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

2018-02-23李月花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6期
关键词:生活垃圾垃圾分类垃圾处理

李月花

摘 要:众所周知,广大群众在開展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会制造众多的生活垃圾,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认知能力的提升,人类已经开始意识到垃圾,尤其是城市生活垃圾,造成的负面影响之重。对此,我们必须确保垃圾减量化、实现垃圾无害化,并且将其合理利用,然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要将垃圾分类处理。通过分析当前的实际情况可知,目前我们国家仅有极少数城市实施了垃圾分类处理,绝大多数城市并未意识到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笔者在这个前提之下,具体分析了当前时期我们推行的垃圾处理技术以及条例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关键词:生活垃圾;垃圾分类;垃圾处理

中图分类号:X79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8)06-0085-02

Abstract: As we all know, the masses of people in the process of daily life will produce a large number of domestic wast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s well as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cognitive ability, people have begun to realize the garbage. Especially the urban domestic waste, the negative impact caused by the heavy. To this, we must ensure the waste reduction, realize the garbage harmless, and make use of it reasonably, but the premise of all this is to classify and dispose the garbag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we can see that at present, only a few cities in our country have implemented garbage separation treatment, most of the cities do not realize the importance and significance of classification. Under this premise, the author concretely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garbage disposal technology and regulations that we implemented in the current period.

Keywords: domestic waste; garbage classification; garbage disposal

经济的发展使得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意识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即垃圾的存在已经开始影响我们的生活了,换句话讲,垃圾尤其是城市生活造成的垃圾已经被认定为一类公害了。对此,我们必须积极分析并且制定出一系列适合我们国家国情的垃圾分类以及处理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我们预期的垃圾无害化以及资源化。

1 当前时期我们国家的垃圾分类以及处理状态简述

(1)处理情况。最近几年,我们国家不论是经济亦或是科技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广大群众的生活能力也有所提升,当我们为获取的成就欣喜之时,必须意识到一个非常严峻的形势,即垃圾的存在已经严重的影响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开展,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健康。通过分析有关数据可知,如今我们国家许多城市的人均垃圾制造量已经大于1kg/(人·d)。从总体来看,年垃圾制造量已经超过了一亿吨,在全球范围内该数值是非常惊人的,而且该数值还在逐年增长。可以预见: 城市生活垃圾的清运系统和清运能力都日益受到严峻挑战。如今很多垃圾厂在处理垃圾的时候过于粗放,因为垃圾的总量大,加之其十分杂乱,而且厂区周围的气味难闻,严重影响到附近的群众以及企业;科技的发展使得电子产品的跟新速率不断加快,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拾荒人将电子产品的可用零件取下,剩余的部分,比如铅之类的重金属就被随意的丢弃到垃圾箱之中,而且数量持续增加,而此类垃圾是无法被普通垃圾处理机构完全处理的,因此它们就会以渗透等形式进入到土壤以及水体之中,最终影响到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目前西方国家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一个重大结论,即不经分类处理的垃圾回收会影响经济进步,甚至导致经济倒退。由此可知,城市垃圾俨然成为了一种公害。(2)垃圾处理工艺。如今,我们常用三种垃圾处理方法,分别是垃圾填埋以及堆肥和焚烧,在这三种方法中尤以第一种方法最为常用,其使用率高达百分之七十,而堆肥法大约站总比例的百分之二十左右,焚烧占比最低。通过长久的实践可知,几种方法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优点和缺陷,而且在运用的时候对于垃圾成分的规定也不一样。接下来具体阐述。第一,填埋。当前时期,我们在处理垃圾的时候使用率最高的方法就是填埋法。这主要归功于它的众多优点,比如它所需的资金较少,效率高,成效显著。不过这并不表示它不存在任何缺点,比如它的占地规模庞大,而且处理过程中气味明显,蚊蝇众多,严重影响到所在区域的生态。对此,我们可以在处理之前积极分类,此举能够降低填埋量,增加处理厂的使用时间,节约资源。具体来讲,对于垃圾中的可二次利用资源可不流入填埋场地,此举不仅能够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而且还能够创造额外的经济价值。第二,堆肥。垃圾中的有机成分在厌氧以及好氧状态下,依靠微生物进行反应活动,消化之后变为农业发展所需的肥料物质。在过去的很多年间,广大农户非常青睐城市垃圾消化形成的肥料,不过在上个世纪的中后期,该情况开始发生改变,具体原因在于之前的垃圾主要成分是厨餐垃圾,而目前的垃圾中涵盖了很多的重金属,由此得到的肥料会给土地造成严重的污染。第三,焚烧。焚烧是建立在政府向居民高额收费、政府大量补贴、垃圾源头严格分类、垃圾热值较高的情况下的处理方式。经过焚烧处理以后,垃圾的体积会明显缩小,而且还能够降低对水以及土地的污染。不过它的缺点在于它会生成很多的粒状物质,以及酸性气体等,它们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总的来讲,推行垃圾分类处理,能够降低垃圾总量,减少成本,不论是社会亦或是经济价值都非常明显。不过,当前的国情是很多城市并未认真落实分类处理条例,依旧推行混合收集模式。个别中小城市依旧采用原始措施处理,比如直接倾倒。这些不正确的措施的推行使得我们国家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3)垃圾分类现状。如今我们国家的垃圾回收工作主要由两类人群开展,一是城市拾荒人,二是垃圾场专门负责分类的工作人员。在处理的过程中,他们会将垃圾全部到处以便寻找,这个过程就难以避免的会导致垃圾四散,同时因为他们只是回收在其看来有利润的东西,比如废纸以及酒瓶等,像是废旧电池等都被弃置。很显然这对于我们推行垃圾分类产业化来讲是非常不利的。目前像是北上广等几个一线城市开始试点垃圾分类投放法,规定群众必须按照规定放置垃圾。与此同时,很多对应的法规条例开始颁布,目的是为了提升广大群众的环保认知能力。而且,在北京,垃圾分类处理更作为根据“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原则。从上文来看,虽然国家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处理,不过其宣传效果远远超过实际意义。具体来讲,原因有四个方面。第一,当前的分类标准有待改革。众所周知,只有类型划分的越细致,才能够越有利于垃圾的分类处理,不过此过程会导致人工等费用明显增加。第二,当前的垃圾处理形式依旧较为落后,多是使用填埋等低端方法,高科技含量的技术运用率较低。第三,广大群众不了解分类的意义所在,而且宣传不足。第四,当前我们国家的回收技术较之于发展形势来讲较为落后,所以依旧有许多可回收物质被浪费掉。

2 我国城市系統的社会文化特点

(1)形象工程”。近年来,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凸显、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深和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政府愈发重视环境问题。落实到各级地方部门,形象工程的意义有时超出了其实际效果。以垃圾分类为例。当前,在评选“卫生模范城市”、的过程中,上级政府部门将是否拥有一套完整的城市垃圾处理系统作为考核指标之一。受此影响,大部分城市的社区管理中,有大量的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推广,不过活动过于形式化,而且缺少必要的保障,导致效果不尽人意。(2)居民的心理特点。站在经济学的层面上来分析,人类个体一直致力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居民的心理的出发点也大致符合这个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正是因为这种心理的存在,广大群众更加重视短时间的利益,而垃圾分类回收产生的利益是长期性的,所以,虽说目前很多群众在内心之中意识到分类的意义所在,不过因为缺乏动力,在进行垃圾分类活动的时候就容易产生墨守成规的心理特点。虽说很多社区设置有分类回收点,不过群众们已经习惯了过去的形式,未真正落实分类法,把各种废弃品混到一起。所以,在垃圾分类回收的第一个环节,垃圾分类几乎是无效用的。

3 应对策略

(1)完善法规条例。相关配套政策和法律的完善是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前提。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开展垃圾分类收集这样一个大规模的、长期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活动,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对违反者的处罚方式以及相关的配套政策是必不可少的。将国内外其他城市在垃圾分类收集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符合我国垃圾分类的政策法规,使此项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有据可循。(2)切实提升广大群众的认知能力。规范垃圾分类的标识与标准是垃圾分类收集顺利进行的基础。作为相关国家机构,可借助广播等众多媒介,积极开展宣传工作,设置专栏讲述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好处。作为教育部门同样应该向孩子们传递垃圾分类知识,让他们能够从小认知到分类的意义所在,养成分类的好习惯。(3)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从许多发达国家的成功看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时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以往对垃圾的处理中,环卫部门既是监督机构又是管理和执行单位。政企不分,不利于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竞争机制。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经济制度,逐步成立、扶植一批专业的垃圾分类处理相关企业,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自行发展,逐步形成规模。(4)提高垃圾处理费用。目前推行的处理费用依旧是多年之前的水准,对此我们应该适当提升标准。获取的处理费用可以被用来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宣讲以及相关基础设备的扩建等。

4 结束语

垃圾分类是一项关乎社会进步,关乎人类文明的重点工程。然而目前我们国家的垃圾分类现状并不是很好。对此,作为环保机构,必须积极研究制定适合我们国家发展的垃圾分类处理措施和条例,同时,广大人民群众也应该从自身做起,养成分类回收的习惯。除此之外,国家机构要完善法规条例,为分类回收活动的推行做保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垃圾无害化以及资源性。

参考文献:

[1]徐晓霞,张岩松,李爱民.城市生活垃圾系统化管理模式初探[J].环境卫生工程,2007,15(6):39-41.

[2]张博.浅议城市生活垃圾清运的困局和出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8):237-239.

[3]朱贤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与对策浅议[J].能源与环境,2009(5):77-78.

[4]刘桐武,刘兆龙.线性规划在城市生活垃圾运输中的应用[J].环境卫生工程,1996,4(2):22-27.

[5]董晓丹,王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探讨[J].环境卫生工程,2009,17(S1):21-22.

[6]王海霞,姚瑞珍,康西,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形势与前景[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9,25(6):30-32,35.

猜你喜欢

生活垃圾垃圾分类垃圾处理
基于厨余垃圾处理实践活动开展生态环保教育的探究
探索科普垃圾处理知识的有效路径
小学校本课程《垃圾分类》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垃圾处理难题
生活垃圾转运站工艺和设备的选择
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的做法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处理工艺研究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环卫型推土机的设计与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