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2018-02-23
(湖北省随州广水市城郊街道办事处 大邦中心小学 湖北随州广水 432700)
引言
语文的学习对日常交流和传统文化的传承都有着重要意义。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的运用则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直接且重要的影响。小学语文课堂缺乏相应的语言活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必须明确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语言的特点并熟练运用在今后的语文课堂上,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和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1]
一、教学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随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语文的教学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广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熟练运用语言成为了教师不可缺少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的运用直接影响了课堂气氛和课堂效果,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倘若运用不合理的表达方式,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水平和学生总体成绩也会大幅度下降。因此,教师在课上合理运用教学语言风格对推动语文教学发展,提升小学生语文成体成绩与未来语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2]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
1.规范性与科学性特点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语言阶段,这短时间对学生养成其日后语言规范性和科学性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时注意语言的科学规范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说话时注意自身的发音,并注意表达时条理清晰明确。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快速理解课堂内容,提升课堂效率,还可以以教师为榜样,注意自身语言表达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也将得到提升,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遇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3]
2.可接受性特点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理解能力较弱的特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接近小学生的理解水平和生活环境,运用小学生比较熟悉的语言表达方式,比如运用较为活泼的语气和较为通俗易懂的语法和句子。此外,教师也应当贴近学生的思维方式,站在与学生同年龄水平思考问题,了解与学生交谈时应有的说话方式,尽量避免用过分成熟的说话方式与学生交谈,站在儿童的角度组织自己的教学语言。这样可以活跃课堂,营造轻松、亲和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生动性和趣味性特点
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想象力丰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入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也使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更加清晰透彻。增强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对于创设课堂情境也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在讲解《爬山虎的脚》一课时,教师可以出示爬山虎爬上墙壁全过程的动画,认识爬山虎,让学生想象爬山虎用自己的脚一摇一摆的慢慢爬上了墙头,是不是非常可爱呢,作者叶圣陶也发现了爬山虎可爱的小脚,作出了这篇文章,这样会使文章更有画面感,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够深入思考,更加透彻的理解课文,也加深了学生对于爬山虎的印象。
4.情感性特点
语言的情感性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自己语言的规范性,更要注意自身的情感。讲课过程中带有丰富的情感有利于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文章,身临其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提高课堂效率,增强课堂效果。例如在《观潮》一课的讲解中,教师可以用慷慨激昂的语气朗读此文,讲解时富于感情,在朗读时语调抑扬顿挫,不能只是平淡的读完全文,这样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赋予文章以感情,带有感情的朗读整篇课文,这样有利于学生深切体会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从而达到授课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完善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应具备的特点,对提升学生整体语文成绩和教学水平有重要作用。掌握小学语言的科学与规范性、可接受性、生动性与趣味性、感情性,对今后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有极大的促进意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合理的语文教学语言特点为日后高效率、良好气氛的语文课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广大教师应坚持不懈的努力,抓住更多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具备的特点,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由此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这样才能为未来更高水平的语文教学课堂奠定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