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肿瘤抑制蛋白质p53、Ki-67抗原表达及相关生物学行为评价

2018-02-22郑鹤曹亮范学亮王中山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12期
关键词:黏液阑尾抗原

郑鹤 曹亮 范学亮 王中山

(河南省郑州金域临床检验中心病理科 郑州450000)

阑尾黏液性肿瘤属阑尾原发性肿瘤主要病理类型之一,以良性病变为主,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及体征,多于合并感染时出现类似慢、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1]。阑尾黏液性肿瘤在临床较为少见,约占全部阑尾疾病的0.3%,但若未及时治疗易诱发腹膜假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有恶变趋势[2]。目前临床对该疾病的实验研究较少,缺乏对其分子病理基础及生物学行为等方面的认识。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中心病理科确诊的48例阑尾黏液性肿瘤的手术标本蜡块为观察组,旨在分析肿瘤抑制蛋白质p53、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表达与阑尾黏液性肿瘤病理特征及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中心病理科2015年1月~2018年7月经病理学确诊的48例阑尾黏液性肿瘤的手术标本为观察组,另取同期41例因单纯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的阑尾组织标本为对照组。观察组男21例,女27例;年龄44~69岁,平均年龄(56.41±6.71)岁;体质量指数 18.3~24.5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1.30±1.44)kg/m2;黏液腺癌 22例,低级别黏液性肿瘤26例。对照组男18例,女23例;年龄 42~68岁,平均年龄(56.08±6.80)岁;体质量指数18.2~24.6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1.25±1.51)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排除继发性阑尾肿瘤、出现远处转移以及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检验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分别检测p53蛋白、Ki-67抗原在阑尾黏液性肿瘤和单纯性阑尾炎中的表达水平。

1.2.1 主要试剂 北京安诺优达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鼠抗人p53蛋白单抗、鼠抗人Ki-67单抗;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EDTA抗原修复液、免疫组织化学二步试剂、浓缩型DBA试剂盒。

1.2.2 具体操作 所有标本均以4%甲醛溶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4~5 μm连续切片,常规作HE染色,同时采用工作液对p53蛋白、Ki-67抗原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EDTA抗原修复液高压修复抗原2.5 min。选取已知阳性片作为阳性对照,并以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由两位高年资病理科医师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切片,计数分析且采用数码照相系统拍照。

1.2.3 结果判定 (1)p53染色:细胞核内呈均一棕色或棕黄色颗粒为免疫组化阳性。光镜下观察5个有代表性的高倍视野,按切片阳性细胞占比分成4个等级:阳性细胞<10%记(-),阳性细胞10%~25%记(+),阳性细胞 26%~50%记(++),阳性细胞>50%记(+++)。(2)Ki-67抗原染色定位于细胞核。按Ki-67抗原标记指数(LI)将阳性结果分成4个等级:0%~10%记Ⅰ级,11%~25%记Ⅱ级,26%~50%记Ⅲ级,>50%记Ⅳ级。每张切片随机选择5个高倍视野,每个视野计数100个细胞。Ki-67抗原阳性率=(Ⅲ级+Ⅳ级)/计数细胞×100%。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p53蛋白、Ki-67抗原表达情况。(2)分析p53蛋白、Ki-67抗原表达与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是否形成PMP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因素的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p53蛋白、Ki-67抗原表达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p53蛋白阳性表达15例,阳性表达率为31.25%(15/48);Ki-67抗原标记阳性22例,标记阳性率为45.83%(22/48)。对照组p53蛋白阳性表达0例,阳性表达率为0.00%(0/41);Ki-67抗原标记阳性4例,标记阳性率为9.76%(4/41)。观察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及Ki-67抗原标记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p53蛋白、Ki-67抗原表达与阑尾黏液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不同病理类型、有无淋巴转移、有无出现PMP的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p53蛋白阳性率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的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p53蛋白阳性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有无淋巴转移的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Ki-67抗原阳性率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有无出现PMP的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Ki-67抗原阳性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p53蛋白、Ki-67抗原表达与阑尾黏液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例(%)]

3 讨论

阑尾黏液性肿瘤临床相对少见,其与PMP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相关研究已证实,阑尾黏液性肿瘤为引起PMP的关键因素之一[3~4]。但目前阑尾黏液性肿瘤及PMP尚缺乏特异性临床特征,基于此,本研究尝试自分子病理学角度分析,以期为阑尾黏液性肿瘤临床诊断及评估预后提供数据参考。

p53为目前发现与人类肿瘤关系最为密切的肿瘤基因,其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分化/凋亡、DNA修复等生物学过程。野生型p53(wtp53)为肿瘤抑制基因,而突变型p53(mtp53)基因表达产物已丧失抑制肿瘤异常增殖作用,具有癌基因效果。mtp53蛋白半衰期延长明显,可通过免疫组化法检出,mtp53蛋白过表达则提示p53基因已发生突变[5]。王贲士等[6]学者研究指出,mtp53基因过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关系密切。Ki-67是人类增殖细胞核抗原,其表达异常可评估细胞的增生活性。据报道[7~8],Ki-67抗原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及Ki-67抗原标记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p53蛋白、Ki-67抗原阳性率会出现显著升高,可作为临床诊断该疾病的指标。p53突变基因可促进肿瘤恶性转化,而Ki-67抗原异常表达能提高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二者具有协同效果,共同参与肿瘤的生物学过程。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不同病理类型、有无淋巴转移、有无出现PMP的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p53蛋白阳性率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有无淋巴转移的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Ki-67抗原阳性率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p53蛋白、Ki-67抗原表达水平与阑尾黏液性肿瘤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综上所述,阑尾黏液性肿瘤中p53蛋白、Ki-67抗原阳性率均显著升高,联合检测p53蛋白、Ki-67抗原对评估阑尾黏液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具有积极作用,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猜你喜欢

黏液阑尾抗原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阑尾真的无用吗?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会阴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
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Cif基因表达研究
黏液水肿性苔藓1例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Lppx和MT0322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多态性研究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