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提高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的方法研究
2018-02-23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桥山中学 山西渭南 714000)
一、体育特长生现状特点
1.体育和文化成绩差距较大
一般情况下,体育特长有着较好的体格和较高的运动天赋,勤于体育锻炼,并取得了十分优秀的体育成绩,但文化考试成绩往往处于中下游水平,在年级和班级中,成绩排名靠后。此类学生的体育成绩远远领先于文化成绩,问题成绩差距过大,降低了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情,造成了特长生只专注于体育训练,忽视了文化学习的局面。[1]
2.对未来方向呈现出迷茫性
对比普通学生,高中体育特长生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更为迷茫和悲观,其对未来具体的就业内容缺乏了解,对体育工作者的认识不足,对自身缺乏全面的认识。体育特长生每天都需要进行艰苦的训练,在此过程中,他们会对未来感到迷茫,表现出悲观情绪,降低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会影响到心理健康。[2]
二、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的影响因素
1.家庭社会因素
受长期以来“重文化、轻体育”观念的影响,社会对体育特长生的态度较为冷漠,并不认同其未来的就业方向,在传统观念中,认为学习较差难以考上大学的学生才会成为体育特长生,即使是家长,也会认为是孩子成绩不好才会选择体育训练。家庭和社会普遍对体育特长生存在刻板印象,甚至是偏见,对特长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训练效果。[3]
2.学校方面
学校是培养体育特长生的主体,也是影响学生训练效果最直接的外部因素,高中阶段,对特长生的体育训练主要是围绕升学目的来进行的,具有明显的应试性,体育教师专注于考试项目的教学,对学生缺乏深入的观察和了解,无法形成针对性强的训练体系。此外,部分学校只重视文化教育,对体育特长生的重视程度较低,甚至对其置之不理,管理松散,打击了体育特长生的自信心,逐渐出现训练懈怠、散漫等现象,影响了训练效果。
3.自身内在因素
很多体育特长生对未来缺乏认知,感到迷茫和困惑,在经历艰苦训练的同时,还为自己的未来感到忧虑,未来目标不明确,时常陷入苦恼中,甚至是自暴自弃。还有部分学生认为体育训练过于艰苦,难以长期坚持,开始懊悔自己选择的道路,出现了心理动摇的现象,训练目标不坚定,无法达到预定的训练效果。
三、体育教学如何提升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效果
1.转变教学观念
对于学校和教师而言,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重视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提高对其训练的关注度,改变传统的思维观念,平等对待体育特长生,为其创造良好的训练环境。体育教学不仅包括训练项目方面的教学,还包括体育精神的教学,体育教师应当适当引导学生,使其端正训练态度,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日常的辛苦训练中,不断增强体质,强迫自身的体格,提高体育水平。学校应当加强社会体育教育工作,强化体育知识宣传,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体育的发展现状、就业前景和方向等,增强体育特长生的社会使命感和自信心,做好学业规划工作,明确训练目的和未来目标,增强训练的动力,从而提高训练效果。
2.体育教学中重视德育教育
体育特长生参加体育比赛和训练较多,此类比赛和训练具有对抗性、竞技性,在长期的训练中,塑造了特长生不羁的性格,很多体育生都具有桀骜不驯、自控力差的性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难度,部分学生缺乏自控力,抱着随心所欲的态度参加训练。体育教师应当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结合特长生关注的体育赛事,讲解体育的合作精神、自律精神、集体主义等,在鼓励学生积极进行体育训练的同时,达到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目的。通过校园运动会、体育竞技等方式,将道德理论应用到实践中,通过比赛增强其集体荣誉感,培养特长生的责任感,使其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增强其体育训练的决心。
3.增强体育特长生的心理素质
体育特长生在参加重要比赛或训练时,需要稳定的心理素质才能鼓励其坚持完成体育项目,做到稳定发挥或超常发挥。健康的心理可以使特长生保持理性思维,坚定信念,更灵活地把握训练进度,进入最佳训练状态。在训练特长生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提高心理素质,通过动作、语言、眼神等表达方式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训练信心,平时融入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了解其想法,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使其能够积极地面对挫折,避免产生情绪化行为。实施心理引导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采用差异化的引导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使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4.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
对于全套训练项目,高中体育教师往往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以单一的教学方式应对多样化的训练项目,忽视了项目之间的差异性和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这样的训练方式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特长生的训练要求,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保证学生的训练质量,体育训练是一个系统的过程,科学的方法是保证训练效果的关键因素,首先需要专业的体育教师为体育特长生提供指导意见,通过要领讲解、动作示范,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训练的基本动作,指导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及时纠正动作。完成阶段性训练之后,进行考核和检测,可以通过组织比赛等方式来检验学生的训练成果,指出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鼓励其加强练习。需要注意的是,在训练之前应当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训练结束之后,及时做拉伸运动,避免出现受伤状况,更好地恢复运动状态。
结语
现阶段,高中体育特长生对自身缺乏全面的认识,训练效果亟待提高,在体育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应当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平衡体育教育和德育教育,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信念。体育教师通过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以科学的方法体系为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训练,达到训练效果最大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