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三个维度〔*〕

2018-02-24周良书沈珊珊

学术界 2018年6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群众

○ 周良书, 沈珊珊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875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新的时代条件和发展实践,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并把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这里的“人民”绝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习近平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标语或口号,它有其特有的生成逻辑,包含着特有的生活体验、特有的思维方法,而在表达方式上则体现为习近平特有的叙事风格。

一、产生“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认识

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1〕这表明社会意识不仅具有相对独立性,而且具有历史继承性。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也不例外。在它的形成过程中,历史传统和个人经历交互影响,共同支配这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特定思想资料的学习和借鉴

习近平是一位喜爱阅读的政治家,他在公开场合也多次谈到:“读书已经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2〕即使在梁家河与乡亲们一起劳动的艰苦岁月里,习近平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与思考。读书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这其中就包括对人民历史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

一是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懂得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早在20世纪70年代,青年时代的习近平就下功夫学习马克思主义,收集并反复阅读相关书籍,诸如《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国家与革命》等。据当年与习近平住同一窑洞的插队知青雷平生回忆:“近平读哲学书籍,主要还是读马列主义哲学。他下了很大功夫去阅读研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强调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影响历史进程的最终决定力量。习近平接受了这一基本观点,早在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就明确提出过“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4〕这一命题。后来习近平又以党的总书记身份反复提及这一命题,他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5〕,并号召全党“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6〕在文艺座谈会上,习近平更是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他认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7〕这反映出习近平对“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命题的高度重视和深刻理解。

二是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习近平生活在一个革命家庭中,先辈的教育与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对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更深一层的感受和体验。这也是习近平对毛泽东《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情有独钟的一个重要原因。据经常与习近平等知青一起学习的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梁玉明回忆:在习近平的阅读书目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不咋长,我见近平反复地看,反复地读,爱不释手。”〔8〕文章对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一个集中概括:“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9〕其核心思想就是把人民利益作为检验工作是非成败的标准。习近平接受了这一观点,直到2013年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的座谈会上,他仍然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10〕这反映出人民在习近平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三是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熟知人心向背决定生死存亡的大道理。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大宝藏,习近平很善于从中汲取营养成分。早在梁家河插队期间,习近平就阅读过大量的传统文化书籍。据雷平生回忆:“近平喜爱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1〕在之后的文章和讲话中,习近平也曾多次用这句话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心系人民,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他还在不同场合大量引用“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语句来论证“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12〕这一重要命题,强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13〕。他甚至多次提及:“封建社会的官吏还讲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们共产党人不干点对人民有益的事情,说的过去吗?”〔14〕这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本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的为民情怀,对习近平的思想认识产生的深刻影响。

(二)独特人生经历的体验和认知

除了向书本学习,习近平还格外注重向实践学习,向人民学习。独特的人生经历使他深切感受到,“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15〕。回忆起自己的知青岁月,习近平说:“我的成长,进步应该说起始于陕北七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现在我还受益于此。”〔16〕22岁离开黄土地时,他已经有了坚定的人生目标:“要为人民做实事!”〔17〕

正是在与人民的朝夕相处中,习近平建立起对人民的深厚情谊。1969年,15岁的习近平作为“黑帮子弟”,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是梁家河人民无私地接纳了他,保护了他,给了他各方面的帮助和教育。从那时起,习近平就把“人民”二字深深刻在了自己的心里。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到陕西考察调研的第一站,就是梁家河。他在同梁家河人民谈心时,深情地说:“我走的时候,我的人走了,但是我把我的心留在了这里。那时候,我就说,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一定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18〕自此之后,无论是在正定、福建、浙江、上海从事地方工作期间,还是主持中央工作期间,习近平都始终强调:“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19〕。主政浙江期间,针对有的县每年从省里拿到几千万的财政转移支付,却拿不出几十万低保金的问题,他深有感触地说:“如果对群众有感情的话,这些钱是拿得出来的,也是应该拿出来的。”〔20〕2003年夏浙江遭遇大旱,习近平最牵挂的还是人民,他说,“农村特别是山区一有旱情农民就要吃苦头。大旱面前,有关政府部门要高速运转,心里要时刻装着群众,尽快把物资、资金送到抗旱一线,派上用场。”〔21〕这一言一行,都自然流露出习近平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群众利益无小事”是习近平对人民疾苦和生活实际的切身体会。1973年,20岁的习近平当选为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这使得他能直接感受到老百姓最缺什么、最需要什么、最期待什么。在此期间,习近平组织、带领社员一起修道路、打淤地坝、办铁业社、建代销店、打大口井、发展沼气,以自己的苦干实干引领群众去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面貌,为乡亲们做了很多实事。主政浙江期间,习近平一再告诫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利益无小事’,柴米油盐等问题对群众来说就是大事。老百姓可能不关心GDP,但他们关心吃穿住行,关心就业怎么办、小孩上学怎么办、生病了怎么办、老了怎么办,等等。”〔22〕“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小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影响他们的思想情绪,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23〕他多次强调:“一定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以‘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态度,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抓实做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每项工作,努力做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24〕2015年9月,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上,习近平自信地向美国人表示:“我了解乡亲们最需要什么!”“我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25〕的确,从梁家河走出来的总书记,对底层民众的实际生活有更为深刻的感受,他了解中国老百姓的生存状况和喜怒哀乐,因而能够把他们的冷暖与安危放在自己的心上。

二、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正是基于对人民的深刻认识,习近平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表现出一以贯之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即运用人民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主要表现为坚持人民至高无上的主体地位,依靠人民的力量创造历史伟业,并将人民美好生活作为党的奋斗目标。

(一)坚持人民至高无上的主体地位

习近平多次强调:“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26〕也就是说,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党的一切思想和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所制定的一切方针政策和措施最终都落实到维护人民利益上来,这体现了习近平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早在正定时期,习近平就表现出这一非同寻常的工作思路。他坚持认为,首先应当解决正定县征购负担过重的问题,这是关系到全县人民温饱的大问题。然而在当时,高征购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没人敢提出异议,但习近平不想在逐年加码的征购任务上再出什么“政绩”,他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摘掉“全国高产县”这个桂冠,让人民喘一口气。他和县委副书记商量,决定给中央领导写信,反映人民生活的实际状况,后来国家征购减少2800万斤,这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谈到这一点,习近平说:“我们正定宁可不要‘全国高产县’这个桂冠,也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27〕要知道,在一般从政者看来,决定一个官员能不能升迁,往往不是老百姓的意见,而是他的“政绩”。但是,习近平却在可以表现政绩的时候不要政绩,他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使得正定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远远超过正定经济发展的速度。主政浙江期间,习近平对政绩问题作了更明确的阐释:“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主持中央工作,习近平又以党的总书记身份明确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28〕

习近平不仅认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而且还要求把让人民满意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让人民满意就是要顺民意、解民忧、得民心。在不同场合,他反复强调:“任何政党的前途和命运最终都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29〕他是这么说的,也向来是这么做的。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习近平十分重视群众的意见。在宁德时,他提出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政策宣传下基层的“四下基层”要求。到福州后,他建立了领导干部下访接待群众制度,走遍福州五区八县。他曾经带领福州市区领导,两天接待逾700位来访群众,当场拍板、限期解决近200件问题。后来他又在浙江大力推行这项制度。他说,“下访接待群众是考验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大考场,来访群众是考官,信访案件是考题,群众满意是答案”〔30〕。2003年9月,他带着浙江省、市、县三级主要领导,到问题多、矛盾集中、群众意见比较大的浦江县接待来访群众,并明确要求预先告示、广而告之。主持中央工作后,他更是明确指出:“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打击。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反对腐败。”〔31〕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32〕。

(二)依靠人民的力量创造历史伟业

习近平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能深刻理解唯物史观的核心要义。他反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33〕,“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34〕。因此,他一方面认识到人民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要深入群众,拜人民为师。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就提出“领导要有水平,水平从哪里来?水平来自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而规律性的东西,正是蕴藏在广大群众的实践中。因此,要提高领导水平,就要眼睛向下,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获得真知。”〔35〕而要切实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情况、问计于民”〔36〕。在开展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他广泛听取群众建议,总结人民的实践经验,从人民的实践中汲取思想营养和前进力量。在正定短短三年内,习近平骑自行车跑遍全县所有公社、所有大队,通过走访群众,深入分析当时正定农村的现状和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并以此作为推进改革、规划正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据。主持中央工作后,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他提出“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让人民支持和帮助我们从严治党”〔37〕。在不同场合,他始终强调:“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38〕。

另一方面,则要求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习近平反复强调:“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39〕早在梁家河担任大队书记期间,习近平就十分注重对群众的动员和组织。比如,他当选支书以后,曾计划在村口打一个淤地坝。但起初大家并不支持,习近平就挨家挨户地做思想工作,最后说通大家并依靠全村的力量,把这个淤地坝打了起来。在福建主持扶贫工作期间,习近平还大力提倡“滴水石穿”的精神、“弱鸟先飞”的意识,目的也是为了发扬人的首创精神。在他看来,党的各项工作,都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40〕;“脱贫致富”工作,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41〕。直到2017年,为破除脱贫攻坚这个老大难问题,他仍然强调:“一些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要注重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42〕。

(三)把人民美好生活作为奋斗目标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美好生活”也是一个高频词,先后在全文中出现过14次。这是习近平确立“以人民为中心”思维方式的又一个生动体现。在报告中,他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3〕,因此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44〕。

一是要摆脱贫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我国人民世代共有的一个美好愿望。习近平多次表明:“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45〕在习近平的从政经历中,困难群众始终是他的最大牵挂。2015年11月,他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强调,现在我们国家发展起来了,大多数群众生活条件好了,但不能忘了农村还有不少穷老乡。在同年10月举行的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习近平曾如此回顾自己走过的扶贫路:“四十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的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46〕据不完全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30余次国内实地考察中,有一半以上都涉及扶贫开发问题。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习近平更加关注这一问题。因为在他看来,扶贫问题直接关系到全体人民能否过上美好生活,能否真正拥有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是要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47〕在习近平看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多方面的,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和获得感是具体的、多样的,而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最终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比如,在梁家河担任大队支部书记期间,习近平就特别重视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他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给全村人办了一个扫盲班,教乡亲们认字、写字。在主政浙江期间,他又格外关注人民的生活环境问题,认为“如果走传统的经济发展的道路,环境的承载将不堪重负,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会适得其反”〔48〕。在他的心中,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总有很具体的内容,它应该包括教育、环境、住房、人身安全、健康等各个方面。因此只有“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才能“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49〕。

三、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叙事风格

习近平的人生经历和思维方法,决定了他采用“以人民为中心”的表达方式,这主要表现为其理论的表达,在内容上代表人民,在形式上贴近人民。马克思曾深刻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50〕马克思是对的,说明理论要掌握群众,就必须把群众作为叙述的中心。然而从另一方面看,倘若理论本身是开放的,它接近于群众的理解力,当然也就更容易为群众所接受。事实上,正是凭借其理论的人民性和话语的鲜活力,习近平的著述已经获得意料不到的非凡成功。

(一)代表人民的意愿

毛泽东说:“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51〕也就是说,先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然后再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行动。毛泽东还将之概括为党的群众路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要求继续坚持党的这一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他不仅在自己的讲话和报告中坚持群众路线、代表人民意愿,而且还号召全党牢固树立这一根本宗旨和思想观点。

一是表达人民的意愿和对人民的热爱。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首次以党的总书记身份在新任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就表现出其特有的叙事风格。他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52〕他还代表党中央向全国人民郑重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3〕在这篇1175字的短篇讲话稿中,“人民”(“群众”)一词被提及22次,单是集中谈论“人民”的部分就占了将近50%的篇幅。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再次指出:“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54〕这充分反映了他对人民的关心和热爱。2015年9月,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上,习近平还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中国执政者的首要使命就是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55〕这是站在人民立场上的一项庄严承诺。

二是号召全党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可以说,“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灵魂,也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一贯思路。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就曾指出:“要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56〕这是他对中央政治局成员提出的明确要求。2015年1月12日,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习近平发表讲话:“要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要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不满意的问题,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57〕这是他对全国县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明确要求。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发表讲话,3次提及“以人民为中心”,他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58〕。这是他对全国省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明确要求。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再次指出:“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59〕这是他对全体党员干部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向全国人民表明党的初心和当代共产党人的使命。

(二)使用群众的语言

在党的历史上,毛泽东曾提出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问题。他说:“我们是革命党,是为群众办事的,如果也不学群众的语言,那就办不好。现在我们有许多做宣传工作的同志,也不学语言。他们的宣传,乏味得很;他们的文章,就没有多少人欢喜看;他们的演说,也没有多少人欢喜听。”〔60〕对此,习近平也有着深刻的认识:“不良文风蔓延开来,不仅损害讲话者、为文者自身形象,也降低党的威信,导致干部脱离群众,群众疏远干部,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失去吸引力、感召力、亲和力。”〔61〕而要避免这一点,就要“从思想和感情深处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先生”〔62〕,向群众学习语言,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在这一方面,习近平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

他讲大白话,通俗易懂。无论是讲话还是写文章,习近平都很善于用朴实语言来阐明深刻道理,深入浅出,通俗直白。比如,他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来表达党对“小康社会”认识的深化;他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来说明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他用“打铁还需自身硬”来回应媒体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问题的关注;他用“十个指头弹钢琴”来阐释治国理政的大道理。有时,他也会用当下流行的网络用语,像“点赞”“蛮拼的”等等,来增强话语的时代感和鲜活力。这些源于人民生活实践又用以指导实践的大白话,更容易为人民所理解和接受,也促进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的传播和落实。主政浙江期间,习近平还曾以“哲欣”为笔名在《浙江日报》专栏上发表了232篇短论,以平等交流的语气,及时回答现实生活中群众最关心的一些问题,用拉家常的方式讲道理,很受欢迎。群众说这是“用大白话,谈大问题”〔63〕。

他讲大实话,情真意切。再多的叙事技巧也不及情真意切更能打动人。习近平能讲出饱含深情的话语,写出饱含深情的文字,正是源于他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他曾不止一次通过讲述梁家河的故事来表达对基层群众的这一份情感:“我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但是,这个心愿在当时是很难实现的。”〔64〕他说:“这两年,我去了中国很多贫困地区,看望了很多贫困家庭,他们渴望幸福生活的眼神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65〕这些饱含深情的大实话在人民心中抵得过一万句豪言壮语。这当然得益于习近平能深入实际,体察民情,了解群众的生活环境,熟知群众的表达方式。他说:“群众的思想最鲜活、语言最生动。深入群众,你就来到了智慧的大课堂、语言的大课堂,我们的文件、讲话、文章就可以有的放矢,体现群众意愿,让群众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66〕

毛泽东说过:“要使革命精神获得发展,必须抛弃党八股,采用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这种文风,早已存在,但尚未充实,尚未得到普遍的发展。”〔67〕这是毛泽东1942年一篇讲话的内容,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所形成的这种叙事风格,正是对毛泽东当年倡导的文风的继承、充实和新的发展。它体现的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给人最为直观的一种感受。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12页。

〔2〕《习近平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全文),新华网俄罗斯索契电,2014年2月8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2/09/c_119248735.htm。

〔3〕〔8〕〔11〕〔18〕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年,第44、165、57、346页。

〔4〕〔35〕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08、14页。

〔5〕〔12〕〔26〕〔30〕〔34〕〔52〕〔53〕〔54〕〔56〕〔6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367、368、43、431、40、4、4、41、16、431页。

〔6〕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 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人民日报》2013年12月5日。

〔7〕〔15〕〔25〕〔32〕〔36〕〔39〕〔41〕〔42〕〔45〕〔55〕〔57〕〔59〕〔64〕〔6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14、316、319,317,29,40,144,52,86,90,40,30,144,40,29,30页。

〔9〕〔51〕〔60〕〔67〕《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04-1005、899、837、840页。

〔10〕〔28〕〔29〕〔38〕〔4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697-698、698、698、697、697页。

〔13〕〔31〕〔37〕〔4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58、58、101、719页。

〔14〕〔16〕〔17〕〔19〕习近平:《我是黄土地的儿子》,《全国新书目》2002年第12期。

〔20〕〔21〕〔22〕〔23〕〔24〕〔48〕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12、139、26、26、37页。

〔27〕《“近平同志把人民看得很重,人民也把他看得很重”——习近平在正定》,《学习时报》2018年2月7日。

〔33〕〔43〕〔44〕〔47〕〔4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1、11、21、11、11-12页。

〔5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9-10页。

〔58〕习近平:《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0日。

〔61〕〔62〕〔66〕 习近平:《努力克服不良文风 积极倡导优良文风》,《求是》2010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群众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群众观的逻辑建构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