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乐学

2018-02-22周巧娣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7年11期
关键词:乐学学习兴趣小学语文

周巧娣

【摘 要】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将学习分为了三个层次:知学、好学、乐学,并把乐学作为最高层次。因为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无不强调乐学的重要性。小学生的性格具有可塑性,根据这一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学生语文成绩,让学生爱上语文,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 小学语文;乐学;学习兴趣

兴趣的形成和家庭教育、教师教学、学习环境的影响以及学生有意识地自我培养有关。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心理活动指向集中在学习上,在快乐中使记忆持久而准确,感知觉活跃,注意力集中,思维敏锐而丰富,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的教学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现状,代之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乐学,开启学生主动求知欲的现代课堂教学。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一、良好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班级氛围包括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以及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学生对学习的喜欢往往是受教师的影响,只有首先喜欢这位教师,才想要去接近这个教师,对教师所任教的这门学科兴趣就越高,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积累、认知的深入,他们学习的兴趣就会渐渐地从对教师的喜欢逐渐转向对学习的喜欢。因此,每一位教师与学生的第一次见面,要努力使自己在学生心中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试想一下:如果一个老师不亲近学生,每次上课都板着脸,对学生的积极思想冷嘲热讽,甚至听到一些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便勃然大怒,否定学生的看法,那么这样的教师很难得到学生们的喜欢,该教师所教的科目在学生们心中的地位也会大大降低。

除此之外,教师要充分管理好班上同学之间的关系,教导同学之间遇到困难互帮互助,在语文小组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语文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小组优势,开展一些需要小组配合的活动,如课堂上的分角色朗读、故事扮演、小组背书大赛等,树立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体会友谊,获得成就感,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导入激趣,兴趣为先

课堂时间仅有短短的45分钟,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设计一个好的开始,因为语文课的关键就在于课堂最初的几分钟内紧扣课文内容,为学生的快乐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教授《石榴》一课时,可提前让学生带一个石榴到教室,教师挑选几个不同颜色的石榴一字摆开放在讲台上,有没成熟的青色,有熟透了的深红色,还有青中带黄,黄中带红的……教师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然后再进行课文的学习,这样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想要去学习。对小学生来讲,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都会有一种好奇感,有强烈的求知欲,当看到石榴这个事物时,他们会非常好奇,通过石榴的颜色想象长在树上的样子,教师由此引入《石榴》这篇课文。通过思考究底,教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去探究,进而获得知识。除了例子中的实物导入外,还可以用笑话导入,故事导入,引用古诗导入,歌曲创设情境导入,看视频短片导入等。只要能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教师就可以去尝试,尽力激起孩子的求知欲望。

三、有效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学得轻松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如果我们能抓住他们这一特点,多举办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活动,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会大大提高。语文课堂多以文字体现,教师要能够注重语言文字的意境,改变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语文活动融于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让他们亲耳听一听,亲手做一做、写一写,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比如,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在课堂上引入听录音、讲故事、演短剧等方法。如教《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教师先让学生听录音机播放的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再在黑板上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让学生看清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在学生大致理解课文内容后,再组织小学生戴上头饰或面具,表演这个故事,经过一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率显著提高。

四、语文活动要与培养学生能力相适应

课堂活动固然重要,教师设计的活动能让学生乐于学习,但活动不能毫无目的地展开,在开展活动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比如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朗读、默读、速读能力;角色扮演培养了学生演示、表演等能力;分角色朗读培养了学生阅读、独白、对话等语言能力……不同的活动能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既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形式,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做到了在乐中学、趣中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也大大提高。

总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对语文课产生兴趣,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只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注重以乐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上就会有明显的进步,学习兴趣也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彦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5.

[2]尹红.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技创新导报,2015.

[3]张海波.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乐学学习兴趣小学语文
闫春平:在信息技术课中践行教学生“乐学善学”
巧用语音与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乐学英语单词
声音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