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力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2018-02-23刘京海

中国信息化周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闸北教与学实验教学

刘京海

信息技术与闸北八中成功教育的第一次结缘,可追溯到21世纪初。当时闸北八中的“ 教与学电子平台”将信息技术和课堂整合,把优秀教师经验过程化、细节化、显性化,有效解决了大批老教师退休、成熟教师流动带来的困局。逾千节“ 教与学电子平台”家常课,很好地解决了教学规范化的问题,“ 做中学、做中思、做中创”做强了教师队伍,为教育均衡化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技术支撑。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方式的创新

信息化在助推教师精致化“教”的改革实践中取得巨大突破,但在关注学生书本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相结合,以“学”为主的学习方式改革中遇到了许多困难。闸北八中迫切希望解决课堂共性教学和学生个体学习、个性化需求的矛盾,以及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精神培养的难题,腾出更多的时空让学生在知识、能力、人格上多元发展,使更多学生成功。

从2012年起,闸北八中在移动学习终端跨时空的常态化运用中,引入DIS(即“数字化信息系统”)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信息技术在学生项目研究中运用延伸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通过信息技术打破教与学的时空,优化教与学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和提高师生实验探究的实践创新能力,增强师生、生生互动性研究的二次革命。

实现基础题的多层训练与精准指导

BYOD指教师与学生携带自己的移动学习终端,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进行跨时空的教与学。

传统教学的模式往往是学生在题海中反复操练,且缺乏有效的反馈与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负担愈来愈重,学习自信心逐渐丧失。移动学习终端的广泛应用在练习题资源选择、分类与练习自动批改、发布、统计、反馈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因此,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基础题的多层次练习为突破口,引入移动学习终端,开展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可操作性。

闸北八中智慧资源平台的构建,为实现基础知识练习的快反馈、勤诊断以及个别化的辅导提供了操作支架。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教师都可以实时监控,及时反馈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并借助微视频等数字化资源,进行个别化的矫正与辅导。

目前全校千余学生自带iPad,已经形成自动发布、自动批改、自动统计、自动生成错题集、自动配对矫正练习、自动个别化讲解的校园智慧平台。应用产生大量的数据,不仅为教师调整教学提供了依据,提高了讲解针对性,实现了教学的减负增效,更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持续成功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批传统课堂中的“ 懒孩子”也“ 活动”起来了。

闸北八中平台的建设以基础知识多层次练习为突破口,但着眼点在于以应用技术腾出更多时空发展素质。学校已从基础题的练习拓展到实验创新与学生研究型项目学习之中,将学生的多元发展落到实处。

优化实践性学习方式

首先是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破局:摸清家底,找寻实验教学改革的“金钥匙”。闸北八中对实验教学现状进行了全方位的摸底,发现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有的停留在看书读图、教师解说层面,有的通过视频收看替代各类实验,学生真正动手操作的机会并不多。教师往往只注重偏重结果的实验、偏重定性的实验、偏重验证的实验,而开放性实验不够。有些传统实验仪器比较落后,效果不能令人满意。

“增加科技含量,深化课堂改革”是闸北八中新一轮改革的基本点,成功教育课堂改革提出,书本知识与实践性学习要一起抓,增加学生的思维和活动,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适当减少教师课堂讲授的时间,可以说这是师生教学相长的平台。学校遵循理科教学规律,利用数字化信息系统,改进实验教学,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的动手实践,增加学生成功的机会,让学生收获愉悦,享受成功的快乐,进而增强自信,提高掌握知识的能力和素质

其次,DIS实验的引入:“救” 教师之“急”,让教师尝到实验创新的“ 甜头”。数字化实验就是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处理软件组成的运用数字化信息进行的实验,实验数据可以数字、图线、仪表、表格等多种形式显示。

闸北八中积极研究全国实验改革动向,学习兄弟学校的DIS实验教学经验并加以引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进实验教学。

通過请进来走出去,采用让教师先了解,再学会,后实践的策略,从理科教师培训入手,在模仿做中学、理解做中思、革新做中创,逐步全面提升演示实验效果。

在此基础上,扩大使用面,采取好实验模板化,将现代数字化实验活动逐渐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最后推进到学生实验层面的运用,更好地发挥实验教学效益。而且从高中推广到初中,从理化推广到科学学科,在日常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精神打基础。闸北八中已经成为区域最早把DIS实验引入到初中学生实验且做得最好的学校。

最后,数字化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推广:改造与创新并举,让DIS实验成为师生合作探究的“梦工厂”。在初期模仿的基础上,发动教师不断摸索,勇于改造、创新实验,研究开发适合校情实际的可以推广运用的实验内容:开发有利于知识点教学和巩固的原创实验和装置;改进原有教科书上不尽完善的实验;将部分验证实验增加探究性功能;将有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将原来传统实验中成功率低的和实验现象结果不明显的开发成可以进行的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加部分数字化实验,并开发部分相关实验器材;制作实验短视频。

DIS引入实验的教学改革,成果丰硕:运用46种DIS数字信息系统,实现了初高中、多学科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改造与创新。目前,已改造与创新教师演示实验64个,学生实验77个,涉及初高中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以及初中劳技等学科。

DIS实验的引入,开启了成功教育的二次革命。在具体实践应用中,功能显著:它实现了单纯定性变成定性定量结合,单纯结论变成过程与结论结合,验证变成探究与验证结合,成功率大幅提高,危险性降低,整个实验时间显著缩短,多种传感器的综合实现了多学科跨科运用,实验效果大幅提升,学生操作能力与素养显著提高。

让学生成为信息化的探究者和受益人

学校将DIS设备引入到学生项目研究,构建学生研究性项目展示平台,逐步实现从学生研究成果发布到研究全过程的展示与评价,落实学生的多元发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就是闸北八中的学生小调查、小实验、小论文实践研究的掠影。之所以师生积极参与实践性学习、项目研究,主要的奥秘就在于DIS实验激发了学生探究、创新的原动力。

闸北八中运用于日常学生的小调查、小实验、小操作,促进实践性学习的开展。除了在数字化实验室可以开展外,目前已实现大部分DIS传感器可以移动采集数据,大大提高了使用的简便性,全面提升了实验过程的真实性,逐步实现学校数字化实验室向家庭数字实验室的延展。

为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思考、动手实践、拓展思维、主动发挥,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掌握,闸北八中设想逐步建成若干实践体验室(区)。如:“能”体验室,数字编程体验室,天文、地理体验室,健康与生命体验室,生态环保体验室等。endprint

猜你喜欢

闸北教与学实验教学
楷书的教与学
教与学
扬童心文化 育童心少年——上海市静安区闸北第一中心小学基于儿童观少先队活动剪影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闸北缘
奇异值分解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