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初中历史材料阅读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18-02-23刘凤腾樊胜龙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28期
关键词:学科历史信息技术

刘凤腾 樊胜龙

(1.东明县陆圈镇第二初级中学 山东菏泽 274516;2.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孟寨乡第一初中 河南开封 475313)

初中历史主要是教授学生观察、分析、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历史材料阅读能力是检验学生是否很好地掌握了所学知识。近几年的中招历史考试的出题类型也越来越趋向于历史材料分析,这就对学生的历史材料阅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和升学考试改革决定了,现阶段甚至以后很长一段时期的历史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历史材料阅读能力的培养。[1]

一、信息技术对提升初中历史材料阅读能力的作用

1.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材料中的知识点时空跨度大,不同历史事件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很好的衔接,需要教师通过搜集历史资料,完善教学。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可以用图文并茂或音频影像的方式进行讲授,学生直观生动的获取历史材料中的知识。既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又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材料所展现的内容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历史有更深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历史材料的阅读能力。[2]

2. 信息技术能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应用和学生的应用两个方面。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丰富历史教学内容,通过信息技术将教材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必要的补充。比如在讲解外交关系的突破的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纪录片和其它历史资料,使学生课程内容。[3]

3. 信息技术能重现历史材料,营造学习情境

历史的不可复原性可能是历史教学中的一大屏障,但是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整合历史教学资源,重现历史材料中的知识内涵,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进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比如,在讲授新中国的成立时,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新中国成立时的历史材料展现出来,特别是开国大典的音频资料,以此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受新中国的成立的历史意义和人民喜悦的心情。

二、影响初中生历史材料阅读能力提高的因素

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否通过文字、图片、音频、古物等历史材料来理解相关的历史史实,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先掌握学生阅读心理,因为学生的阅读心理是学生开始阅读历史材料的开端,健康积极的阅读心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主观方面

首先,学生缺乏阅读兴趣。调查中发现,有超过60%的学生缺乏对历史材料的阅读兴趣,而有20.5%的学生表示对历史材料完全不感兴趣。而对历史材料感兴趣的学生也绝大部分是因为考试,或者是对一些特定的历史材料感兴趣,例如纪录片、图片、历史人物的奇闻轶事等。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普遍对历史音频资料感兴趣,而不乐意阅读文字材料。

其次,历史学科的尴尬地位。历史虽然是我国课程中的必修课,而且历史教学一直延续到大学阶段,是少有的具有延续性的学科,从这点来看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但是,受大环境的影响,学生急功近利思想较为浓厚,平常学习中不太重视历史,也不重视提升自身的历史材料阅读能力,特别是受现在的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的影响,历史学科的“副科”地位。

2.客观影响

首先,学校方面。学生如何提升自身的历史材料阅读能力主要依靠教师的培养和学校历史材料的提供上,好的教师能够带出好的学生,所以教师要好好理解教材。另外,学校要提供必要的历史学习资源,营造好的学习氛围。

其次,家庭方面。父母是保障孩子终身学习的基石,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是学生能够成才的重要基础。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家没有阅读历史材料的习惯,父母对历史的重视不够,不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

最后,社会方面。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也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绝大多数人对历史学科的认识有失偏驳,认为历史学习不太重要,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历史教材的编写对历史材料也影响着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信息化时代提升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策略

提升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必然要求,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提升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是本研究的重点。

1. 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提高学生历史材料阅读能力,首先就要先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创设历史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通过多媒体创设情景剧,将历史教材和历史材料中的情节展现出来,同时也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一些历史剧中的情节,以此激发学习热情。例如,讲授辛亥革命时,可以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通过情景剧来展现。

2.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学生的文本阅读

初中生的学习和升学压力比较重,导致学生没有太多的精力进行历史文本阅读。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历史材料投放给学生,比如,建立班级历史学习微信群或QQ群,每日推放一些与历史课程有关的而且趣味性较浓的历史材料,投放的材料要以文本资料为主,也可以是音频、图片等资料。此外,教师在每次授课的过程中也可以布置一些与课程有关的小任务,让学生学会搜集、阅读历史资料。教师还要注意历史材料学习的延续性,让学生每日在课堂上分享搜集到的资料。

3. 学科联动,强化能力

初中学科之间具有很大的联系,教师可以利用其他学科的联动作用带动历史学习,特别是利用语文群文阅读活动带动历史阅读,将历史资料融入到学生日常的群文阅读中去,提高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学科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建立必要的联系,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结语

培养学生历史阅读能力是历史学习的根基,阅读的过程就是了解、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信息化时代,教师要主动为学生构建新的阅读面,促进学生阅读历史文本,提高他们的历史阅读能力,促进历史教学有效进行。

猜你喜欢

学科历史信息技术
【学科新书导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超学科”来啦
新历史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