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核心素养,让学生徜徉在音乐课堂

2018-02-23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音乐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 广东珠海 519000)

音乐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而小学阶段是打好教学基础的重要时期,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音乐能力培养及综合素质提升,所以必须加强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则》中指出,音乐教学目标应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向学生全面发展,在这种教学理念下,原有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教学需求,必须聚焦核心素养,加快教学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音乐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一、音乐核心素养内涵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校教育的帮助下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而音乐核心素养是指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在音乐领域学习、体验、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在理解音乐核心素养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第一,学生应掌握基础音乐知识和技能,包括乐谱识读、音高判断、演奏演唱等。第二,应重视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提升其聆听能力和审美能力。第三,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和技巧加以灵活运用,进行有感情的演奏或演唱,在此基础上创作出新的作品[1]。第四,让学生善于聆听,发现自然界中悦耳的“音乐”,寻找身边美的事物,加强音乐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第五,帮助学生认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了解音乐与其他艺术的关联性,以包容的心态和开阔的胸襟学习并接纳音乐文化。这些都是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应达到的目标。

二、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背景下,大多数小学学校都按《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试行)》要求开设了音乐课,但是整体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较大,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具体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很多小学院校缺乏对音乐教学的深刻认识,将其当做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认为音乐课不仅会占用教学时间,而且对学生升学也起不到帮助作用,重视力度不足。第二,所用教学方法单一、落后,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课堂氛围比较沉闷,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没有体现出学生核心地位,课堂教学效率较低[2]。第三,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基本是讲解、欣赏经典名曲,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和集体练习,教学内容不具备较强的吸引力,不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第四,由于环境等因素,小学音乐教师很少有自学时间,专业化程度较低,只能完成一些基础性教学,虽然部分学校专业的音乐教师,但是远远无法满足实际教学需求,师资力量薄弱,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这些都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克服的障碍。

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时,要想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构建高效课堂,改善教学现状,便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以实现预期教学效果。

1.运用趣味方法

针对小学音乐课堂枯燥、乏味现象,应运用趣味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来激发其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的性格特点,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比如,在学习《小青蛙找家》歌曲时,可以让学生戴着头饰扮演小青蛙,根据歌词内容进行表演,在欢快的游戏氛围中,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歌词和旋律,并且还能体会到歌曲所要传达的情感,在表演过程中将其表达出来。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使音乐课堂更加充实,帮助学生把握好歌曲并完成学习,促进其音乐核心素养的形成[3]。同时,应运用信息技术方法构建智慧课堂的构建,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营造轻松、阅读的学习环境,活跃课堂氛围,确保教学的顺利、高效开展。以《游击队歌》为例,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放映游击队员骁勇善战的画面,让学生根据视频资料并结合歌词,深入理解抗日战士的形象以及抗战的画面,感受歌曲中所要传达的情感。

2.注重情境体验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设置教学情境,是新课标理念中的重要一点,可以让学生获得良好学习体验,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体会到歌曲中的意境及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聆听能力和审美能力,对培养其科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在欣赏《阿细跳月》乐曲时,因为该音乐属于彝族音乐,艺术形象极具民族特色,仅仅凭借教材很难让学生领略到其中意境之美,所以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放映一些有关彝族民风民族、歌曲舞蹈、传统节日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利用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所学音乐的理解,然后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一同跳起彝族舞蹈。如此一来,学生便能够有效参与到音乐教学中去,实现了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

3.丰富教学内容

任何学科的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都是建立在丰富的教学内容基础上的,就音乐学科本身而言,与生活存在密切关系,只有贴近生活,加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才能引导学生徜徉在生活中的音乐世界,教学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以《外婆的澎湖湾》歌曲学习为例,可以将经典流行歌曲《故乡的云》引入到课堂之上,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感受其中所要表达的思想之情,并且随着律动不由自主的晃动身体,借助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流行歌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其带入到所学歌曲意境中去[4]。再比如,学习音乐《郊游》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春游,在欢快的歌声中,各种自然景象接连出现在孩子们的视野中,既可以领略大自然风光,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又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歌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其音乐核心素养便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4.找准教学重点

音乐核心素养是学生音乐综合素质及能力的体现,聚焦核心素养,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时,应找准教学重点,对学生音乐素养及能力进行针对性培养和提升。第一,应重视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的培养,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加以落实。第二,应重视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只要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思维是合理符合音乐创作的,那么教师就应该对其进行鼓励,充分发挥小学生天马行空的特点。第三,应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音乐活动,加强音乐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将音乐所学内容加以灵活运用。第五,应重视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感受音乐本身的趣味性以及乐感美,并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突显主体学习地位。

5.注重因材施教

以往小学音乐教学基本都是围绕教材进行,教学手段缺乏新颖性和趣味性,并且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应坚持因材施教理念,将更多新型、高效的教学方法加以灵活运用,体现出教学特色。比如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如用跳蹦蹦兔游戏来控制学习节奏,用鱼咬尾游戏来记忆歌词,既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培养学生音乐思维和创新创作能力。例如在欣赏学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时,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在美丽的大草原上,骑着一匹骏马放牧的景象,并跟随优美的旋律做出骑马的动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便会得到提升,对核心素养培养起到了帮助作用。

6.结合其他学科

音乐是基于其他科目所共同存在融合的,彼此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时,应将音乐课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既可以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又能够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认识和理解,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音乐课堂更具有感染力。例如在学习《铃儿响叮当》时,可以结合英语学科,让学生学习与西方国家圣诞节相关的知识,了解到歌曲创作的文化背景,体会到其中所传达出的欢快气氛。另外,音乐与舞蹈、美术、戏剧、影视等艺术学科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并有着许多相似的特征。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善于把这些艺术类型进行整合,如用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用表演动作表现音乐内容等。

结语

以核心素养培养为教学目标的小学音乐教学,既是新课标所提出的一项新的教学任务,也是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养及能力的必然需求,必须提高重视力度并做好教学实践。小学音乐教师应及时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角度出发,加快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构建高效音乐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音乐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圣诞音乐路
音乐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