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国学经典的教育智慧以及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2018-02-23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33期
关键词:本心道家国学

(天水师范学院 甘肃天水 741000)

一、国学经典传承的意义

阿德勒指出:“智慧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这说明不论我们怎么学习,最终都是要形成智慧。从古至今中国所形成的这些智慧被代代相传,指引我们的学习与生活,然而当今社会复杂,对于新一代的青少年而言,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思维也没有达到如成人一般,所以向他们渗透国学经典智慧是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章太炎先生曾说过:“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未闻国学不兴而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有文化传统,国虽亡可兴,没有了这个传统,则一亡永亡。国学经典中的文化传统蕴涵着深厚的人文思想,并且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和精神,所以我认为学习国学经典是会让我们增强文化底蕴的,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升我们的人文素养,从而让我们的精神层次和生命境界也得到根本上的提升。[1]

二、儒、释、道的教育智慧

1.儒家之“善”

近年来,关于校园暴力的事件层出不穷,究其原因是人内心里的恶在作祟,让少不更事的青少年们早早就变得心无善念,面对每天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也能做出让我们无法想象的恶事来,这与内心中的善恶不分有很大的关系。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人天生是具备一定的良知、良能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是一个善良的人,那为什么有的人会变得越来越不善了呢?学习儒家经典就是让善渗透进我们的思想中,孟子用水作比喻告诉我们:“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人的本性没有不善的,就像水没有不往下流的,是所处情况的不同才造就了本性的改变,既然可以改变水流的方向,那么我们也就能通过正确的方式改变人类善的走向。“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明善才能让使人性的光辉得到彰显。[2]

2.佛家之“本心”

熊十力说:“学在识本心。”佛教中的“般若”实质上指的是一种主体的精神,可以理解为人们生来就有的智慧心,又名“本心”,这种“本心”是现代浮躁社会中日渐缺失的东西,一个人如果没有了“本心”,那么他的生活将失去意义,也可将这种“本心”理解为初心。《坛经》这样说到:“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禅宗将这种原始本心视作人的本性,它强调用智慧直达人心的本源,也就是说获得智慧是人类最终的目的。佛教看似在传达一种清心寡欲的思想,但它也在通过这种“看破红尘”的境界来告诫我们人世间的道理,即使是在现在这个极其便利的社会,我们依旧需要靠自己,就如《金刚经》里所言:“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我们人类的解放和自由还是需要靠我们自己。宗教不同于其他领域,它更多的是在追求一种智,而这种智折射在现在青少年的教育中即为智慧,我们教育青少年的最终目的不就是帮助他们形成智慧吗?佛学经典看似晦涩难懂,但其所包含的内涵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每一遍的领悟都会教给我们不一样的智慧。

3.道家之“坦然”

道家的著作以老子所写的《道德经》为最经典,与儒家的善一样,道家也追求一种至真至善的境界,老子也曾用水来作比喻,形容一种至真至善之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最高的善就要像水一样,乐于帮助万物但又不与万物相争,不去争也就没有烦恼,让自己的心境变得坦然一些。道家用形象生动的比喻阐述道理,令人印象深刻。“一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知足常乐才是一种正确又坦然的生活态度,道家就是帮助我们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纯朴、淡然,尤其对于思想还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这种坦然的境界需要他们慢慢去体味,当他们以后面对这个社会时,能够记得一些道家的思想,让他们在复杂社会的面前依旧可以保持纯朴自然,坦然的处理每一件事。

三、国学经典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国学经典领域广泛,每一部经典都在向我们传达不一样的思想内涵,而这些内涵对于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很有启发的。

首先,我认为国学经典之所以能够兴起,在于它具有的文化内涵是很深厚的,这些传统的思想文化会帮助青少年们形成良好的习惯,国学经典中有太多关于“圣人、贤才”的论述,会指引着他们怎样去做一个合格的人,进而去做“贤能”,甚至“圣人”,在德行上也在指导着他们,中国的传统美德教给我们要尊敬师长,孝敬父母,这些都是我们乃至今日都大力提倡的道德教育,学习国学经典就是在继续传承和弘扬这些传统文化;其次,学习国学经典能够提升青少年们的文学素养,尤其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阅读经典可以让他们领略古人的文学风采,并且提高他们自己的文学创作,阅读经典实质上就是在跟古人对话,让他们的智慧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们的智慧形成;最后,国学经典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和思想会促进青少年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人格修养,这将给他们未来的前进指引正确的方向。

“国学热”的兴起不是一时的,对国学经典的讨论也会越来越多,中国,一个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大国有着太多的文化宝藏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怀特海说:“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所以,启迪智慧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3]

猜你喜欢

本心道家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岁月更迭·设计本心”——WAD广州设计分享会圆满举办!
做动保,最重要是“守得住本心”!众乐坚持打造贴近一线需求的产品
漫画道家思想
VIKI_LEE:保持本心,随心创作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