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段课文朗读教学策略探微

2018-02-24

新课程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睡梦中意图短语

《妈妈睡了》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午睡时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描述的是一幅宁静温馨的画面:在哄孩子午睡的时候,妈妈先睡着了。课文表达的是母子之爱:孩子爱妈妈,是通过孩子对妈妈的直接观察来表现的;妈妈爱孩子,是通过孩子观察时的想象来反映的。

为达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教学目标,在统编教材培训的研讨课中,呈现了抓关键字——读准短语——读好长句子——借助插图想象——读出感情这样一个详细的朗读指导过程,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跟唱歌曲,揭题导入

教师播放歌曲 《我的好妈妈》,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利用歌曲导入,激活了他们的情感体验。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思考两个问题:文中的妈妈什么时候睡着的?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提出朗读要求: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好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起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让学生在朗读中建立起与文本的联系。

三、抓关键字,指导朗读

1.妈妈什么时候睡着的?引出 “哄、先”。

(1)在文中圈出这两个字。

(2)再读一读,相机呈现:

哄 妈妈哄我 午睡的时候 妈妈哄我午睡的时候

先 自己先睡着了

2.妈妈睡的怎么样?引出 “熟、香”。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1) 文中圈出 “熟” 和 “香”。

(2)再读一读,相机呈现:

熟 好熟 睡得好熟,好香

3.指名读,齐读。

过渡: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谁能看着黑板上的关键字, (哄、先、熟、香)用自己的话来重复刚才的内容呢?

【设计意图】这里呈现了两个语文要素:圈关键字的学习习惯和口语训练,旨在培养学生这样一种语文能力:在朗读课文和口头表达时注意抓住关键字来进行。

四、由词入手,读重点句

教师提问: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看一看,谁能像刚才一样在文中圈出来?

1.学生边读边圈。

2.汇报交流 “真美丽” “好温柔” “好累”。

屏幕相机出示:

真美丽 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

好温柔 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

好累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3.指名读:先读短语再读句子,比比谁读得更好。

4.体会读:女生读前面的词语,男生读后面的句子,再男女生交换读。

【设计意图】朗读与积累语言有机融合,阅读与表达有机联系,围绕语文要素开展教学。

五、同伴互助,读好短语

教师提问:妈妈的美丽和温柔从哪儿能看出来?在书中找一找,再和同桌读一读。

1.很美丽。

从 “明亮的眼睛” “弯弯的眉毛” “红润的脸”可以看出。

板书: (明亮的)眼睛 (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

指导孩子读短语,理解短语。带着动作读出妈妈的美丽。

2.好温柔 (板书:温柔)。

“温柔”一词对于学生理解起来是一个难点。教师抓住重点语句: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笑弯了、睡梦中想要讲故事给孩子,指导学生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从而理解 “温柔”一词的含义。

【设计意图】词语的积累需要在课文中理解,在巩固中归类,在运用中内化,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断递进的。通过动作体验,可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同身受,体味亲情的美好。

六、妙用微课,突破难点

过渡:美丽温柔的妈妈可累坏了,我们都想让妈妈好好睡个觉,这一段该怎样读?

1.学生充分发言。

2.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3.指名朗读。

相机出示: “呼吸那么沉” “头发粘在额头上”“沙沙的声音听不到”。

4.重点指导长句子的朗读 (微课呈现:如何读好长句子)。

第一步:先找核心词 (头发、粘在、额头上),再找难读的词 (微微、渗出),指导读准字音,读好轻声。

第二步:将词语变成短语,指导学生读好短语。

(她的)头发 (渗出汗珠的)额头上 (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

第三步:出示完整的长句子 (她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

5.学生按要求读好本段。

先读流利,读通顺,再读出停顿和语气。

【设计意图】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播放微课视频,由提炼核心词入手,再把短语看作一个整体,有助于学生理清句子的主干,分解长句子,降低理解的难度,这样层层剥离,读好字词、短语和句子,突破长句子朗读时的停顿难点。如此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长句练读,将朗读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也真正体现了信息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宗旨。

七、观察想象,情感迁移

教师出示插图 “母子午睡图”,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想一想,说一说:

1.妈妈都干了哪些活?

2.你看过妈妈睡觉的样子吗?谁愿意把自己的妈妈介绍给大家? (练习说话)

3.配乐朗读课文 (课件:音乐 《摇篮曲》):睡梦中的妈妈那么美丽,那么温柔,又那么累,让我们随着音乐再读课文。

【设计意图】妈妈在孩子心目中是神圣的、伟大的。教师设计了 “你们谁愿意把自己的妈妈介绍给大家?”的问题,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对接,产生移情效应;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让学生逐步学会以语言文字为依托,在字、词、句、篇的联系中初识语言文字的内涵,体会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强化个性体验。最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过渡:一位小作者忍不住为妈妈写了一首小诗,我们一起来欣赏。

八、阅读拓展,升华情感

1.多种形式读 《我爱妈妈》这首小诗,注意读出感情。

妈妈是一杯牛奶,

她能滋润我的咽喉。

当我埋头做作业时,

一杯浓香的牛奶会放到桌上,

让我精神饱满。

妈妈是一把小伞,

她能为我遮风挡雨。

当我放学回家半路下雨时,

妈妈过来给我及时送上雨伞,让我不会被雨淋湿

妈妈是闹钟,

她能准时叫醒我。

当我睡得正香时,

她会轻轻呼唤着我,

让我不用担心会迟到。

妈妈是一件外套,

她能温暖我。

当我感到寒冷时,

她会温暖我,

让我不再寒冷。

妈妈是一棵大树,

她能让我依靠。

当我遇到困难时,

她会帮我解决难题,

让我放心的依靠。

这就是我的妈妈,

不管她是园丁,还是宇航员,

她都是我的妈妈,

我爱我的妈妈,

妈妈也非常爱我

2.推荐阅读: 《游子吟》。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拓展了同样是表达 “母子之情”的课外阅读材料,体现了同题材可以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呈现的文化现象。在教学中,我们要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体验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语文空间。

猜你喜欢

睡梦中意图短语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睡梦中的“甜蜜”杀手——OSAHS与2型糖尿病
睡梦中的“甜蜜”杀手怎么防——打鼾与2型糖尿病也有关系
睡梦中的爸爸
《健民短语》一则
燕山秋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