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中学生德育问题成因及解决策略
2018-02-23
(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恩城第二中学 广东江门 529400)
引言
当代中学生具备良好的主流意识,积极向上,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但在大数据时代下,网络技术逐渐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角落中,网络环境内一些不健康信息与随之涌现,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导致部分学生出现道德情感冷漠,甚至道德行为失范等问题,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在此种情况下,积极探讨当代中学生德育问题的解决策略势在必行。[1]
一、当代中学生德育问题成因分析
1.学校灌输性德育教育
就当前学校德育教育来看,在明确品德规范的基础上,教育者这一规范传授给学生,此种情况下所开展的德育教育具有强制性与灌输性特征,这有违德育教育的实质,实际上是在以不道德的方式进行的道德教育。[2]
2.家庭德育教育缺失
许多父母在外打拼事业而忽视家庭,忽视与孩子的沟通,导致家长与孩子之间产生距离,造成孩子自卑、焦虑、适应困难的性格。还有些问题家庭给子女带来了严重的心理伤害,容易产生压抑、孤僻、仇视等不健康心理。
3.学生叛逆心理
叛逆心理就是在受教育过程中内心所产生的一种反向力量,中学阶段的学生极易出现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违背客观的反常心理,它削弱了德育工作的效果,对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的养成有着极大的副作用。[3]
4.虚拟网络世界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在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部分低端信息对青少年的思想健康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影响青少年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树立。虚拟网络环境带给学生一种新的体验,部分学生沉迷于虚拟网络环境内而无法自拔,甚至出现道德情感偏差与道德行为失范等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4]
二、当代中学生德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1.学校创设德育教育情境,丰富德育教育方式
针对当代中学生德育问题,学校应结合学生身心成长特征出发,丰富德育教育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开展德育教育,确保德育教育的内容与思想品德教育要求高度一致,从而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引导者,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以自身言行去感染学生,对学生形成积极影响,真正做到言传身教,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2.学校与家庭之间密切配合,提高德育教育有效性
中学生德育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学校方面开展德育教育,也需要家庭方面积极配合。针对当前家庭方面忽视学生德育教育的情况,若想要全面提高德育教育有效性,增强学生道德品质与文化需求,学校与家庭之间应密切配合,协调解决学生的德育问题。家庭成长环境往往对孩子个性特征的形成及成长发展影响较大,因此家长应积极与孩子进行沟通,与学校密切配合,采取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解决教育问题,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整体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比如李某心理压力较大,自己向老师反馈,担心学习成绩下降,此时教师可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李某近期情况,并就学生情况与家长进行沟通,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建立自信心,以保证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3.寓理于情,纠正学生叛逆心理
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中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应坚持寓理于情的原则,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纠正学生的叛逆心理,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学会冷静思考,确保学生充分认识到,实践出真知。在中学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思想品德教育理念出发,用心关爱呵护学生,缩小师生之间距离,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讲求方式方法,增强学生对中学阶段所接受教育的信心,并自觉保持主客观一致性,从而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中学生刘某上课期间总是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不按时完成作业,甚至经常旷课,打架闹事,叛逆心理较强,处处与父母和老师作对。针对此种情况,教师从家长、朋友入手,了解刘某父亲脾气不好,动辄打骂。之后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与刘某沟通,引导其说出对父母的看法,之后教师就刘某父亲脾气暴躁的原因进行分析,使刘某父亲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逐渐改正,缓解刘某心理上的怨愤,从而消除叛逆心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认可学生,适当进行肯定和赞美,以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发展。
4.丰富德育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为有效解决当代中学生德育问题,在中学教育阶段应结合教育需求及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出发,丰富德育教育内容,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优良空间。也就是说,要结合思想品德教材中“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相关内容出发,在德育教育中融入文学教育、生命教育、公德意识教育、生存教育等,为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学校可设置“读书角”,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经典名著陶冶学生的情操,潜移默化中开展德育教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生命教育,增强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感,促使学生自觉关爱身边有生命个体。公德意识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个人素质,学会遵纪守法。在生存教育方面,学校不可单纯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应积极组织开展户外拓展活动,在活动中磨练学生意志,锻炼学生环境适应能力,对于学生未来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大环境下,德育教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针对当代中学生所存在的德育问题,应全面分析其形成原因,并从丰富德育教育方式,增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密切配合,完善德育教育内容,并纠正学生叛逆心理这几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学校德育管理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刘姣,杨定兰,李旭,刘焕. 新媒体环境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原因浅析[J]. 经营管理者. 2016(11).
[2]胡玲. 公民道德教育视角下初中生德育途径新思考[J]. 华夏教师. 2015(08).
[3]王甸成. 细化养成教育,促进品德形成——初中学校德育工作方法略谈[J]. 中国校外教育. 2015(11).
[4]陈立明. 关注社会问题 实施德育渗透——浅谈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J]. 中国校外教育. 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