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食育中的餐桌礼仪教育
2018-02-23
(天津市河西区第二十四幼儿园分园 天津 300222)
礼仪教育始于吃,礼仪教育始于餐桌。家长往往忽视这一点,认为孩子小,任凭孩子吃饭时用手乱抓,好吃的一个人吃,饭前不洗手,饭后不擦嘴等等。认为树大自然直,等孩子大了自然就会好了,殊不知这样放纵孩子就让孩子养成了许多就餐的坏习惯。在幼儿刚入园的进餐时间,老师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幕幕:有的孩子伸长手在抓最爱吃的菜或嘴巴里塞满了喜欢吃的饭菜;有的孩子旁若无人、口沫横飞地大声讲话;有的孩子撅着嘴在碗中挑三拣四;有的孩子甚至把自己不爱吃的饭菜洒得满桌……。出现这些情况,是因为我们的孩子缺少餐桌礼仪训练。
食育中的“餐桌礼仪”是指在吃饭用餐时在餐桌上的礼仪常识,幼儿的餐桌礼仪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
少小若无性,习惯成自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针对目前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餐桌礼仪教育比较缺失,我们要从他们的年龄特点,理解能力和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教师要借助于环境、教育教学的各种手段,并取得家长的支持,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让幼儿了解为人处世的基本礼节,知道要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指导幼儿学习进餐的基本礼节,培养幼儿用规范的礼仪约束自己,从而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一、食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用规范的礼仪进餐
开展食育中的餐桌礼仪教育,幼儿良好的餐桌礼仪行为习惯,对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使孩子终身受益。幼儿期是进行食育礼仪教育的重要时期。
1.进餐时的常规培养
针对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我们将进餐礼仪定位为能正确使用餐具,在进餐的过程中不让餐具碰撞发出过大的响声,不敲碗筷;不喧哗、不掉饭粒、用餐后餐具物归原处。培养他们进餐时,先调整好自己椅子和桌子的正确位置距离,手脚放平,一手扶碗、一手拿勺的正确姿势。饭后要漱口、擦嘴。在这些礼仪的执行过程中,我们采用了逐层递进的方式。孩子刚入园的这段时间,我们着重培养他们正确使用餐具的能力,并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练习,在班级的区域角中,开设了生活区,通过给孩子们提供调羹、瓶子小娃娃、塑料小颗粒等材料,指导孩子们用调羹来给瓶子小娃娃喂饭,在活动区的开展中,孩子们逐渐掌握了拿调羹的方法,对餐具的使用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2.情景游戏强化进餐礼仪
通过生动的情景游戏“到小鸡家做客”,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礼貌进餐,通过主人小鸡扮演者的逐一演示,孩子们了解了在进餐前看到老师端饭要说:“谢谢老师”。进餐过程中保持餐厅的安静,餐具之间不能发出很大的响声,在进餐完毕后要将餐具按类别分别放在指定地方,餐后正确使用餐巾纸擦嘴,废纸放指定垃圾桶内。学习使用“谢谢”、“打扰一下”“请用餐”等礼貌用语,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和指导,给孩子们在生活实践中起了较好的示范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食育教学中树立正确的食物认知、以丰富的教学手段为途径,促进幼儿健康进餐
1.教学活动帮助幼儿对食物形成正确的认知
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幼儿认识食物的名称、来源以及具有的营养价值。活动中让幼儿有充分触摸食物的机会和时间,辨认各种食物的颜色、形状。摸一摸,什么蔬菜长长的,表皮滑滑的;闻一闻,什么菜很香很香;看一看,什么地方可以吃;尝一尝,什么菜吃起来咔咔响? 让孩子去闻、去触摸、去感受,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获得感性认识。通过讲解和触摸增进幼儿对食材的认识和接触,调动了幼儿各种感官,最后大家一起来品尝食物,体验到分享食物的喜悦。
2.游戏中懂得膳食营养合理搭配
在娃娃家游戏里,我们把各种蔬菜图片布置在宝宝家厨房的墙壁上,并请到宝宝家做游戏的“爸爸和妈妈”,给宝宝制定菜谱,在游戏中孩子们获得了菜谱制定要荤素搭配的生活经验。还懂得了有关多吃蔬菜的益处。
3.重视进餐时幼儿的情绪
良好的情绪也是增加孩子食欲的前提,愉快的情绪是幼儿进餐的关键,教师则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进餐环境,营造愉快的用餐气氛。吃饭前,老师用赞美的语气介绍饭菜的名称、营养价值和味道,促进幼儿消化腺的分泌,从而增进他们的食欲。另外还可设计一些情境表演,如:“我的小手真能干”、或故事“小猪吃得真干净”等活动来激发小班孩子自己吃饭的兴趣。在进餐中及时表扬吃饭有进步的幼儿,对食欲差的幼儿给予适当的鼓励,激发他们进餐的情绪,打消厌食心理。
4.日常生活中榜样示范,强化进餐礼仪
幼儿模仿力强,思维具体形象,情感占主导地位,为了使幼儿良好的行为得到巩固并形成习惯。采用了具体、形象、有感染力的故事《漏嘴巴的宝宝》,通过人物的情感和行为去影响幼儿。树立幼儿日常良好进餐行为的榜样,如:齐齐小朋友吃饭总是用左手扶好碗,这样碗就不会倒。请齐齐示范,幼儿观看、讨论,使孩子们真正认识到:进餐前小椅子要靠近桌子坐,双脚并齐,左手扶碗,右手拿勺是一种正确的进餐好习惯。通过活动使孩子乐于模仿,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争做榜样。
三、食育中餐桌礼仪教育最好的途径是:参与实践
“食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让孩子在亲手种植的过程中加深对健康、营养食品的了解,并在参与食品制作、品尝自己劳动成果的过程中增进对健康、营养食品的认识和情感,从而克服挑食、偏食的坏习惯。
1.在种植区参与实践
让幼儿通过种植的观察、体验、探索活动增进对食物的感情,促进幼儿养成爱吃蔬菜、不挑食的好习惯。例如:针对幼儿不爱吃豆芽菜的问题,教师采取的有效方法。先用猜谜的形式让幼儿来猜一猜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豆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激发活动兴趣;再用“绿豆宝宝”充满童趣的语言,让幼儿主动观察绿豆的外形、颜色,初步认识绿豆。玩找绿豆的小游戏:在各种豆子中,比一比谁找的绿豆又多又快。让孩子们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老师告诉幼儿绿豆宝宝还会变魔术,请他们一起观察、探索绿豆发芽的生长情况。孩子们通过观察记录,照片等形式记录豆芽菜的形成过程:从选种-浸种-发芽--管理-(每天喷水)-收获。在过程中孩子们的积极性都特高,每天早早的来到幼儿园,用发现的小眼睛,寻找着他们的小秘密。他们每天都去为豆子浇水、关注豆子的变化。在体验种植乐趣的同时,增进了对食物的情感。从每天的关注到照顾,体验到劳动的辛苦,体会到食物来之不易的道理。了解蔬菜来自于哪里,知道健康绿色食品的生长过程。进而懂得它们对人体生长所具有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要养成爱吃蔬菜,不挑食,不浪费食物的好习惯。
2.在菜园参与实践
幼儿园内开辟出一块菜园,大蒜、香菜、萝卜、小白菜、红薯……这些市场上常见的蔬菜,进了幼儿园后,不是呆在碗里等着被孩子们吃掉,而是“活生生”地长在幼儿园的院落里。不仅能让孩子们从小就熟悉各种农作物,且能参与劳作,照顾自己亲手栽种的蔬菜,孩子们更是乐在其中。有的则拿着大大小小的水壶给菜苗浇水。“看,小白菜是我们种的,今天又长高了点。”他们几乎每天都要拉着爸爸妈妈到自己班的“责任田”里转转,松松土浇浇水,呵护自己的劳动成果。自从菜园子里第一株菜苗发芽后,孩子们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每到放学,孩子都会到园子里看自己栽种的菜苗是否又长高了。看着他们小心翼翼地为菜苗除草或浇水,家长和老师都特别开心。从播种、管理,到日后的收获,每个环节是老师和幼儿共同完成的。当他们捧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开心的雀跃时。这个过程不仅培养孩子们的劳作能力,而且帮助他们体会到了要珍惜劳动成果,克服了挑食的坏习惯。
3.开展食育节,主动参与实践活动
每周开展一次食育节活动。这是孩子们最为期待的活动。孩子们进行了“包饺子”“滚元宵”“包包子”“营养水吧”“花样面食”等多项活动。小朋友参与了亲自用南瓜汁、波菜汁、紫薯制做饼干的活动。孩子们看到用有营养的蔬菜汁做出的色彩鲜艳的饼干露出兴奋的眼神,当品尝着自己亲自劳动的成果时,他们开心极了!。尤其在“制作披萨”活动中他们能自如地进行食物搭配。孩子们通过活动,积极动脑筋思考,如何做好营养搭配、色彩搭配。孩子们在体验的实践中学到了许多技能,并懂得爱惜食物!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孩子们改掉挑食坏习惯!
四、家园合作巩固食育中的餐桌礼仪教育
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的积累和磨练,更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来巩固孩子们的进餐常规。首先家长要做好榜样作用,孩子到三岁左右,就引导他乖乖地坐着自己拿调羹吃饭,不可边吃边玩。家庭成员都共同遵守餐桌规矩,例如在吃饭前,可引导孩子关注一下谁还没坐到餐桌边,让孩子感受到用餐必须是在餐桌上做的事,并能和家人一起愉快地享受用餐时光,进餐时尽可能排除引发孩子玩的因素,并尽可能将看电视与吃饭时间错开,当孩子把饭粒洒落在桌面上时,父母应引导孩子将它们捡起,培养孩子节约粮食的习惯。
良好的餐桌礼仪不仅是对社交礼仪的了解,也是对别人的尊重。优良的餐桌礼仪可以为其他的习惯和行为养成奠定基础。孩子们并不是生来就懂得餐桌礼仪,他们需要教师、父母和社会的共同教育。他需要几方面合力,社会的良好风气的熏陶,教师持续不断的引导,家长榜样示范和家庭优良环境的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