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岛唐岛湾海岸生态旅游评价及对策研究

2018-02-22李光琴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11期

李光琴

摘 要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规划实施以来,青岛市突出生态的城市旅游逐步深化,享有“青岛西花园”美誉的唐岛湾海岸生态旅游项目也已经成为青岛市生态旅游、滨海人文旅游、休闲度假的标志性项目。基于此,对唐岛湾海岸生态旅游进行深入评价,并提出了近年来其在生态旅游方面的问题,期望对青岛市近岸海域生态旅游的深化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海岸生态旅游;海洋循环经济;唐岛湾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33.064

青岛市蓝色经济发展战略深化实施以来,青岛市对旅游经济的要求也将进一步提升为国际海洋文化名城,这对青岛市近岸海域的环境保护和旅游经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青岛市近十年重点打造的唐岛湾海岸生态开发项目,唐岛湾滨海公园和唐岛湾湿地保护公园不仅体现了生态与旅游的协调发展、也进一步体现了青岛市打造海洋旅游文化名城的决心和高度[1]。

唐岛湾位于青岛黄岛技术开发区是中国国内最著名的“海中湾”,被誉为“青岛西花园”。唐岛湾海域宽2.5 km,纵深 4.5 km,面积约17 km2,于2014年和灵山湾被纳入青岛西海岸国家级海洋公园进行保护[2]。唐岛湾海岸线分为北岸和南岸两个区域,南岸海堤岸线基本按照现状海岸线,保持了原海滩礁石的自然景观,北岸即是唐岛湾滨海公园,依岸线而建,西起江山南路,东至嘉陵江路,全长7.2 km,包含唐岛湾至滨海公路道路北侧一线,总用地面积约100 hm2。

1 唐岛湾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

1.1 项目规划突出生态与旅游的协调发展

唐岛湾依据北岸和南岸的海岸特点和滩涂现状分别设计,以维持和保护原有海域生态环境为出发点进行深度设计与开发。在北岸,突出滨海人文韵味,规划建设码头休闲娱乐村、滨海伊甸园、滨海休闲广场以及生态休闲公园,将滨海内陆特点有效结合,体现了生态与城市建筑的融合。在南岸,以湿地、沙滩等生态资源保护为主,将湿地旅游开发划分为保护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5项功能进行设计与开发,深度体现了生态、人文与旅游的协调发展[3]。

1.2 旅游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以人为本

唐岛湾海岸的旅游项目处处体现以人文本,包括自行车车道、游步道全线贯通,根据人的行为需求合理布置驻留空间及休闲设施;还独立设置了儿童活动特色空间,包括安全地带、色彩空间、轮滑地带及趣味儿童设施。同时,旅游项目将青岛海域的当地渔民文化融入项目规划,渔网廊架、黄岛剪纸艺术雕塑等建筑物,以及海草房是对本地渔民文化及传统民居的充分展示,有利于传统海岛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除此之外,项目还从人对自然的天然亲近感出发,专门设置了人与海的自然体验空间,包括丛林体验、滩涂体现、海上观光体验、观赏体验、骑行体验等,提高了项目亲水性。

1.3 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低碳与环保

唐岛湾近岸海域包括了7种湿地型,涵盖了淡水、咸-淡水和咸水序列,湿地类型多样,湿地特征典型。为进一步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设计有临水步道、亲水平台、观海平台、茶室木屋等景点,体现了亲水观城、自然休闲的主体,滨海人工湿地成为一道独特景观。再次充分利用中水,项目充分利用了黄岛区泥布湾污水处理厂的中水,每隔30 m设置一处阀门井,绿化浇灌、湿地补水全部使用中水,每年节约10万余立方米。公园铺装材料以透水地坪、透水砖的铺设为主,主要采用干铺法,以碎石为基础,增加透水性,有效补给地下水,引进绿色建筑概念。

2 唐岛湾海岸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2.1 旅游资源破坏速度过快,且没有有效修补

唐岛湾为突出以人为本的特色,所有资源免费对市民开放,但旅游者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其中有很多不重视旅游环境的游客[4]。這样加快了旅游景点被人为破坏的速度,在旅游景点经常可以看到游客攀爬石碑石像的现象,有甚者在公共设施上留下自己旅游的痕迹,这些都大大减少了公共设施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还有临海工业污染现象也比较严重,据2015年青岛市海洋环境污染物监测结果显示,2015年,灵山湾-唐岛湾海域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溶解氧存在超标现象,尤其是无机氮污染主要在夏、秋两季较重,平均浓度分别为238 μg·L-1和244 μg·L-1,最高浓度达488 μg·L-1和

443 μg·L-1,超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2]。

2.2 季节性旅游现象严重

唐岛湾地处北方,游客来青岛旅游的时间大都集中在5—10月,这几个月接待游客的数量将近达到全年的50%。10月后到来年的5月之前,天气寒冷不适合出门旅游度假,季节性旅游很明显。这主要是由唐岛湾所处北半球属于北温带气候,又靠近海边由海洋性气候所共同决定的。由此季节性问题成为到青岛旅行的一大难题,在旅游旺季时,游客数量、景区内设施的承载力以及景观需要的维护周期远远超过现在设施所能承受的,从而会导致许多问题的出现,如青岛滨海旅游地带的环境容量超载,设施利用率出现问题等,延长滨海地区的旅游度假时间成为一个课题,避免季节性带来的淡季开发不足问题。

2.3 生态旅游产业规模小,没有形成良性产业链

唐岛湾生态旅游业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与青岛其他知名的旅游地相比唐岛湾的旅游业收入占全市旅游产业的总收入的比重偏小,其发展速度和现状与唐岛湾丰富的旅游资源不相匹配。虽然景区的设计与规划考虑到规模与产业的效应,但并很多旅游项目均是以单一项目为主,并没有形成良性的产业链条。

2.4 旅游项目的配套缺乏有效评估

虽然景区内部的配套较为完备,但沿海岸的相关配套建设并不佳,生态旅游购物、娱乐设施配套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了旅游产业整体实力的提升。同时,配套项目的招商与商家入驻并没有实施有效评估,很多沿海商家包括街边烧烤、水果店、家具店、洗车行以及饮水配送等各类型小型店面,与唐岛湾的高端旅游度假休闲的定位严重不符。

3 提高唐岛湾海岸生态旅游的建议

3.1 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

建议当地生态环境的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制定适合本地生态资源开发的政策。现在生态旅游建设处在高速低质的发展状态,需要加大资金投入,这就需要各部门加大对相关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环保技术的研发进程,加大科研投资比重,并构建适合的技术支撑体系。

3.2 建立旅客的有效监督

建议加大对游客的生态宣传和环保教育。加大对文明旅游的宣传,从小培养文明旅游的道德文化,让社会人员都有保护景区环境的自主意识。有效限制游客活动。景区可以严格规定旅游者的活动范围、旅游时间和旅游路线等,并且通过有效的方式途径传达给旅游者,让人们都在一个文明的旅游环境下享受优美的景区环境。同时,建议进一步合理化建设景区的各项服务设施,如,景区内的垃圾桶和公共卫生间要合理分布;同时雇佣适量的清洁人员;景区内贩卖的商品要做到统一实惠,商贩也要履行维护景区环境的义务。

3.3 做好旺季接待准备和开展惠民活动

与交警部门做好配合工作,在旅游旺季根据不同道路的交通情况,提前做好交通拥堵的解决方案,將因地制宜地采取调流管控等措施,景区工作人员也要及时提供当天的交通情况,准确地做好后勤工作,确保景区内的游客可以安全有序参观游玩。

缓解唐岛湾淡季旅游难题,唐岛湾可以和青岛市其他旅游景点联合开展一些惠民的旅游活动,面向全体市民提供大幅优惠,并组织收入较低的人群或者特殊人群的代表免费参观游玩联合景区的各个活动项目。

3.4 强化生态旅游项目的生态评估,提高招商入驻门槛

建议继续加强与海岸旅游相关的配套建设,包括建设并引入大型生态旅游购物场所、公共旅游娱乐设施配套项目以及公共餐饮配套服务项目等;同时建议提高招商入驻的门槛,不仅要强化评估的相关性,更要强化评估的生态性和环保性,符合唐岛湾海岸生态旅游的规划定位,形成良性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1] 武旻.我国体验性休闲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观察,2012(12):7-9.

[2] 郭峦.国内外旅游创新研究综述[J].创新,2013(6):47-48.

[3] 刘新伟.唐岛湾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J].农业资源与环境,2014(9):5-6.

[4] 陈强.塔城地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6):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