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施教初中经典国学
2018-02-23
(湖南省隆回县教师进修学校 湖南邵阳 422200)
经典国学是中国的瑰宝,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2014年3月,国家教育部发布了一个重要的文件《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初中阶段国学教育的任务是:“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有信息说,教育部将在高校本科专业增设“国学专业”,东北师大、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已经在考虑招收“国学专业”学生。那么,如何在习近平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下面我想以自己设计施教的《读经典·明孝道》一课来谈谈初中经典国学教学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一、施教思路
参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培班培训学习后,我的国学教育理念和教学思路有了很大转变。本着“以德树人”的宗旨,我觉得初中经典国学课应该以这样的思路施教:以传承精神文化为重点,以诵读国学经典为手段 ,以知晓、学习风俗礼仪精华为导向,适应新时代中学生理想人格培养的需求,为学生的终生学习追求幸福人生打下基础。明确教育目标后,我设计的《读经典·明孝道》这节国学课的教学思路、教学过程就比较清晰了。先由学生熟悉的诗句《游子吟》的背诵引入学习内容,然后重点学习孔子的一些关于“孝”的语句及《诗经》中的《蓼莪》一诗。在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和知晓了大意后,为学生提供几个案例引导学生进入讨论环节,通过讨论明确在当今社会“孝”文化的缺失之痛及传承这一文化的重要意义,并就势让学生反思自己平常所做,再谈谈上了这一课以后要怎样对自己的父母,最后小结并布置课外阅读《孝经》《陈情表》等篇目。
二、施教措施
1.分析学情,结合教师个人实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
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新事物好奇心强烈,求知欲旺盛,但在传统文化这方面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学习方法单一,主动学习能力弱。另外,在目前情况下,我们一线教师还没拿到系统的国学教材,也没有系统的评价标准,我觉得我们首先要根据教师自身特点及学生的迫切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能将所学内容融入到生活实际中去。
2.改进教学方法,创设良好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效率
在国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唤起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体我采用了以下方法:(1)、开展师生阅读或周读活动。鼓励教师与学生在有计划的约定的时间内共约一本书,加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课余聊天、网络对话、查阅笔记等形式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发现学生阅读中的实际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或寻找学生阅读之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体会阅读的快乐。(2)、每月评选和展示诵读成果。集中组织各班学生的诵读成果的分级报送展评,评选 “国学经典诵读小明星”、 “国学经典诵读优秀班级”、“国学经典诵读优秀指导教师”、“国学经典诵读优秀家长”,既促进诵读、体验交流,又促成学生诵读之风的蔚然形成。 (3).组织课前赏读活动。课堂是最重要的学习交流的阵地,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开展“每日赏读”活动,做到奇文共赏之,“学而时习之”,引导学生熟读成诵。 (4).举行经典诵背擂台赛。以班级为单位举办诵背擂台赛,激发学生集体诵读经典诗文的热情。擂台赛的内容可以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可以是诗句接龙,也可以是你问我答,或者是对诗竞赛,或者是其他形式的竞赛游戏。范围可以是推荐的篇目,也可以有一定的延伸拓展。
如我在《读经典·明孝道》这一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式教法、诵读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其中诵读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是本课主要运用的方法。而案例分析法又是本课的亮点。学生通过对“自杀案例”“整容案例”等的思考讨论,认识到在新时代背景下,生存压力、竞争压力是比较大,但不应该采用离开这个世界或拿自己身体“开刀”(整容)这些方式。因为这绝不仅仅是个人的事,这关乎整个家庭、家族,尤其是对父母的大不敬、大不孝!
3.引导学生知晓、认同一些民俗礼仪,尤其是当地的风俗礼仪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礼仪文明、民俗文化是重要组成部分,而各个地方民俗礼仪又往往有所不同。我们面对的学生有的是在外地出生的,有的是乡村长大来县城求学的,在学校周围城区内的只有一部分,有的孩子对自己当地的语言都不熟悉了,不会讲也听不懂,更谈不上知晓当地的民俗礼仪了。所以在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所教内容中涉及的传统文明礼仪与风俗,结合本地情况合理加工与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加强个人礼仪修养,更好地认识了解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不要把老祖宗传下来的一些好宝贝给弄丢了!例如我在教学生诵读、学习《蓼莪》一诗过程中,就很自豪的告诉学生,这样的先秦经典诗歌在我们隆回没有失传,现在还有很多乡镇在家中老人过世的祭祀仪式上,都有乐队司仪代表孝家吟诵或唱诵这首诗歌的习俗。当然吟诵者会根据具体情况(父亡或母亡或父母都已故去)对诗句稍加改动。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其实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在新时代背景下启航和推进国学教学,作为施教者应该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坚持阅读,努力担当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大胸怀、大志向、大格局的人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