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高校关工委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研究
2018-02-23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辽宁沈阳 110819)
1991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高校关工委以特定的形式参与到教育系统,从此高校关工委在学生党建工作、高校校史和校园文化传承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题(专项)教育活动中,为大学生思想引领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成长成才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优势资源和辅助作用[1]。同时,近年来新媒体以其便捷的交流方式、生动的表现形式、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其个性化、群体化、同步化、交互化的特征,全方位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新媒体已经融入到大学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2]。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高校关工委工作的融合,是新时期人才培养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和选择。本文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关工委参与学生党建、思想引领和文化传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新媒体环境对丰富高校关工委工作内容、提高教育对象覆盖率、提升关工委工作即时性和时效性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探索了队伍建设、平台建设、环境建设在新媒体融入高校关工委工作中的有效路径。
一、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的积极影响
1.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全方位育人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成为党中央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和明确要求,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也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环境、文化环境、传播环境带来了积极影响。新媒体充足的教育教学资源、丰富的多元化信息形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新媒体时代,加强了学生个体交流沟通便利性的同时,也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多元化信息知识储备,极大程度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学生接受教育、知识、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化。同时,借以客户端、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工作者可用多种表现形式通过新媒体平台生动地向受教育者传播信息,增强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即时性。
2.新媒体为高校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提供便利条件
手机、网络的普及,促进了多种形式新媒体平台快速发展,进而改变了传统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购物、交友、获取信息等多方面方式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慕课、线上课堂、线上作业、线上签到等线上网络教学平台、APP、微信公众号的建立,提高了高校大学生课上课下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为学生提升学习效果、了解专业知识、分享学习成果提供了便利条件。网络化时代,学生以碎片化的阅读方式浏览着海量关于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方面信息,对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较好地使用新媒体有利于引导广大高校大学生向主流意识形态方向发展,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观。
二、高校关工委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突出作用
1.夯实学生党建和理论学习基础
高校关工委的多位教师,生命历程中经历过国家以及大学变迁和壮大的历史演变进程,他们拥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党建工作经验,保持着为党的事业继续作贡献的热情和愿望[3],对新时期党的政策方针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在高等学校聘请离退休老同志担任特邀党建组织员的意见》,对高校关工委参与开展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和理论研究、加强大学生党性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方面,关工委教师可以严格规范大学生党员发展、支部建设、支部干部培养工作,提高广大大学生党员的整体素质和党性,形成坚实的战斗堡垒作用。另一方面,关工委教师结合自身经历,为学生讲党课、讲党史,再现党的发展历程,传递党的光荣传统,以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他们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传、帮、带”作用。
2.传承高校校史和精品校园文化
高校校史和精品校园文化是大学发展的重要灵魂和积淀,每位关工委教师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一部活的校史,也是一部不断续写的校园文化史诗。关工委教师曾经奋斗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对教书育人有着丰富的经验,对教学环境的改变、育人过程的整体把握、育人对象的变化规律以及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品校园文化有独特见解和话语权。应依托关工委的各位老教师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教育优势、资源优势,紧密携手夕青,以坚定理想信念、学业督促、职业规划、感恩教育以及校史宣讲等为主题组织开展系列活动,线下活动形式包括面对面座谈、报告会、诗歌朗诵、文艺演出等,线上结合新媒体微信、微博等方式广泛、生动宣传,达到参与学生多、覆盖面广、学生受益明显等成效,塑造良好的学风、教风和工作作风,为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起好传承作用。
3.引领专项主题教育
结合特定时期的具体主题开展专项教育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和形式,也是弘扬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无数个历史节点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成就,借助以建国、建党、长征胜利等纪念日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与中国精神等为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以“两学一做”、“三严三实”等为主题的党性教育,着重突出和发挥关工委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引领作用。高校关工委辅助团委等部门围绕重大校园活动,在合理计划的基础上,借助与重大主题紧密相关、高校高度关注、青年师生热切期待的方面开展力所能及的专项主题教育活动,力争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效果显著,丰富大学生第二课堂,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新媒体环境为关工委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利平台
1.新媒体能够为高校关工委工作提供便捷的共享平台,以生动的方式传播丰富的教育内容
目前,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实际上是以“点对多”的方式传播的电子媒体群,向学生传播的主要载体是移动端——手机,而学生也逐渐习惯于通过新媒体获得各类信息和学习内容,如学习讲义、科研信息、文学读物、时事热点以及党的政策方针等。新媒体可以通过“超链接”技术,做到即时的、无限的外延内容,传播内容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从而使传播内容变成“活物”。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拥有更多信息接收平台,信息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直观形式传播。前沿学术分享、心理健康咨询、就业创业指导等内容可以借助多种媒体平台丰富活动的表现形式,同时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技术,在线完成投票评选、活动宣传和报道,形成多元化的互动交流教育模式。
2.新媒体能够为高校关工委工作吸引更多受教育群体,增加教育对象覆盖率
为了避免灌输式教育模式,真正做到了解大学生成长需求,寓教于乐,寓教于趣,高校关工委开展工作应借助新媒体平台带来便利。借助新媒体平台,通过多样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可以实现高校关工委工作即时反馈吸引同学。活动整个开展过程形成“线上宣传——线下开展——线上报道”的模式,新媒体通过专题形式,整合大量资料,逐步将一个专题内容做深入、透彻。同时,高校关工委教师(离退休教师和部分在职教职工)、广大学生均是新媒体环境下的用户,用户间借助网络的匿名性和平等性,克服了许多传统教育的障碍,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切实解决广大学生实际问题,实现共享更多优势资源、扩大教育内容受众群体的覆盖率,进而增强关工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影响力。
3.新媒体能够加速高校关工委教育内容的传播,实现工作的即时性与时效性
传统的信息传播要经过一系列的环节才能传递到信息受众者,无法实现信息迅速被受众接收。而新媒体省略了传统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一系列转接环节,广大学生群众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随时随地直接获取各种教育内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学生第二课堂实现的,重复的学生活动和学习课程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特别是在部分思想政治课和讲座中,常出现学生不认真听讲、玩手机等现象。新媒体的出现,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通过学生日常使用的手机、关注的微博、微信等媒介,直接将相关内容传递给学生,既满足了教育工作的即时性,又符合新时期学生特点,更易被学生接受。同时学生可以在新媒体环境中表达自己思想,教育者可以准确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更好地进行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4.新媒体能够克服关工委工作中实施者与实施对象的屏障,便于相互间交流
新生代大学生崇尚自由,自我意识强,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对于新事物接受和学习能力特别强。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缺乏自律意识,政治立场不坚定,对于部分传统和权威持怀疑态度,使得他们不喜欢传统说教式教育,只能被动接受政治历史的宣传,给高校关工委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要做好高校关工委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助作用,就必须坚持习总书记提出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求,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3]。面对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不少关工委同志因为生活年代的影响,造成了“机盲”、“网盲”的现象,难以与大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网络交流渠道,致使关工委工作难以形成新局面,因此高校关工委中工作人员应着力发挥学生力量,在老教师中普及新媒体的应用,清除关工委教师与广大学生之间互通障碍,促使新媒体技术将高校关工委工作活起来,推动高校关工委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增强关工委工作的感染力和时代感。
四、新媒体融入高校关工委工作的路径和方法
1.完善高校关工委组织中新媒体队伍建设
信息化技术储备相对于中青年教师来说存有不足,对于当前信息化技术储备的要求,关工委的新媒体队伍建设工作还远远不足,在人员年龄配比上偏大,因此要发挥新媒体在高校关工委工作中的优越性,应以老中青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一支高水平、高素质、高能力的大学生成长教育与服务团队,作为开展关工委工作的有力保障。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面对大量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点和生活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因此从事关工委新媒体教育人员要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过硬的政治素质,较高的政治水平,具备对传播信息的分析、鉴别和引导能力,形成一支新媒体时代优秀的关工委思想政治教育团队,要始终把握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思想。
2.建立健全高校关工委组织中新媒体平台
以现有校院官方微信公共订阅号、校院官方微博、校院官方网站等平台为依托,建立关工委工作推进模块,发布关工委工作内容,着力打造伴随学生成长成才的电子杂志,在潜移默化中对广大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拓展官方网站建设,建立关工委工作模块和创新工作模式,凸显官方网站的文化育人功能,通过思想引领和党务工作系列内容,借助官方网站宣传的主渠道力量,强化关工委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发挥新媒体模式下关工委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新媒体融入高校关工委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中,要以关工委的工作思想引领和文化传承为切入点,全力辅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3.切实营造高校关工委与新媒体融合的良好育人环境
优化高校关工委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环境是促进高校关工委工作转型的有效途径。新媒体所具有的虚拟化、全球化、直接化特征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变得错综复杂。新媒体融入高校关工委工作时,应建立有效机制优化新媒体网络教育环境,着力构建和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文化氛围和舆论环境。在优化新媒体环境过程中,要大力开展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德育教育、素质教育、思想引领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
结语
高校关工委中老同志的崇高政治信仰、丰富人生阅历、多年工作经验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将高校关工委老同志的优势资源与当前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相结合,通过线上、线下平台积极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将最大程度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在新媒体融入到高校关工委工作过程中必须坚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变化的原则,坚持辅助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转型和发展的目标不动摇。但由于关工委工作的局限性以及新媒体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弊端,深入探索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关工委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和成效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1] 王宁. 高校二级关工委在人才培养活动中的作用[J]. 学理论,2016,(10):191-192.
[2] 胡焱.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14,(29):66-67.
[3] 祝胜男,宋惠东. 离退休党员干部隐性知识优势在大学生党建中的发挥[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4):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