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电视台改革走向初探

2018-02-23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8期
关键词:电视业制作人员党和政府

王 虎

(作者单位:滨州电视台)

电视业发展到今天,各级电视台已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各传播媒介的激烈竞争与挑战,地方电视台要想在这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认清面临的严峻形势,进一步更新观念,探索改革发展走向,以追求最佳效益,这是地方电视台当前必须探讨的一个问题。因此,地方台必须在观念意识上来一次再解放。

1 以创新意识完善“喉舌”作用

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时代及知识经济的到来,电视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特别是电视工作者所肩负的宣传责任也更加重要。首先要发挥好党委政府的喉舌作用,把人们关心的党和政府大政方针有效传播出去,同时,还要赢得一定的收视份额,为电视事业发展铺就道路。要想把方针政策变成人们喜闻乐见的热点,必然对电视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地方台,这也是研究新闻传播规律不可回避的课题。

一是记者要站在观众的角度考虑问题、选取报道题材,观众的需要就是我们报道的角度和方向。如果背道而驰,必然无功而返。二是要发挥好电视声画并茂的优势,在报道方式上呈现多样化。会议报道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也是最大的热点,而这些对一些观众朋友来说,不仅难以理解而且时生厌倦,宣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在做这些会议报道时,就应让记者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深入基层反映有价值的新闻,改变以往的局面,在贯彻上级会议精神时要突出地方特点,抓住地方群众关心的,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写出有价值的报道。

2 强调人才意识,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人才观是事业发展的关键,地方台要想改变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人才意识必须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地方台的电视事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吸纳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然而,与人才济济的大台相比,地方台的人才状况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令人担忧。

首先,地方台存在人才老龄化的问题。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广电系统的前辈们锐意改革、不断创新、艰苦奋斗,创建了比较雄厚的基础。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迫切需要一批具有现代专业化经营理念、现代艺术素质和掌握现代高科技的人才充实电视业队伍。现实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吸纳、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电视业人才。

其次,地方台的人才状况有着先天的不足。这一点与上一个问题有着必然的联系,都是电视业在发展过程中遗留下的弊端。电视发展初期,从业人员多为半路出家,没有受过系统的新闻专业培训,紧靠一点点的摸索开展工作,效率极低。随着媒体业的竞争,这些人受学历和教育层次低的影响,甚至有的业务水平还停留在十几年前,已经无法满足电视快速发展的需要。

此外,地方台在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等方面的机制也不健全,成为束缚目前盘活电视业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目前,在广电系统中,人事管理部门只能对系统内的正式职工加以管理,而大批的社会制作人员都往往只接受栏目或节目组的管理。一些地方台招聘了大批临时制作人员,这批人员缺乏劳动合同的保障约束,没有明确的管理规定和劳动纪律,甚至连有效的采访证明都不具备,但这些电视业临时制作人员已经在某些电视台成为制作的主体队伍,这一管理盲点将会成为电视业制作水平、播出安全和社会安全的较大隐患。再者,地方台对人员的培养严重不足,在地方台,凡是有一技之长的从业人员都被安排到一线工作,由于工作任务繁重等原因,很少有时间为自己补充“能量”,久而久之,就很难跟上当前电视快速发展的步伐。

新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广电事业面临许多新形势、新任务,尤其是地方台,宣传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更为严峻与复杂,各种机遇、挑战纷至沓来,这就需要地方台的同行们始终保持一种奋勇争先的发展态势,提高对地方台面临形势的认识,增强加快改革的紧迫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进电视台又好又快地发展。

猜你喜欢

电视业制作人员党和政府
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探讨
社交媒体直播时代的美国电视业策略
网剧进入黄金时代电视业吸金能力赶超电影业
电视记者编辑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努力建设一批新型高校智库 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媒介经营与管理视阈下互联网思维对电视业的重构
如何提高电视节目编辑制作的技、艺水准
关于强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党和政府信任的思考
论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妇女参政的扶持
巨型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