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式教学法在统计学课程的应用研究*

2018-02-23

关键词:教学法教学方法探究

( 湖南工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2)

探究式教学一般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老师任务驱动下,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对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和小组讨论合作,从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法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我国以来,我国教育者们积极研究和实践。尤其近十多年来,探究式教学法在我国教育各个阶段,多门课程教学中逐步应用,对传统教学方法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补充和完善,是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1]

一、探究式教学理念的产生和推广

杜威是美国进步教育的倡导者,他认为科学知识仅靠老师讲授是难以让学生领会的,只有让学生通过探究的方式,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虽然杜威大力提倡探究式教学,但传统教学模式形成的阻力很强,导致探究式教学在 20 世纪前半叶并未得到推广。1957年,苏联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事件激发了美国人对科学探究和创新活动的关注和热情,探究式教学模式才逐渐成为趋势。20 世纪 50 年代至 80年代成为了美国探究式教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哈佛大学教授、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Bruner)在其著作《教育的过程》(1960)中提出“发现学习”的教学理念。芝加哥大学教育系教授约瑟夫·施瓦布(Joseph Schwab)将探究分为“静态探究”和“动态探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探究式教学为基础重构教育课程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特点。[2]

我国对探究式教学的研究起步比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探究式学习的研究和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当前,由中小学的探究式教学逐步推广至大学教育,众多课程的教学在逐步研究和实践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教学方法,也逐步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探究式教学法在统计学课程中的应用

1.探究式教学法在统计学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首先,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容易获取生活中的案例作为任务。因为统计学研究对象就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及数量变动规律,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都是可以认识和理解的,并非抽象的事物。这样的任务能让学生容易接受和完成。

其次,基本所有统计学中的计算公式及其原理,在前期课程如经济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或高中数学中已经学过,在统计中只要能理解基本概念及其应用,相关知识的学习并不太困难。适合学生对统计学的主动性学习。

再次,统计学的课程内容按照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前后衔接密切,便于一个总的教学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个教学小任务完成后有关联的下一个任务,具有连贯性,让学生在整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感受到完成任务的满足感和对下一个任务的期待感。

最后,探究和统计的工作思路不约而同。根据美国研究委员会1996年颁布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探究是一种多层面的活动。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和设问。需要制定调研方案。需要就实验结果来检验已知的知识。需要运用各种途径来搜集、分析和解读数据。需要为提出的问题提供答案,还需要解释和预测并把研究结果告诉别人。所有这些工作与统计工作内容非常吻合。因此,将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于统计学的教学中是可行的。

2.探究式教学法在统计学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本教学团队从2014年开始,分别在2013级、2014级和2015级会计学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统计学的教学中逐步应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思考→自主(小组)探究→讨论交流→总结提高五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统计学的教学内容基本按照统计工作的先后顺序安排,即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对每个统计工作环节的相应教学内容,基本上都可以应用上述五个教学环节。

例如,在统计调查部分的调查问卷的设计教学中,首先提出一些容易理解和比较相关的待解决的问题,如高考生应该如何合理选择报考院校和选择专业(主要针对大多数学生原来的主观选择,帮助学生形成客观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毕业生应该如何理性选择用人单位(帮助他们形成理性选择思路)、企业如何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大学生的月消费情况、大学生网购情况等等。其次,学生可以按照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再次,通过课堂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的方式完善调查问卷的内容。最后总结达成对统计问卷设计基本内容、设计原则以及注意事项等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统计数据整理的教学中,利用学生自己发放和回收的调查问卷,以每组的调查目的和调查任务为教学任务,引导学生探究完成数据的审核、排序、分组和汇总,最后得到相关的统计指标。

在统计数据分析的教学中,按照统计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是什么?”和“为什么?”。以每组的调查目的和调查任务为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或进行抽样推断,最终得出要解决问题的答案。[3]

三、探究式教学法在统计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

在2014年至2017年统计学课程的教学中,本教学团队一直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课堂反应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总体来讲,取得了以下应用效果。

1.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统计学课程的探究式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各个教学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脑,互相沟通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年轻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思维被激活,能动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是完全被动接受来自老师和教材的既定知识内容,而是经过主动的探究、讨论和思维活动,自己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学会知识的同时心理上得到被肯定的满足。从而继续产生对知识探究的兴趣,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2.形成和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本教学团队一直坚持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中,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现象、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练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一些小的成果肯定他们自己的努力,激励他们不断尝试观察身边的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形成和提高了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

3.学生学习效果有明显改善

近几年的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所教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表现无论进行纵向还是横向的比较,都可以看出明显的改善。例如课堂到课率保持在95%以上,课堂抢答、课后咨询讨论的现象已成常态,考试成绩优良率大大提高,不及格率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通过统计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如何在实际中应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存在的问题。

四、统计学课程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完善

1.授课老师要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并不断拓宽知识面

在统计学课程中应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要求授课老师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传统的教学方式侧重于知识点的讲授而忽略了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应用探究式教学授课老师的角色应该由主导变为引导,着重通过教学任务引导学生的学习,并通过案例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实现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授课老师还应通过各种途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统计学的教学中,不仅可以有机结合一些管理学、会计学和经济学等课程的知识,还可以融入很多的实际社会信息,所授内容越丰富,越接近实际,学生接受和理解越简单,也越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

2.学校应该提供相应的条件,创造适合的氛围

探究式教学需要相应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例如,小型适合讨论的多媒体教室、丰富的图书资源、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和考核方式等。学校还应创造适合的教学管理氛围,推进各门课程不同程度的探究式教学,便于学生的被动式学习转为主动式学习。

[1]张润,史立英.美国探究式教学实施历程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7(01).

[2]李维刚,隋晓冰.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2017(06).

[3]李维刚.案例教学法与探究式教学法关系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01).

猜你喜欢

教学法教学方法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