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师的修养
2018-02-23
(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款庄中学 云南昆明 650404)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听到过那么一句话:“教师要交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被广大教师广为诟病,认为这句话是填鸭式教学的典型代表。其实我认为这是广大教师对这句话的误解造成的。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所谓的“一桶水”,是指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出色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所应该具有的高尚的师德,深厚的教学基本功,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强烈的责任心和对教学工作无上的热爱之情,一言以蔽之,就是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修养。有了这些东西,在教学过程中你就会对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心,那么就没有搞不好的教学工作了。[1]
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告诉我,一名语文教师修养如何,往往决定着他教学质量的高低,是他在教学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如果一名语文教师没有良好的职业修养,很难想象他会有高尚的师德,无私的爱心,奉献的精神和优秀的教学效果。那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具有怎样的修养呢,我认为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至少应该具有高尚的师德,深厚的教学基本功,丰富的文化底蕴,强烈的责任心这几个方面的基本修养,缺一不可。[2]
一、语文老师应该具有高尚的师德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主动服务于学生的职业意识,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爱,关爱他们的生活,关爱他们的思想,为他们取得的成绩而欢欣,为他们遇到的各种困难而忧虑,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二十八年,至今一直奋战在中学语文教学的最前沿,同时担任班主任工作二十六年,至今也仍在担任班主任工作。让我一直喜爱这份工作的原因,就是源于对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无比热爱。在教学过程中,我感到自己肩上担负着的,是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成长是我基本的职责。在今年我担任班主任的八一班里,我发现每天中午有近一半的学生都不吃饭,而选择吃零食来当做午饭。我针对这种现象做了调查,发现学生不吃午饭的原因主要分成几种情况,男生主要以爱打篮球的为主,因为学校篮球场地有限,为了能占到场地,中午一放学他们就抱着篮球跑去驰骋球场了,根本来不及吃午饭。另一类男生是特别嘴馋的那一种,他们酷爱零食,每天中午或晚上都很少吃饭,而跑学校小卖铺则非常积极,每节课下课他们都跑小卖铺,从那里抱着很多零食来到教室,开始狼吞虎咽。而女生不吃午饭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想减肥,怕吃饭长胖。我意识到长期这样下去对孩子们的成长非常不利,便在班上宣讲了很多不吃饭的危害,并且把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告知了家长,通过双方的教育,加上不断的批评,做思想工作,班上吃零食的学生少了,到食堂吃饭的学生多了。很多家长对此非常感谢,但我觉得关爱学生,服务学生是我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做的最起码的工作,是教师拥有高尚师德的具体体现。
拥有高尚的师德,除了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我觉得更应关注每个学生的思想健康,让孩子们在我们的关爱和呵护下健康成长,让学生们有健康的体魄,基本的道德,战胜困难的勇气,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做人,形成乐观的性格,阳光的个性。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早恋成风,上网成瘾,是非不分,缺乏理性等等问题困扰着学生的思想,混淆着学生的视听,阻碍着他们的成长,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应该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但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分数,却轻视德育的养成;重视学生的成绩,却轻视学生人格的塑造。有一些教师对身边学生的违纪现象不闻不问,觉得那应该是班主任老师的事,不在自己的教学范围内,这就是师德不合格,是一个教师师德的缺失。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一个有良好品行的人。而教师的高尚师德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很大的示范引领作用,
师德是一棵成长缓慢的树。因为师德的养成是一个长期修炼的过程,不是靠听几场讲座,学几个人的先进事迹就形成的,他源于对学生无私的爱,并且不是把师德挂在嘴上,而是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去体现的。拥有良好的师德是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的最起码的修养。
二、语文老师应该具有深厚的教学基本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应该具有深厚的教学基本功。“语文教学的基本功是语文老师在从事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所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明白什么是“语文”,我对“语文”的理解是开口说话为之“语”,提笔写字为之“文”,换句话说,我们开设语文课的目的就是要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如果我们语文老师在听、说、读、写方面不具备一定的能力,没有一定的教学基本功,那么很难想象我们的学生会善于倾听,善于表达,善于阅读,善于写作。
首先要教会学生“听”。对基础教育来说,不管是小学阶段还是初中阶段,都一样的属于义务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初级阶段,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极强的模仿力,我们教师在“听方面”的基本功,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极强的影响。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具有倾听的能力,能抓住对方说话的要点,听清对方谈话的目的,甚至能听出对方谈话的言外之意——潜台词。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语言错误,发现他们的朗读是否清楚,字音是否准确,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我们还要教会孩子善于倾听,善于抓住别人谈话的关键和中心,学会倾听对方谈话的层次,谈话的逻辑性,要表达的内容。教会孩子保持专注的听取别人的谈话等等,这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在“说”方面,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拥有一张铁嘴,一张能生动、准确地表达自己意愿的嘴,而不仅仅是一般的“口才好”,应该具有能围绕一个谈话的中心有层次地展开论述的能力,并能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为自己的谈话服务的能力。很多老师抱怨学生的写作难教,学生不会写,内容贫乏,实际问题还是出在不注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上面,只要真正地提高了孩子们的开头表达能力,就能让他们“以我手,写我口”,也就真正的提高了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我每次教初一年级的时候,我都会坚持课前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当堂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用以教学生如何彬彬有礼地开口说话,在公开场合说话应该注意哪些事情。通过训练,学生在开口说话时都不再紧张,会有称呼,有礼貌地开展谈话。平时的教学中也能结合口语表达训练,在设定的特定语言环境中提高学生的开头表达能力。让他们注意说话的场合,对象,谈话的主题等等问题。
在“读”方面,教师范读应该是教师最能直接感染学生的一种教学方式。很多优美的文章,由学生自己速读,文章的音韵美也就丧失殆尽了。《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明确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朗读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正确的断句,教会学生在断句时要保持句子相对的完整性。要能读出轻重音,作者想要强调的部分,应该重读,做到抑扬顿挫,婉转起伏。要注意读出情感,分清文章的思想感情,搞懂文章句子的语言特点,是豪迈奔放的,还是清新优美的,是忧伤凝重的,还是简洁明快的,从情感上总体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注意具体句子的变化,全面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写作背景等等,方可读出能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效果来。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往往可以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抽象的文字转化形象生动的语音符号,使学生更形象生动地了解文章。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让语文课堂书声郎朗。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教学千法,以读为本。读文本,可以增强对文意的理解,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对作者的思路,文章的层次,中心的表达就逐步显现出来了,也就上升到了一个理性的认识。如果由教师空泛地讲解,替代学生自己通过读感知课文内容,是违反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所以教师要用我们优美的朗读,感染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帮助学生升华文章的美感。
在“写”方面,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我们教师,都受过高等教育,接受过各种教学理论的影响和熏陶,他们分析别人的文章口若悬河,头头是道,批阅学生的作文见解深刻,一丝不苟,但对写文章这件事往往是眼高手低,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写作的真实体验,所以指导学生写作的效果也不会太好。虽然具有较高写作水平的教师所教的学生不一定就能指导出具有较高写作水平的学生,但不可否认,考出高水平语文成绩的学生,必然是写作水平较高的老师培养出来的。在近现代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涌现出了不少的语文大师,如夏丐尊、叶圣陶、朱自清等人,他们都或多或少地从事过语文教学工作,不仅是出色的语文教师,同时也是写作高手。可以说,一个写作水平低下的语文教师是永远不可能教出具有高水准写作能力的学生的。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不止一次的听见同事有意无意的说到教不来写作的抱怨,其实折射出来的是教师写作能力的缺失。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师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和学生同时写写作文,和学生一道体验作文的艰辛,创作的苦乐,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一个语文老师拥有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在和学生相处的几年时间里,能对学生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能随时发现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各种问题,并及时的给予正确的指导,也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三、语文老师应该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作为一名语文人,我们应该对语文科有着特殊的偏爱,我们的内心应该受过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有着丰厚的文化传统底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最少要对古代诗歌有浓厚的兴趣爱好,有那么几百首古代诗歌烂熟于心,能在运用的时候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对古代经典名著中的故事,人物,应该较为熟悉,对古代的俗话,谚语要广为涉猎。对对联要有所研究,能运用对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概括文章的中心内容,熟练运用对联并有对句的能力。语文老师要有宽泛的阅读范围,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像蜜蜂酿蜜一样,采一朵花的花粉就想酿出很多蜂蜜,是不可能的,语文老师要博采众家之长,既喜爱圣贤经典,又读专业书籍,既读现代的优秀作品,也要读读外国的经典作品。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文化素养,加深自己的文化底蕴。
此外我个人认为,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还要多到祖国的名山大川中去走走,开拓自己的眼界,具体感受一下祖国河山的壮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现在有些语文老师,不爱旅游,足不出户,仅靠一本教学参考书混日子,上《长城专题》没有见过长城的蜿蜒曲折,绵延万里;上《美丽的西双版纳》的课文从未见过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没有亲身感受望天树的高耸如云,没有感受过少数名族的独特风情。如此语文老师,怕永远只能在课本上空谈理论,纸上谈兵罢了,你还期望他能把学生引领到艺术的殿堂吗?眼界决定高度,一个语文老师没有涉猎祖国博大的传统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很难在语文课堂立足的。
四、语文老师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心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从大处说,教师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后备人才的重任,往小处说,教师关系到千家万户对下一代的殷殷希望,望子成龙之心人皆有之,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女成才呢?这就使得教师这个职业有了很重的一个使命,没有献身教育,默默奉献的精神是无法做好教师的工作的。
一个教师如果没有责任心,那么拥有再好的语文素养,多么全面的知识,多么过硬的语文教学基本功都是没有作用的。语文老师应该强烈地热爱语文教学工作。一个不热爱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他对教学工作是抱着一种应付的态度去做的,他的工作永远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下去完成的,无法调动自己的潜能和积极性,那么什么知识,素养对他的教学有什么用呢?反之,一个热爱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哪怕他在专业知识方面有一定的欠缺,在语文素养上有些不够,但对工作的热爱会弥补掉这一切,他会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工作,在工作中发现不足,并逐步得到锻炼,形成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业,只有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爱,为他们排忧解难,关心他们的身体成长,关注他们的思想健康,关爱他们的能力发展,我们才能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熏陶我们的学生,我们才能骄傲地说,自己是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
[1]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