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创)业指导探索
2018-02-23蒋玥
蒋 玥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杭州 浙江 3100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新时代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单位,应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把握新时代毕业生日益增长的对就(创)业工作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
一、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现象
2017年6月12日,麦可思研究院公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指出,在2016届大学毕业生未就业人群(7.5%)中,处于未就业状态的本科毕业生(6.9%),处于未就业状态的高职高专毕业生(8.1%)。分析这些未就业人群,主要存在以下现象:一是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毕业生,没有就业压力,无经济负担,甚至也没有谋生后顾之忧,往往不急不躁,甚至有业不就;二是有的毕业生眼高手低,一时找不到合适单位和岗位;三是有的毕业生条件受限,求职就业存在实际困难;四是有的毕业生就业心态不好,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这些人虽已入职,但还不算真正就业。正如高校每年通报的就业质量报告,大学毕业生入职一年内岗位变化最多。透过现象,我们可以揭示其中的主要矛盾。
二、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就(创)业主要矛盾分析
新时代大学生与前人相比,他们的就业诉求似乎更多,比如地域、单位性质、薪资、福利待遇、社会保障情况、个人发展空间、是否符合个人的兴趣爱好、加班时间与工作压力、办公环境、招聘单位的规模实力及知名度、招聘单位的企业文化、招聘单位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距离家庭的远近等,这些都是毕业生就业考虑的因素,但是,这些诉求与自身的知识能力不足以及家庭、社会条件的不平衡不完善等构成了新时代大学生就(创)业的主要矛盾。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好地域与高门槛的矛盾。高校毕业生一般求职方向是沿海地区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的收入高、工作稳定、条件优越、社会地位高的职业。调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单位所在地区发现,就业区域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就业呈现两大基本特点:一是超过半数毕业生初次就业地选在省会杭州。2017届毕业生,在杭州就业人数占51.38%。另外就是宁波、温州、金华、嘉兴等省内经济相对发达城市。二是省外就业集中在上海、江苏和广东,并且人数有上升趋势。但这些城市的高房价、户籍准入等都是毕业生难以跨越的门槛。
2.好单位与高要求的矛盾。在求职意向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毕业生首选单位是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以及社会保障好的企事业单位,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等就业门槛一般较高。如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就业质量报告显示,限于学历、能力等较高要求,事业单位、外资、三资企业就业人数持续低迷。外资和三资企业等涉外企业就业人数累计均不足5%。迫于好单位的高要求,毕业生对学历提升愿望迫切。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2016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正在读研/读本”比例为10.3%,略高于2015届、2014届(10.1%、8.9%)。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公布的就业质量报告结果显示,2017年专升本毕业生人数明显高于去年,连续三年增长。
3.留学务工与语言障碍的矛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通过留学、游学、务工、经商等途径走出国门。如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每年留学、游学、务工人数均保持一定比例。2017届毕业生出国出境人数为15名,比例为0.68%。这些出境人员一般都是对应英语、日语等专业,但为了出国,毕业后往往还需要强化培训才能过关。也就是说,许多同学希望加入留学和境外务工行列,但语言障碍成了他们难以逾越的屏障。
三、基于新时代主要矛盾的高校毕业生就(创)业指导
(一)开展就(创)业意义大讨论,提高毕业生对就(创)业的认识
1.充分认识就业对于个人发展和家庭维系的重要作用。针对高校毕业生不就业、慢就业等模糊认识,以及他们遭遇的现实矛盾。高校要教育毕业生,大学生就业牵涉自身和千万家庭利益,也牵涉国家和社会利益。个人是通过一定社会关系组成家庭,千万家庭组成社会。因此,个人就业关乎家庭和社会。第一,就业是个人及其亲属基本生活费用的主要来源,关乎家庭生活质量的提升。第二,就业有助于职业能力的不断提高。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原有的知识结构也必须不断更新或调整,这才有助于继续社会化以及再社会化,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当社会成员有志于为社会作贡献时,他们所从事的职业也就成为这种抱负和价值观念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第三,就业是一个家庭得以正常维系的重要因素。正常的家庭有利于子女情感如爱心的培育,有利于子女正常生活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子女健康行为规范的形成。第四,就业有助于融入社会。拥有一份职业、一份工作,是人们融入正常社会生活环境一个必要条件。相反,则往往被社会边缘化。
2.充分认识就业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就业意味着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其开发状况对于社会发展动力的强弱以及发展的持续性均有一定影响。失业需要依赖社会福利生活,在客观上会产生不健康的社会心理,如平均主义意识和寄生心理。就业有助于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普遍提升。充分就业有助于社会发展基本宗旨的最终实现。一个社会实现充分就业,社会成员的经济收入得以稳步提高,才有可能普遍认同社会,形成一种积极的社会态度,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反之,大量人员失业,将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对社会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针对不同毕业生群体分类指导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高校生源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普通高校综合性和应用性发展、中高职教育衔接等,促使高校生源组成与生源质量均与以往有所不同。一般本科院校包括普通高考录取新生、专升本学生、“3+2”中职学校和本科衔接等生源。一般高职院校生源包括高中毕业普高生、中职学校毕业的单考单招生、“三位一体”生、提前招考生、“3+2”转入生、五年一贯制等。多元化的生源结构势必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有差异,学习需求和就业倾向也随之变化。高校应尝试分层分类教学,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发挥学生优势特长,促进各类生源成长成才,同时对他们的就业创业情况进行分类指导,加强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
1.加强对优秀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倡导高能低就,逐步实现职业发展目标。优秀毕业生因为成绩优秀,各方面表现突出,因此就业期望值较高,当然受挫也难免。针对这些学生,要让他们理解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需要辛勤的付出和时间的沉淀,要从思想上帮助毕业生消除急于求成的观念。帮助毕业生树立阶段性就业的观念,本着“高能低就”的心态,将就业目标分阶段逐步实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定位和价值观,让其相信通过自身努力,以及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必然能够帮助其向理想工作岗位不断迈进,最终实现个人的职业梦想。比如,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2017届毕业生约占80%以上学生就职于批发零售、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和技术服务业、信息运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文化体育与娱乐业、住宿餐饮业等行业,这些行业所有岗位都要求耐心、细心、热心、诚心,更需要实践锻炼和技能管理经验。这是企业最看重的毕业生品质。学校可以用历史和现实、古今中外那些爱岗敬业、坚守岗位的能手、专家故事教育学生,使之不好高骛远,还可以经常邀请一些在基层行业中表现突出的成功校友回校,举办报告会,开展职业认知教育。
2.引导鼓励绝大多数毕业生,务实进取、自主就(创)业。(1)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率。引导学生转变对口就业的观念,倡导“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理念。鼓励学生在校期间拓展专业知识面,增强自身就业基本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鼓励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岗位技能的提高,并逐步适应就业市场需求。(2)帮助学生客观定位,降低就业期望值。当前,许多高校毕业生不能客观评价自己,就业定位出现偏差,自身具备的专业技能难以满足其心仪企业的用人要求。他们对就业的过高期望值与面临的就业现实形成鲜明对比,使其存在很大心理落差,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失败感,这种复杂的心态直接影响他们的就业选择。为解决这一难题,就要加强对学生就业理念的全程教育,通过就业指导课、心理课、创业培训课等平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价值观。帮助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树立务实的就业心态,“先就业,再择业”“先求生存,再去发展”,避免出现不切实际的入职期望,鼓励学生到生产一线锻炼,努力在工作中提高实践技能,积累工作经验,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鼓励毕业生以事业为重,淡化地域观念。在日常就业指导中,注意引导大学生转变地域就业观念,帮助学生认识到基层岗位是高职毕业生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沃土,鼓励学生淡化地域观念,将目标下沉,主动到艰苦地区和基层单位就业。
3.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帮扶对策。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比如,针对他们设立就业津贴等,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对有升学意愿的学生,鼓励他们参加“3+1”自考本科、“3+2”专升本的考试;对考研或者有出国需求的学生,组织雅思IELTS、托福TOEFL等项目培训,或者把相关内容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的选学内容中,分类分层施教;对于因特殊原因暂时就业困难学生,比如身体条件或形象气质欠佳的、受过纪律处分的、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的同学,可以因人而异,为他们提供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职业培训和考试的机会,鼓励他们“一人多证,一专多能”,获得更多就业机会,虽然许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已经取消,但并不会取消水平考试,更不会限制提高职业技能。
4.加强创业教育指导。鼓励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首先,加强毕业生创业精神教育;其次,鼓励大学创业,全面介绍国家相关方针和政策,对于勇于创业的学生,高校要配备专门团队支持,全力帮助,支持孵化,给予相关政策和条件支持,及时解决实际困难。
(三)加强校企合作和校友联系,提高人才培养满意度
1.深化校企合作,提高用人单位对高校的满意度。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就业指导教师+学业指导教师+校外指导教师联系制度,从学生入校开始制订规划。在认知实训和顶岗实习中,一方面,学生积累实习经验,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工作适应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高职毕业生的理论知识更好地与社会、企业需求接轨;另一方面,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和工匠精神培养,提高新入职员工的岗位责任和敬业奉献精神,把企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输送给相关企业,满足企业需求,提高企业对新入职员工的满意度,相应提高对高校的满意度。
2.搭建校友联系平台,提高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校友是重要办学资源。校友对母校的满意度也是教育行政部门考核高校办学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搭建校友沟通联络平台,有利于高校更好地服务校友,为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和帮助;也是高校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服务社会的重要抓手和依靠。
另外,建立毕业生职业发展规划制度,搭建学业导师、家长、优秀杰出校友、毕业生之间的网络沟通平台,组织专业团队及时回复毕业生提出的各种职业发展的困惑和问题,帮助广大学生就业创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人民大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高校必须适应这些变化,在人才培养和就业创业指导中不断改革,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同时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指导工作,提高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学生实现就业创业,从而促进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