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大数据时代下出版业的发展趋势及人才培养
2018-02-23
(江西美术出版社 南昌 330025)
美国人阿尔文·托夫勒,早在1980年所撰写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就以“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来称赞大数据[1]。随后到了2010年时,大数据已然成为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中,最为火热的一个词汇。特别是在近些年,“大数据”已然在各个行业领域中,衍生出了多彩多样的数据应用,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分析出版业发展趋势,成为了必须面对的主流话题。
一、大数据的发展概述
(一)大数据的定义与特征
当前,不管是学术界或是产业界,对于大数据都没有统一、严格的定义。通俗来讲,大数据指的是,不能在一定时期内用主流软件工具,来抓取、管理与处理其内容的数据集合。有关大数据的基本特征,4V特征是当前大家所普遍认可的,即Variety(多样性)、Value(价值密度低)、Velocity(速度快时效高)、Volume(数据量大)[2]。
(二)大数据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自2010年开始,大数据就成为了学术界、产业界所关注的焦点,是IT界最为热门的话题。美国的麦肯锡公司预测,若是科学利用“大数据”,医疗保健行业能够降低8%左右的成本,进而为美国医疗服务业带来每年3000亿美元的潜在增加值;而零售商对大数据进行充分利用,则能够创造60%的运营利润增长。德勤报告中显示,英国政府Open Data网站,自2010年1月以来,人均访问页面数量有着285%的增长。通过对公共大数据技术的有效运用,英国每年每人可节省约500英镑,政府在此过程中积极引导并推动大数据产业革命。许多国际组织、国家都视大数据为战略资源,国内外知名企业也相继把大数据视作自身核心资产,纷纷涉足这一领域,并制定出了大数据的发展战略。当前,大数据应用已然涉及到旅游、农业、能源、教育、通讯、互联网、医疗、保险、金融、电子商务、零售业、出版业等众多行业领域。
二、大数据时代下出版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精准分析大数据下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未来的出版业向着更为良好、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合理地运用大数据技术
现阶段,众多行业的商品营销,都会合理地借助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出版业也不例外,也在最大化地运用这些新媒体,来推广新上市的产品。但是,这些新媒体的商品营销,都属于撒网式的,针对性显得较为缺乏。在未来的发展中,更为有效的商品营销模式,是能够对顾客的口味良好迎合的,不再是商家单方面的推广,这样才能使产品的推广更具针对性,既促进了出版业营销推广成本的降低,又在找准了顾客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企业收益的更快提升。
(二)借助大数据制定个性化的策划方案
在对消费者的未来消费趋向、阅读习惯有着更深了解后,就应基于此,展开个性化策划方案的制定。出版业以往未使用大数据技术之时,一般会选择采访经常来访客户或是实地调研的方式,来进行策划方案的制定,但此种方式所得到的调研信息较为片面,且费时费力。在大数据时代下,出版业未来对客户信息的收集,须应用大数据技术,并总结、分析这些信息,进而基于此,展开个性化策划方案的制定[3]。此外,出版企业,还应密切与网络小说、电子阅览器等企业、机构的联系,进而对用户的喜好、需求做更为深入和全面的掌握,如此才可使制定出的策划方案更具针对性、个性。
(三)数字化出版产品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
现如今,国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仍较薄弱,不仅一些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偏弱,就连不少消费者都理所当然的认为,数字产品不应收费。究其原因,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有如下两方面因素:一是,国内不少数字化产品的质量都仍待提升,还处在发展初级阶段;二是,缺乏完善的付费支付体系。针对此种问题,为了让顾客消费得更心甘情愿,出版业除了对支付体系做进一步完善,还应重视产品内在质量的提升,这需要与创作者一同努力。在大数据时代下,出版业应基于制定个性化策划方案的前提,对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维护,如此才可得到稳定、长久的客户源。
(四)加强和互联网及大数据企业的合作
即便通过转企改制,出现了一些较为大型的出版企业,只有为数不多的出版企业,建立有数据中心,并建立有ERP、客户关系管理等系统,有专门的团队来采集、分析与处理运营数据。但整体而言,行业数据采集、储存管理及综合利用、分析的水平都偏低。
绝大部分出版企业都难以承担这笔数据采集成本,自然也就做不好数据的分析及处理,尤其是数字出版业务、电子商务方面的客户数据,大部分被电信与移动运营商、社交网站、电子商务企业所掌握,进而更难以采集与处理这部分数据。针对当前许多出版业都不具备大数据应用环境的情况,出版业应密切与互联网及大数据企业的合作,进而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出版业与互联网及大数据产业的深度融合,更好地应对大数据时代下的挑战。
三、大数据时代下出版业的人才培养
(一)通过用好人才来培养人才
大数据时代下,出版业对于人才的使用、标准变得更高。首先,专业性强,就算出版专业毕业的学生,在进入出版社之后,也须要参加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获得相应的上岗资格。其次,附加条件较多,需要从业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深厚的学术涵养、强烈的创新意识、优秀的道德品质、敏锐的政治意识、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等。并且,出版企业不同,其发展方向、学科特色也会存在差异,进而对人才的职业要求也不一致,如音乐类出版社要求员工了解音乐,文学类出版社员工须懂文学,财经类出版社员工须懂财经,网络编辑则须懂数字技术、新媒体,化工类出版社员工要懂化工等。但是,即便附加条件多,专业性强,从整体上而言,出版业员工的薪资水平却并不高。一般的薪资水平对应较高的从业标准,自然难以对拔尖的人才形成有效吸引力。那大数据时代下的出版业,该用何种方式吸引人才并将之留住呢?在笔者看来,除了薪酬、待遇方面的激励之外,应竭力思考,采用多种可行措施,给予员工更多发挥才能的空间、平台,尤其是青年员工,应放手让他们挑重担,并适当提供培训的机会,使员工在工作实际中学到知识、技能,进而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换而言之,就是通过对人才的培养,将人才留住;通过对人才的大胆、合理使用,使人才得到磨砺、提升,将人才留住,进而达到更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目的。
(二)加强对高校出版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在欧美国家,出版专业的毕业生都具备独立完成出版图书的能力,他们对出版专业硕士的培养就是实践做出版物、做书。而我们国内的出版专业学生培养却与之不同,出版专业硕士论文和学术论文区别不明显,出版学术硕士与出版专业硕士,甚至与本科生都没有多大的不同。在大数据时代下,培养实用型人才,应是出版专业坚定不移的目标。但是,不少高校却未能足够重视学生迈入社会后,其所学是否实用,更多将注意力投入到课程的完成情况上,从而使得一些毕业生,走上出版工作岗位的时候,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因此,有学者建议,在出版专业学生大三之时,可让学生选择各自的专业方向,开始分科,对不同领域内的出版专业人才做重点培养[4]。比如,医科大学的医疗系学生,在基础学科知识学习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分科,由学生自愿选择,随后进入到临床实习、学习。出版领域的不同,人才所需掌握的专业知识也有很大不同,唯有对自身所选择的出版领域感兴趣,能对这一领域有着清晰地认识,良好的阅读及学习,才可使自身具备较强的编辑能力。然而,就当前国内设立有出版专业的高校来讲,许多都未对学生今后的出版专业方向进行确立,教学制度方面缺失严重。这类情况的出现,致使部分学生,在走出校门后,只能够去IT企业当录入员,或是卖书。
结语
总之,在大数据时代下,消费者掌握着更多的主动权,其对商品的质量要求更高,需求日益多样,这就要求各大企业必须一切以消费者为中心,进行有序转型。出版产业要想在未来的商业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注重人才培养,才能推动未来出版产业不断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