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诞生与发展

2018-02-24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梦想民族

俞 科

(新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中华民族复兴这个观念自近代以来就有其自身的历史发展脉络,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人的毕生追求与夙愿。伟大梦想将中华民族聚沙成塔、聚水成涓,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追求独立自主、国富民强的不竭动力,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前进方向。

一、近代伟大梦想的诞生

北洋海军是洋务运动的重要成果,曾具备“东亚第一、世界第九”的战斗实力,这支中国近代海军舰队在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昭示着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梦想幻灭,“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当清政府还在奔忙于割地赔款之际,“振兴中华”的声音就开始出现在了中国大地上。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伟大的民族主义者,1893年初,他在《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了自己的国家富强观,主张学习西方重点发展工农业;封建统治阶级不应该干涉国家工商业发展;重视国家人才的教育和积极改革人才选拔制度,唯有这样才能达到国家独立富强的目的①孙中山.上李鸿章书[M].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8-15.,但并没有得到李鸿章的理睬。孙中山上书失败后,清廷并未被甲午战争中中国军队的失败所触动,还在积极筹备慈禧的60大寿,孙中山终于意识到改革只是幻想,革命才能救中国。1894 年11 月24日,孙中山先生创立兴中会,他在会议章程开头强调兴中会的成立目的就是为了集结有志华人研究国家富强之道,以图“振兴中华”②孙中山.香港兴中会章程[M].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22.,“振兴中华”的响亮号召传遍了神州大地。“振兴中华”成为了今天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最初表达,时至今日,“振兴中华”这份伟大的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迸发向前。

在“振兴中华”之后,中华民族复兴的观念主体也逐渐明确。随着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尤其是在甲午海战惨败之后,中华民族的自觉性在国人心中埋下了种子。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最早明确提出“中华民族”这一概念,1899年,梁启超在流亡日本时所撰写的《东籍月旦》一文中,首次借鉴了西方现代意义的“民族”一词;经过思考沉淀后,他在1901年发表的文章《中国史叙论》中提出了更为明确的“中国民族”的观点,详细叙述了中国民族的演变历史;次年,梁启超正式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并在1905年发表的文章《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中作出了定论,他认为,中华民族向来就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而是由多个民族混合在一起的③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1678-1680 .。虽然那时梁启超的对于“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的认识有一定的混乱性,但在那个时代他所论述的“中华民族”相关概念为之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体观念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华民族复兴的思想在五四运动前后得到了充分发展。1916年,李大钊先后在《“晨钟”之使命》《青春》中提出了“中华民族复活”的思想,他认为中国今后的问题不在于创造新民族,而在于“中华民族”如何复活的问题,而复活“中华民族”的责任就在当今中国青年的身上①李大钊.〈晨钟〉之使命[M].李大钊文集(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77.。1917年,李大钊先后发表文章《新中华民族主义》与《大亚细亚主义》,批驳日本的大亚细亚主义,戳穿了日本想要称霸亚洲,奴役侵略其他亚洲国家的丑恶想法,并且提出了新中华民族主义。在文中他谈到,如若非要谈“大亚细亚主义”,那么关键也在于中华民族复活,而不是日本所谓的以他们来统一领导亚洲各国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的想法,这种想法不过是一种加以粉饰的法西斯侵略主义②李大钊.大亚细亚主义[M].李大钊文集(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50 .。1924年,孙中山在作“三民主义”演讲中提出了“要恢复民族的固有地位,便要首先恢复民族的精神”③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主义[M].孙中山全集(第 9 卷),中华书局 1986 : 242 .,他认为迈入近代社会的中国之所以如此颓靡,正是因为中华民族失去了我们固有的传统优秀道德。在五四运动时期出现的以梁漱溟、张君劢、章士钊、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主张通过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与“复兴”来进行民族自救。

“九·一八”事变之后,国家面临沉重的民族危机,国内先后出现了许多关于中华民族复兴的刊物和书籍,如《再生》《复兴月刊》《教育与中国》《东方杂志》等刊物,以及《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中国民族复兴的政策与实施》《精神建设与民族复兴》等书籍。国内有志之士纷纷发表文章参与到民族复兴运动的大讨论中来,“中华民族复兴”开始成为国内社会主流思潮。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中强调,中国是一个拥有着包含各种民族的四亿五千万人口的国家,虽然各民族文化风俗不尽相同,但都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由各民族同胞结合而成,“中华民族”包含每一种中国土地上的民族,在国家危难之际,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同胞都要奋起反抗④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M].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22-623.。在“中华民族”的概念明确以后,以抗日战争为关键节点,中国各族人民在受到帝国主义残暴侵略后不仅被唤醒了原本淡薄的中华民族意识,而且在各族人民团结抵抗外来侵略者的过程中,意识到中华民族复兴是包含着中国每一个民族的复兴。

二、伟大梦想的新道路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诞生了,从此伟大梦想开启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时,国家正处于外受侵略、内受压迫的状况,所以他们关于中华民族复兴的具体目标是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关于如何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毛泽东提出了中国革命两大历史任务,尤其是要先赢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个朝气盎然的新中国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束缚中破茧而出,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前途和命运开始掌握在人民自己手中。

新中国成立之后,遭遇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威胁、经济遏制、外交孤立、政治孤立。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为了实现伟大复兴提出要为改变国家经济状况继续发展资本主义,只有生产力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变革。党和人民对于实现民族复兴都拥有高昂的斗志,在三年复杂、困难、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快速地使国家修复了战争创伤,为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通过“三大改造”建立起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伟大梦想打下了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改善了工业布局、增强了国防力量,尤其是“两弹一星”的成就令世界乍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在民主政治建设、国防军队、党的建设方面的思想为新道路下实现伟大梦想提供了理论指导。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正确判断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找准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定位。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逐步完成了“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历史任务,这是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的一次重要转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开辟了一条至今还在指导中华民族伟大梦想前进方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三个有利于”,解决了改革开放的思想阻碍;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倡导一个尊重知识和人才的希望民族;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思想让人民走向了致富之路。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全方位的改革开放为伟大梦想的新道路开创出了一个崭新方向。

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越拓越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日臻完善。世纪之交大背景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涵做出了新的拓展。江泽民认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一个全面的复兴,实现祖国的统一是复兴的基石;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复兴的发展道路;要将民族精神看做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为复兴注入精神动力;发挥好爱国统一战线这个复兴的政治优势;始终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复兴事业的思想保障;重视人才在复兴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在这一时期,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挺过了亚洲金融风暴,保持了“一枝独秀”式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国在2001年正式加入了世贸组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为新世纪初的中华民族复兴事业创造了辉煌。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总结了90年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经验。实现复兴事业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原则;要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作为复兴事业的宗旨;要坚持统一战线的方针,团结一切力量为复兴事业奋斗;要把党的建设放在复兴事业的关键地位,保证事业前进方向的正确性。在这一时期,中国成功发射了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中国海军舰艇在亚丁湾海域开始正式护航;2010年跃居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提供了新的战略思想。

中国各族人民紧紧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牢牢地把握住了这个时期,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先进文化更加繁荣、科技教育更加进步,中国社会在世界人民的见证下更加和谐美好,中国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足殷实。中华民族正在大踏步地赶上世界先进潮流,伟大梦想有了更加光明的前景,一个大国正在世界的东方崛起。

三、伟大梦想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将秉承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继续奋斗。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华民族伟大梦想丰富了实质内容。就伟大梦想的实现主体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个人在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中所付出的拼搏与努力正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没有个人的发展,国家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同时个人的发展也要融入到团体的发展中去,通过协同合作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进步,个人、团体、国家是一个互相作用的整体。在看待伟大梦想的内涵实质时,要把握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个方面,富强的国家是拥有一个文明进步的民族的前提,是百姓富足、安居乐业的后盾,同时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也是国家富强的追求目标。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习近平总书记也为中华民族伟大梦想提出了实践路径。道路正确是实现伟大梦想的第一要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这条道路带领新中国取得了社会主义事业的诸多胜利。实现伟大梦想就要真正发扬中国精神,要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中汲取养分,要用中国精神将中华儿女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为伟大梦想的实现而奋斗。党的历史告诉我们,要取得事业的胜利就要真正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要团结各个行业、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中华儿女投身到伟大梦想的实践过程中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广大劳动人民要通过勤勤恳恳的实干,发展自身、发展民族、发展国家。

习总书记还创新性的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联系起来。在当今国际背景下,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为全世界人民带来了种种难题,例如资源枯竭、贫富差距、安全问题、环境恶化等等。日益变化的国际环境,要求中国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同时,更要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统一起来,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国情怀,为世界的美好明天提出“中国方案”。中国所主张的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世界各国人民极具感召力与吸引力,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开始认同“中国方案”。中国人民踏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伟大梦想也开启了新的征程,实现伟大梦想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复兴梦,也必然会是世界和谐发展、互利共赢的世界梦。

为了伟大梦想的实现、为了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国家发展做出了一系列实践举措。“四个全面”再创“中国政治优势”新篇章;五大新的发展理念为“中国特色经济”充电续航;“习近平强军思想”铸造强力国防;重视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面对世界深刻复杂的变化,要以国家利益为前提,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新型的国际关系。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始终紧紧地与中华民族伟大梦想联系在一起。在中国面临帝国主义侵略、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让所有的中国人成为血肉相连的一体,在党的带领下,中国从备受欺辱到自立、自尊、自信、自强。从贫困落后到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转变;从“上下无才,国之大患也”到今天人口大国向人才大国的转变;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转变。中华民族拥有宝贵的民族精神、强有力的政党领导,在中国与世界共同进步的新时代中,我们更要激流勇进,朝着伟大梦想前行,直至光辉的彼岸。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梦想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多元民族
梦想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