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蟹爪兰的栽培养护管理技术要点

2018-02-23戴利民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技术

戴利民

摘 要 对蟹爪兰的生态习性、养护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等进行初步研究,并比较不同繁殖方法和不同花期调控处理,为更好地开发商品盆栽蟹爪兰,为养花爱好者更科学更合理地养护蟹爪兰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蟹爪兰;栽培养护;技术

中图分类号:S682.3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03.033

蟹爪兰又名蟹爪莲,是仙人掌科、蟹爪兰属多年生花卉。蟹爪兰的叶子退化,茎呈扁平状,节节相连,形似蟹爪,因此得名蟹爪兰。由于其株型奇特、花朵艳丽、色彩丰富、着花量大,盛花期又正值元旦、春节,深受广大花卉爱好者的喜爱[1-4]。一株株型较大,造型美观的成品苗,市场价格较高,因此具有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1 蟹爪兰的形态特征

蟹爪兰是附生肉质植物,常呈灌木状。叶状茎扁平多节,节长3~6 cm,宽1.5~2.5 cm,肥厚,卵圆形,绿色或带紫色晕,常悬垂生长,两缘各有粗锯齿2~4对。茎节先端有刺座,锯齿内侧和刺座上生有细毛。花着生于茎节顶端,长6~9 cm,两侧对称,花瓣反卷,有大红色、玫红色、白色、橙色等多种颜色。花萼1轮,基部连成短筒,顶端分离。花冠数轮,下部长筒状,上部分离。浆果梨形,红色,直径约1 cm。

2 蟹爪兰的生态习性

蟹爪兰原产于巴西,性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不耐寒,忌阳光直射。自然花期为11—12月,属短日照花卉。生长适温为15~25 ℃,如气温低于10 ℃就会生长缓慢,低于5 ℃会进入休眠状态,0 ℃以下会受冻害[5]。开花温度以10~15 ℃为宜。夏季温度高于30 ℃生长缓慢,长时间处于35 ℃以上细胞衰老速度加快,抗病虫害能力减弱,死亡率增加。夏季应避免烈日曝晒和雨淋,光照长期高于40 000 lx,会引起叶片灼伤或变黄,冬季必须给予全光照。土壤要求疏松,排水良好,含有一定的腐殖质[6-8]。EC值在0.5~1.5 mS·cm-1,pH值在5.8~6.5生长良好。蟹爪兰室内栽培时,需人工授粉才能正常结实。

3 蟹爪兰的繁殖方法

3.1 扦插繁殖

蟹爪兰规模化生产的扦插时间分为春、秋两季。在浙江地区,春插可在3—4月进行,最迟不晚于5月。秋插可在9月中旬开始,结合盆栽摘心进行。扦插容器以50目穴盘为宜,将配制好的基质装入穴盘备用。

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品种为母株,取两三节成熟茎节作为插穗。根据插穗的大小、节数、成熟度做好分级处理,随后将插穗平放在通风避光处,待伤口充分晾干后方可扦插。扦插前,先用自制的扁形竹签打孔,再将插穗的1/2插入基质内,插时保持直立。插后及时浇水,使基质潮湿即可。

扦插后要遮光,一般10~15 d开始生根,此后可逐步见光,待根系基本形成后可除去覆盖物。期间,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浇水。一般扦插45 d后,新叶长出,即可施肥[9]。

3.2 嫁接繁殖

蟹爪兰的嫁接繁殖时间也可分为春、秋两季。在浙江地区,春天嫁接可在5—6月进行,秋天嫁接可在9—10月进行。砧木可选用量天尺、虎刺,大盆栽培时砧木可选用梨果仙人掌。接穗以两三个茎节为宜,下端削成鸭嘴状,与砧木的楔口接合,最后用消毒后的竹签插入固定。一般情况下,一株砧木可接3个接穗,接穗间夹角约为120°。嫁接后的植株应遮阴养护,并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若嫁接后10 d接穗仍保持新鲜硬挺,表明伤口已愈合成活,30 d后按照正常养护管理即可。

3.3 播种繁殖

蟹爪兰只有经过人工授粉后才能结果,播种繁殖可以采用室内盆播,发芽适温为22~24 ℃,播种基质用泥炭、腐叶土、粗沙充分混合均匀,播前需高温消毒。播后,盆口盖上玻璃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10]。如条件适宜,播后5~9 d即可发芽。需要注意的是,刚出土的幼苗生长缓慢,应谨慎管理。

3.4 不同繁殖方式的比较

扦插繁殖的优点是生长周期短,能够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成本较低,经济效益高。嫁接繁殖适用于培养较高观赏价值的大型盆花,但技术和管理要求较高。播种繁殖有利于新品种的选育,但生长周期长,不利于短期内大规模生产,效率较低。

4 蟹爪兰的养护管理

4.1 水肥管理

4.1.1 浇水

由于蟹爪蘭是肉质花卉,所以一次性浇水不宜过多,否则会引发根腐病。一般5—6月和9—10月,每3~4 d浇一次水;7—8月,每1~2 d浇一次水;11月至第二年4月,每5~6 d 浇一次水。在实际生产中,还应根据天气情况和盆土湿度灵活掌控。值得注意的是,夏季切忌中午浇水,冬季尽量选择10:00—15:00浇水,并把握好浇水量。

4.1.2 施肥

从3月开始施肥,施用氮磷钾等量式复合肥,以0.2%~0.3%的水溶液浇施;7—8月为高温期,应停止施肥;9—11月,改用含磷钾量较高的复合肥,每7 d施一次。花期及花后休眠期,不再施肥。注意施用复合肥时,需充分溶解,并保持肥液浓度的均匀。

4.2 光照与温度管理

4.2.1 遮阳

浙江地区6月初到9月底,应加盖遮阳网。期间,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适时撤除。

4.2.2 温度管理

春季气温回升后,应及时撤除大棚两侧围裙膜,保持空气流通。盛夏时节,需撤除大棚两端塑料薄膜,加强通风,避免棚内温度过高。秋末气温骤降,再逐步复原。冬季要注意保温,浙江地区一般11月中下旬开始夜晚需覆盖双层膜,12月下旬起应使用地热加温,地温控制在15 ℃。天气晴朗,大棚内温度上升很快,当气温超过22 ℃时,应适当打开侧面围裙膜,给予通风降温[11]。

4.3 上盆

基质拌匀后,用50倍的福尔马林均匀地撒在基质上,盖上塑料薄膜密闭消毒。7 d后去除塑料薄膜,将基质均匀摊开曝晒3~5 d,待福尔马林挥发后即可上盆。穴盘中蟹爪兰的根系盘绕后即可使用。上盆根据苗和盆的大小,一般8~12支为一盆,上盆时注意叶状茎要向外伸展。endprint

4.4 摘心

进入短日照后,成熟的茎节先端开始花芽分化,约20 d后花蕾显现。为使植株开花一致,需适时摘心。浙江地区宜在8月中旬开始摘心,主要是摘除先端未成熟茎节,同时适当摘除过密的小茎节,保证营养充足、开花良好、株型优美,增强观赏价值。摘心以手扭即可,并根据苗龄留节[12]。一般二年生苗留三四节,三年生苗留四五节。值得一提的是,摘下的成熟枝可作为秋插的插穗。

4.5 换盆

对较大的盆栽,应适时换盆,换盆宜在3月进行。若盆栽中有长势不良的单株,应将其分出,对换盆后的植株进行分级管理。若有根枯烂,应及时修剪,以利于重新发根。

5 蟹爪兰的花期调控

5.1 花期调控的原理

蟹爪兰属于短日照花卉,生产中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通过控制光照来调节花期。如需提前开花可采取短日照处理,而延期开花可采取长日照处理。

5.2 短日照处理

5.2.1 处理时间

蟹爪兰花芽分化的适宜温度为昼温20~25 ℃,夜温15~20 ℃,若昼温超过30 ℃或夜温超过25 ℃,则会阻碍花芽的形成。为使国庆节能带花上市,浙江地区通常在8月初开始进行短日照处理[13]。如果在气温较低的山区,还可适当提前。

5.2.2 光照调控

一般每天08:30—16:30或08:00—16:00给予8 h自然日照。此外,严格用遮阳网遮光,光照强度控制在5 lx以下[14]。最好在天黑之后,天亮之前揭去覆盖物,使通风良好,提高着蕾率和着蕾质量。

5.2.3 水肥管理

短日照处理时注意控制浇水量,浇水过多会引起落蕾。肥料同正常管理。

5.2.4 停光时间

一般短日照处理25 d左右开始显蕾,此时可撤除遮阳网,转入自然光照即可。若温度适宜,光照条件符合要求,从短日照处理至始花时间为60~70 d。

5.3 长日照处理

5.3.1 处理时间

蟹爪兰的短日性比较显著,其临界光照时间为

12 h,根据浙江地区的日出日落时间,一般9月中旬开始长日照处理比较安全。

5.3.2 光照调控

一般采取深夜照明对蟹爪兰进行长日照处理。夜晚23:00至次日凌晨01:30,给予2.5 h的照明。具体操作方法:以1.2 m宽的畦面为例,每隔1 m设置1盏60 W的白炽灯,植株与灯距离1 m。长日照处理时应加大盆花摆放距离,避免植株相互投影遮光,以确保植株受光在60 lx以上。

5.3.3 水肥管理

长日照处理时,仍按日常生长期施用等量式复合肥。注意水分不能过干,以保持正常的营养生长。

5.3.4 停光时间

从给予正常光照开始,经孕蕾至始花一般需要80~90 d。因此,停止时间应在始花期前的80~90 d。为使正常开花,还需用小拱棚覆盖保温和地热线加温,使室内最低温度保持在8 ℃左右。

6 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6.1 介壳虫

茎节密生的植株,尤其是大型植株,因通风不良等原因,极易受介壳虫的为害,严重时植株干枯,茎节脱落,甚至死亡。对于少量的虫体可以人工刷除。对出土的初孵幼虫可使用药物防治,喷施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速扑杀2 000倍液喷雾。一般在4—5月间连续喷杀两三次。

6.2 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又称斜纹夜盗虫,是爆发性害虫。6月以后,常有夜蛾幼虫为害,蚕食植株,并可繁殖数代,需要不断灭杀。在幼虫初龄阶段,可喷施50%杀螟松乳油1 200~1 5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2 500~3 000倍液或0.3%印楝素乳油1 000~2 000倍液进行防治。药剂应轮换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6.3 蛴螬

蛴螬是金龟子幼虫的统称,属于地下害虫,咬食植株根部为害。4—6月和9—10月是浙江地区蛴螬幼虫为害盛期,防治蛴螬可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灌根。

6.4 卷叶蛾

卷叶蛾幼虫咬食蟹爪兰嫩茎为害。当气温升高时,越冬幼虫开始为害,一年发生3~4代,世代重叠现象严重,为害时间较长。少量发生时,可以人工捕杀,及时摘除为害叶片。幼虫较多时,可用40%甲胺磷乳油800倍液,杀灭菊酯3 000倍或90%敌百虫1 000~1 200倍液喷雾。

6.5 根腐病

当植株发生根腐病后,表现为叶状茎渐渐失去光泽,颜色变浅,有的在茎节间会长出不定根,严重时呈枯萎状态。引起根腐的原因主要有:冬季浇水过多,温度忽高忽低;夏天过量浇水,中午高温时根尖受蒸,长期过量浇水或淋雨。因此,在日常管理中应根据天气和季节,严格把握浇水时间,控制浇水量。对已发生根腐病的植株,輕的剪去根先端腐烂部分,摘去枯萎茎节重新上盆,基质应经过消毒处理后方可使用,并严格控制浇水量,转入正常生长后方可施肥。重者取上部未腐茎节重新扦插。

参考文献:

[1] 薛白耘.蟹爪兰的繁殖和栽培管理[M].重庆:西南园艺,2001.

[2] 徐明慧.花卉病虫害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

[3] 徐碧玉,李杏生,沈涛.蟹爪兰短日照促成栽培试验初报[J].中国花卉盆景,2002,22(4):52-53,1

[4] 尹立军.蟹爪兰养护经验三谈[J].中国花卉盆景,2004,36(7):33.

[5] 王建设.蟹爪兰养护全攻略[J].中国花卉盆景,2006,81(2):30.

[6] 雷玉兰,隆卫东.蟹爪兰栽培技术[J].中国花卉园艺,2003,32(6):27.

[7] 何纲.蟹爪兰栽培养护技术[J].农村科技,2005,24(7):42.

[8] 徐碧玉,李杏生.蟹爪兰在不同基质中的栽培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02,37(4):176-178.

[9] 徐碧玉.蟹爪兰的花期调节[J].中国花卉盆景,2002,24(6):14.

[10] 张莉.蟹爪兰的特性和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2003,59(1):20.

[11] 李真,魏耘.盆花栽培实用技法[M].安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2] 戎进通.蟹爪兰的栽培管理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2002,28(3):34-35.

[13] 吴亚芹,赵东升,陈秀莉.花卉栽培生产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14] 杨先芬.花卉施肥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赵中正)endprint

猜你喜欢

技术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