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师资质量,促进县域教育均衡*

2018-02-23

关键词:校际教研乡镇

(藤县教学研究室 广西梧州 543300)

一、造成县域教育不均衡的原因

本县是一个有116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全县共有17个乡镇,有小学275所,中学37所,其中有4所中学、3所小学集中在县城,其余的中小学分布在17个乡镇,17个乡镇有一所中心小学,其余的都分布在乡镇的农村,最南的小学与容县相接,最北的学校与蒙山相接,南北学校相隔大约200千米。据2016年统计全县有约8600名教师,其中特岗教师约占500名。各学校因所处的社会环境,乡镇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教师配备及教育资源分配存在差异等多种原因。当前,县城中小学占据了较大数量的教育资源,而农村中小学却恰恰相反。其次,教育资源在农村中小学、乡镇、县城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比如计算机、电子白板等教学设施县城学校明显优于农村学校。再次,师资质量的不均衡,给教育均衡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惑。近几年来县城中小学每年从乡镇招聘教师,一部分优秀受聘调入县城中小学,造成部分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相当缺乏。诸多的因素造成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教学发展不均衡。

二、促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需求

本县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存在明显差距,表现在办学条件上,反映在教育观念、管理水平等诸多方面,所以与大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因此,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科学布局,优化配置;二是强化建设,完善设备;三是建立机制,配置队伍;四是全面培训,提升素质。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成为我县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

三、提升师资质量,促进县域均衡发展的策略

1.在校本培训中提升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适应教育改革需要,全面提高教师的工作质量,只有高质量教师队伍,才有高质量的教学成果。校本培训是提升师资质量的首要途径,因为它是立足于工作岗位,是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学校应从实际出发,根据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专长和创造能力的要求,创造适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的培训模式,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参与。比如采用优秀教师与新教师结成师徒、组织教师以微课型引领研究教材以及反思性的教学等方式进行校本培训,实行教学、教研、培训的有机协同与组合,教师之间互帮互助,从而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2.从区域培训中提升

本县以教学研究室为中心,设立了藤州镇、太平镇、初中六个教研区域,小学划分为县城、潭东、金鸡、蒙江以及太平5个教研区域,每个教研区域学校强弱搭配,分布合理。因此可以开始优质资源学校带培、带研、带教的形式为载体等多种形式进行教研区域培训,从学习入手,分学科、分主题先行组织教师培训学习、测试,再从教学基本功抓起,进行专题培训,狠抓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骨干教师则采取课例观摩、互动研讨、自学反思、跟踪考评指导。区域教研也可以根据地域特点和学校实际构建了网络教研,建立的QQ群或构建网站,及时传递信息,阅览培训材料,达到资源共享;为教师在知识理论及技能技巧层面提供专业化的引领。

3.从校际交流中提升

开展校际交流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通过校际交流,可以搭建校际间教师互相学习的平台,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校际交流可以由采用“确定主题——确定课例——观摩课例——课后研讨”的形式,这样可以使教师们相互学习,互补优势,共享资源,共同提高,自我完善,不断发展。从而有效提升整体水平,促进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改革,教育质量的提高,也促进校际教育的均衡发展。

4.从“结对帮扶”中提升

加大对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帮扶力度,为提升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师专业水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以县教研室为龙头,利用本县内先进学校的资源,比如特级教师工作坊,名校长工作室中的教学能手,与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的老师“结对子”,定时送教送研下乡,把新颖的课堂教学设计、精湛的教育教学艺术、全新的教学理念带给对方,同时也可以住校一个星期(根据需求而定时间),走进对方的工作中,手把手,心交心把指导,达到在“做中学”“学中悟”,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

5.从“国培区培”中提升

借助“区培、国培”等国家西部农村远程培训项目的东风,乡镇学校建立自己的网站培训工作室,使全体教师不出门也能领略到专家的高端理论指导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引领,领略他们对教育教学各个领域的独特见解,了解先进的现代教育观、学生观和学习观;透过丰富多彩的的课例,领悟驾御课堂的技巧;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帮助自己理清新在课堂改革中的教与学的关系,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6.从拓展培训中提升

各学校合理利用公共经费中的5%作为教学教研经费,为提升师资质量提供给养。一是走出去学,组织教师参加市级、区级或全国级的各级各类教学改革研讨活动,如孟照彬创立的“MS--EEPO”教学改革、“全国名师大课堂”或“新派作文”等研讨活动;二是请进来教,以县教育局、县教师进修学校或县教学研究室为龙头,结合全县师资的需求,聘请一些特级教师、名校长或名师走进家门,实行“按需培训”,为全县教师开设各类培训班,进行有针对性地来讲学。尽可能把培训名额多分到农村边远(或薄弱)学校,充实他们的理论与业务水平。如:“原代课聘公办”教师培训班、“特岗教师岗”再培训班等,让全县绝大部分教师能“零距离”与专家接触,定会收到较好的培训效果。

7.构建网络平台培训

本县分别在潭津中心校、藤县三中设置了两间直录播教室,这个资源可以建立直播空间站,尝试利用异地网络视频与现场教学研讨的方式同步进行,以达到参与面与受益覆盖更广、不受交通与场地限制的效果,教师们只要加入网络空间群,利用手机均可以接收信号参加活动。这样的培训短、平、快,可以解决一些当前急需研讨教育或教学的问题。

总之,优质教育质量的前提是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善于创新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并且这支队伍均衡地分布在县域的各所学校,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乃至教学点。只有“教育人”均衡了,才有教育质量的均衡。

猜你喜欢

校际教研乡镇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我校与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乡镇扶贫印象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网络环境下校际协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