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背景,实现思维的跳跃

2018-02-23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41期
关键词:篇文章桃树背景

(上虞外国语学校 浙江上虞 312300)

不久前,笔者报名参加了学校里组织的优质课选拔赛,我与一位比我长5年教龄的葛老师就贾平凹的《一颗小桃树》同题异构。准备时间非常紧迫,当天傍晚教研组长给出上课题目,第二天就要公开比试。我草草地在网上找了一些资料,立马就进入紧张的备课环节。第二天,我抓住小桃树的“没出息”和学生从字词的角度谈了小桃树是否真的“没出息”,顺势引出小桃树其实就是“我”,“我”就是“小桃树”,在此基础上和学生讨论了梦想的重要性。自以为这堂课很圆满,没想到最后惨淡落幕。组长说我字词句分析很细腻,但是还欠吃透文本。吃透文本?我通过别人的听课笔记,比较了我与葛老师的上课思路,发现两人的思路大同小异,只是她加入了对于贾平凹的背景链接,文本链接,结合作者的经历挖深文本,使文章不仅仅停留在梦想这个粗显的角度上。看来,背景链接在现代文阅读中的意义还不容忽视呢!只是如何运用,才能基于学生的阅读思维上,实现深度跳跃,真正吃透文本,产生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笔者在此基础上查阅了一些资料,形成了一些粗鄙的想法。现就这个问题浅谈一二。[1]

一、写作背景的理解及意义

写作背景既是孕育文学作品的土壤,也是作者赋予作品特定内涵的现实依据。所谓写作背景,就是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现实环境。它包括作品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写作背景是学生进入文本作者内心世界的桥梁,使得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深入,更透彻。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写作背景,挖掘作品中丰富的思想、情感内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语文教学中写作背景运用的现状

1.将写作背景当做作者简介看待。比如某些教师在教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文章时,看到鲁迅,就大讲有关于鲁迅的文学常识:原名、字、代表作,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事无巨细。唯独忘了这篇文章是选自《朝花夕拾》的,鲁迅对百草园的留恋其实是中年鲁迅对少年时光的追忆。这样将写作背景简单的当做作者简介的认识,脱离了文本的知识讲解,并不能强化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反而是作为机械的记忆存在,加重学生的记忆负担,实在是得不偿失。

2.利用写作背景给作者贴标签。比如某些教师在教授《游山西村》的时候,出示:《游山西村》做鱼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学生一看到罢官闲居,联想到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豪情壮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忧国忧民;立马想到愤懑等词,却忽略了文本中透露出来的明快、抒情的笔调;忽略了作者笔下描绘的这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这份“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的闲情逸致成了诗人“借以讽今”的愁苦。这种利用写作背景,使得诗歌偏离文本的解读,实在是不可取。

以上教学误区,写作背景的介入,不仅偏离了文本解读的轨道,甚至成了一张大而无当,随处可贴的膏药,破坏了整堂课的美感,消解了读者愉悦的阅读感受。

三、写作背景的运用策略

出现以上写作背景的“教学误区”,主要在于教师的认识片面和对其的淡化处理,有的甚至认为写作背景的过多介绍会耽误字词文本的分析。为了避免踩中这样“雷区”,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该如何运用“写作背景”?使之成为解读文本的“法宝”,而不是随处可贴的“膏药”呢?

1.铺垫激趣,宜于导入之时。

有些文本的写作背景,如果不在课前介绍,会造成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困惑;有些文本的写作背景,则蕴含着一些充满妙趣的小故事。这样的文本,都适宜于在导入之时介绍写作背景。例如笔者在执教《黄河颂》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激情,课前介绍了《黄河大合唱》的创作经过。告诉学生:《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那个时候,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抗战时期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这样一来,同学们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再次朗读《黄河颂》,就更能体会诗人笔下的那份庄严豪迈,更能体会诗人呼吁祖国儿女,学习黄河一样的伟大坚强的急迫心情。

2.解疑答惑,宜于初读之时。

由于时空的限制和阻碍,有些文本学生初读感知之时会产生很多疑问,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时候介绍写作背景可令学生豁然开朗,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笔者在执教《伟大的悲剧》的时候,学生初读会课文会产生诸多疑问:为什么是悲剧呢?既然是悲剧又因何而伟大呢?两者不矛盾吗?在这时候,我出示写作背景:告知学生发生在1910年的那次有关于阿蒙森和斯科特之间的角逐,有了这个铺垫,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就更容易,这些疑问也就顺势解开了。

3.深化中心,宜于精读之时。

有些文本的写作背景放在开头容易打断学生的上课思路,不介绍,看似不影响学生的阅读,实际上会造成学生的这篇文章的理解比较肤浅。要想学生对文本的主题、思想有更透彻的理解可以将写作背景的介绍安排在精读之时。例如笔者执教的《一颗小桃树》,如果在品读完“小桃树”的“没出息”“有出息”以及作者的成长经历,比较两者的相似之处时可以加入贾平凹写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可能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的理解会更深入,不仅仅停留在追逐梦想的阶段。

4.拓展延伸,宜于总结之时。

有些文本,意味无穷,教师在总结时可以抓住时机,适当的进行写作背景介绍,以引导学生对于文本的把握。例如笔者在执教《老王》的时候,学生品读完老王的善良和作者杨绛的善良后,抓住文末的一句:‘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借此适当的引入本文的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84年,经历过时代和命运的剧烈起伏,杨绛对于任性的认识更加深刻。她非常感念哪些在苦难岁月汇总保持高贵人性,在自己一家落难时,释放善意,甚至施以援手的普通人。有了这个写作背景的台阶,学生对于老王和作者在那个年代释放出来的人性光辉理解会更深库,更觉得难能可贵。

语文阅读教学文本多样,写作背景的介绍也应当因势利导,因文而异。教师在运用时应当让写作背景成为师生与文本联结的纽带,成为解读文本的法宝,使语文课堂教学更有魅力。

猜你喜欢

篇文章桃树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桃树施基肥“五字诀”
桃树秋管 来年丰收
桃树咋样冬剪好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如何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读一下这篇文章
桃树醒了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