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在化学选修3教学中的应用*
——以“构造原理”为例
2018-02-23
(湛江第一中学 广东湛江 524038)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由五个维度来体现,分别是:“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每一个维度都有其特定的内容和意义,在教学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想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化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就必须认真研究每个维度的功能和导向,做到教学源于核心素养,最终回归于核心素养。顾建辛[1]就“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作微观思考,结合“原电池”教学,分析了在教学中落实学科素养的关键。常聪等[2]进行了“溶解度”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教学案例研究。目前,关于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与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的文章鲜少见报道。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教学中,充分地体现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应用。下面,笔者“构造原理”的教学实例浅谈一下。
一、“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内涵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研究的思维起源与本质体现,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的内涵[3]:(1)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2)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3)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4)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5)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该内涵精辟地阐明,一堂高效的、渗透核心素养的课不是教师从头到尾的讲,学生被动的听。而是师为导、生为主的,围绕“提出假设——分析推理——证明或修改假设——模型构建——解决问题”来精心设计的课。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得到真正的升华!
二、“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在教学中的应用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在化学选修中的应用很广泛。其中,“构造原理”的就是比较有代表意义的实例之一。
1.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根据化学核心素养,本节课制定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能根据构造原理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和问题讨论,了解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形成对科学持续的兴趣。
学习重点:电子排布式书写
学习难点:构造原理
2.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能层、能级以及各能层和能级最多容纳电子数的基础上,采用问题导入新课。怎样用能层、能级来表示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说明原因。接下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进行假设、验证、讨论、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一:以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模型,学生自己模仿写出1-18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自己独立完成后分小组交流、讨论,得出正确答案。
过渡提问:根据已有知识,试写出K原子的可能电子排布式与原子结构示意图?学生猜想1:1s22s22p63s23p63d1,猜想2:1s22s22p63s23p64s1。通过原子结构示意图,推翻猜想1,得出猜想2正确。
教学过程二:引入构造原理。学生根据构造原理中电子填充的顺序,发现能级交错,找出构造原理的实质——电子按照能量到底来填充。
教学过程三:写出20-36号元素原子电子排布式。发现 问 题:24号Cr的 电 子 排 布 式 为1s22s22p63s23p63d5s1而 不 是1s22s22p63s23p63d4s2。29号Cu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s1而不是1s22s22p63s23p63d9s2。提出假设:不是所有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都满足构造原理。进一步查阅元素周期表进行验证,得出结论:前四个周期基本满足,5-7周期部分满足。当然,到这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拓展,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不继续延伸。
教学过程四:怎样可以简化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学生根据分析提出假设:用前一周期的稀有气体来表示。用其他原子来验证,得出结论。
3.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上,都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导入到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意给学生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学习和思维模式: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分析推理——得出结论。让学生深刻地体会“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重要性和内涵。逐渐建立起以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学习思路。
结语
培养核心素养是个持久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为一线教师,我会继续努力、继续探索,打造更多以核心素养为灵魂的高效课堂。把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当作使命,继续奋斗!
[1] 顾建辛.关于化学核心素养培育的微观思考——原电池教学中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教学[J].2017,(11)::34-38.
[2] 常聪,谭学才.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教学案例研究.中学化学[J].2017,(9):9-10.
[3] 毕华林,亓英丽.化学教学设计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