因此,教学中可以围绕“乡土意识”“乡土精神”来组织主题活动教学。安徽的地域文学中有许多描写乡俗风情的诗歌散文歌谣,更有反映历史时代变迁的富有地域和时代特色的现当代乡土小说。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可以在课前分组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阅读,结合实地参观、走访、体验等活动,对接自己的生活经验,开展自我的乡土寻根之旅。课堂上,再以经典选文为媒介,引发思考,在辩论交流和乡土文化的展示中去感受普通的人情物态、平凡的生存方式之下的生命形态和心灵精神,从而明了经典作品中包蕴的故乡情结、民族意识以及对精神家园的追寻,实现对作者作品的同情之理解,进而产生对地方文化更深层次的认知和认同。

安徽地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资源异常丰富,儒、道两家都起源于淮河流域。特别是道家思想,从形成到发展,其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等都在安徽。皖西刘安集门客编写的《淮南子》更是“将先秦道家的哲学思想系统化,并把道家思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②李宜春,王品慧.安徽文化特质综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皖派经学代表人物戴震以及号称“一代文宗”的胡适则都来自古徽州……自然地理与人文现象的“机缘巧合”,却内隐着一种逻辑关系,召唤着青年学生探索和揭秘。教师应抓住学生的文化期待,组织学生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查阅、交流辩论、专家咨询等活动,透过表象,对文化现象进行理性的思考,形成客观正确的认知和判断。

“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体验课程’(被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③王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五种观念解读[J].巢湖学院学报,2007,(4).以文化为内容的主题活动教学注意理解、体验、反思和创造等不同学习方式的整合,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重视学生学习经验的获得和师生、生生的对话,在课内课外、教材读本、线上线下、教师学生、历史现代、理论实践之间建立联系,实现连通。学生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借助资料,通过人际协作活动自主建构意义,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也在活动中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不过,在组织主题活动时,要注意活动形式的设计需切合语文学科的特性,需有利于语文相关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提升,同时还应具有启发性。

以文化为主线,以大学语文为中心,增设相关的地域文化类选修课程,与已有的文学、文化素质教育类通识课程,组建人文素质类课程群,形成文化的集群式传播,强化文化传播的力度,满足学生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课程,虽有传播文化的优势,但也有自己的学科属性,既不能成为中国文学或地域文学课,也不能变成中国文化概论或地域文化概论课。同时,人文素养的提高、文化情感的培育以及文化认同的实现都需要长期的涵化,也远非一门课程可以胜任。因此,可以考虑利用现有的资源,以文化为主线,以大学语文为中心,增设相关的地域文化类选修课程,与已有的文学、文化素质教育类通识课程,组建人文素质类课程群。

就皖西文化的传播来说,皖西学院依托已申报获批的各类相关项目、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已出版的书籍,开设了以皖西文化为专题的各类通识选修课程,如“皖西籍现当代作家研究”、“皖西籍军旅作家徐贵祥研究”、“皖西民间文化研究”、“皖西民间文学研究”等,并编写出版了相关配套教材等。依照此例,还可以继续扩大范围,以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比如可以开设安徽历史名人研究、安徽红色文化研究、安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等。

在开设相关课程之外,还可以以专题讲座、研究性学习、社团活动等方式开展对地域文化的传播活动,以配合大学语文的课程教学。当然,这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以及相关部门的配合。

只有具有“综合性、生活性、现实性、实践性、探究性和建构性”的课程内容,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学会处理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主观世界之间的关系。”①郭元祥.课程观的转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1,(6).地域文化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其实质是在追求一种课程观的转向,即“课程与人及其生活的关系的转向”。它突出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明确课程内容对于个体生活世界的关照,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学习活动的真实意义。②郭元祥.课程观的转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1,(6).以地域文化来构建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结合主题活动教学模式,来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增设地域文化类选修课程,形成以大学语文为中心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群,可以说是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一种尝试和创新,也是地方高校“传承文化,服务地方”的高校当代职能的体现。

猜你喜欢

皖西大学语文语文课程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回马枪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回马枪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回马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