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如何将课堂评价与职业标准对接
——以《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为例

2018-02-23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28期
关键词:机电技能标准

(乌鲁木齐市职业教育中心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职业教育要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此“五个对接”深刻地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为了更好地体现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我们必须要在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上下足功夫,这其中课堂评价标准尤为重要,它不仅仅是告知本堂课学生学习目的更是学生的学习指导大纲。因此,课堂评价应当与职业标准及行业需求接轨,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实际工作中应掌握的知识,为日后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本文以《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将课堂评价与职业标准相结合。[1]

一、该课程的作用和相关职业标准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是职业院校机电专业、电气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对未来工作影响巨大。职业标准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制定并统一颁布的,它通过工作分析方法,描述了胜任各种职业所需的能力,反映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行业标准中给出了维修电工,电气设备安装工应掌握的技能和工作标准,对安全操作、岗位要求及对常用电气元件的结构及应用、常用控制线路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控制器的原理及应用和对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等核心能力做出了具体要求。[2]

二、《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堂评价与职业标准衔接策略

1.有意识的熟悉职业标准。职业标准是一种工作标准,是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所以,机电专业的教师一定要先了解和熟悉电工行业相关职业标准,多到机电行业、企业和生产岗位一线考察交流,掌握机电行业职业标准的特点和应用过程。改变以往只讲理论的模式,将课堂教学内容和评价模式与实际工况和职业标准结合,让学生能够多了解此门课程的真实应用情况,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又强化了学生的实际动手应用能力。

2.有方向的使用职业标准。从教师角度说,用职业标准指导教学,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与职业标准相结合的评价模式,有方向地制定每个电力拖动项目的学习计划和评价体系,让学生在课堂上就掌握以后工作所需要的各项实际技能,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从学生角度来说,职业标准就是学习标准,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项目之前,就有一个标准指导学习的整个过程,让学生不再茫然。

3.有目的的应用职业标准。依据职业标准和岗位特征创设全面育人环境,按职业标准的要求规划实训室,让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建立与职业标准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模式。机电行业评价一般分为三个模块一是基本技能评价,二是设计拓展能力评价,三是项目式综合性评价。将该职业标准引入电力拖动项目课堂评价的各个环节,以职业能力为评价核心,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建立理论考核、技能考核、过程评价、安全操作、小组合作的课堂评价体系,即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又强调技能的实际操作。只有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考核,才能保障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工作。

4.按标准强化职业素养。改变以往教师在教授课程时,只传授职业需要的技能,并没有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培养,职业学校学生属于学习较差的群体,一般思想较为叛逆,浪费学习材料,没有时间意识等等,这种行为一旦步入社会,一定会被社会淘汰。所以一定要按照职业标准要求,在电力拖动各项目中强化职业素养的培养。[3]

结语

随着我国机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要求持续增高,为能够培养现代社会所需人才,需要转变传统的课堂评价模式,将理论实践相结合,教学中融入职业标准,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考察,并对学生进行适合的思想道德教育,才能够使学生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在工作中有卓越的表现,为我国机电行业发展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机电技能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