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在外感发热中的退热效果分析
2018-02-22王培颖
王培颖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郑州450003)
外感发热属于常见外感病证,主要是机体受温热疫毒、六淫之邪影响,引发脏腑阴阳失调、营卫失和,造成的病理性体温升高现象,部分患者常伴有面赤、恶寒等症状[1]。外感发热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可发于任何人群,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往,临床多采用西医药物治疗该病,但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仍不理想。近年来,随着中医对外感发热的研究不断深入,提出较多治疗方案,包括中药内服、针灸、穴位贴敷等,均获得了一定临床效果。本研究探讨穴位贴敷在外感发热患者中的退热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16例外感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研究组男34例,女24例;年龄 18~68岁,平均年龄(45.20±4.84)岁;发病时间 6~70 h,平均发病时间(21.02±9.65)h。对照组男36例,女22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45.18±4.90)岁;发病时间 5~70 h,平均发病时间(20.98±10.05)h。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2~3]:中医辨证为风热外感证,证见发热,腋温38.0~38.9℃;年龄≥18岁;发病时间<72 h;就诊前未用药或未正规用药。(2)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脏器疾病;合并造血系统严重原发疾病、糖尿病;过敏体质;年龄<18岁。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补液、抗炎、抗病毒等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国药准字H10900089)口服治疗,0.3 g/次,2 次 /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穴位贴敷治疗。取适量柴胡、黄芩、川黄连、生石膏等中药研磨成粉,以老姜汁调至丸状,贴敷于大椎穴、双侧涌泉穴,以特制敷贴胶带固定,4 h/次,1次/d。两组均以3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开始出汗时间及退热起效时间(自开始用药到体温下降0.5℃的时间);(2)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 6 h、12 h、24 h、48 h、72 h时的体温变化;(3)比较两组≤48 h退热率及>48 h退热率,退热标准为体温<37.4℃。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开始出汗时间及退热起效时间比较 研究组开始出汗时间及退热起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开始出汗时间及退热起效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开始出汗时间及退热起效时间比较(±s)
组别 n 开始出汗时间(min) 退热起效时间(h)研究组对照组58 58 t P 26.95±10.60 36.50±10.58 4.856 0.000 10.80±2.95 16.02±3.45 8.758 0.000
2.2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不同时段的体温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体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6 h、12 h、24 h、48 h、72 h,研究组体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不同时段的体温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不同时段的体温水平比较(℃,±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6 h 治疗12 h 治疗24 h 治疗48 h 治疗72 h研究组对照组58 58 t P 39.15±0.36 39.14±0.35 0.152 0.880 39.05±0.16 39.07±0.15 0.694 0.494 38.24±0.15 38.66±0.18 13.651 0.000 37.59±0.12 37.80±0.19 7.117 0.000 37.22±0.11 37.49±0.12 12.631 0.000 37.00±0.10 37.24±0.11 10.245 0.000
2.3 两组≤48 h退热率及>48 h退热率比较 研究组≤48 h退热率高于对照组,>48 h退热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48 h退热率及>48 h退热率比较[例(%)]
3 讨论
外感发热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内科疾病。现代西医认为,外感发热大多是由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感染造成的,故临床治疗多采用解热类药物治疗,如复方阿司匹林、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缓释胶囊等。本研究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该药能够有效抑制下丘脑前区前列腺素E2合成,加快散热,促使机体体温尽快恢复正常[4]。但部分患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可能出现较多药物不良反应,体温复升风险较高,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中医认为,外感发热属于“温病”范畴,多由于气候反常,或人体调摄不慎,风、寒、暑、湿、燥、火乘虚侵袭人体而发。外感发热的病机是外邪入侵,人体正气与之相搏,正邪交争,则引起脏腑气机紊乱,阴阳失调,阳气亢奋,或热、毒充斥于人体,发生阳气偏盛的病理性改变。穴位贴敷是中医常用治疗手段,是在体表腧穴上贴敷特定中药,经由穴位、药物、经络作用,促使药物通过毛孔、汗腺渗透,传皮肤,过穴位,入膜理,通经络,调脏腑,对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此外,穴位贴敷能促使药物直接作用于体表穴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周围组织营养,加快药物吸收。穴位贴敷还能克服药物内服毒副作用多的弊端,且具有取材广泛、作用直接、效果确切等特点,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本研究所选穴位大椎穴属于手三阳脉、足三阳脉与督脉之会穴,为全身退热之要穴,具有退热祛邪、通阳解表的作用[5];涌泉穴属于足三阳肾经首穴,主升降,可调节肾经及全身经络,祛湿化痰、通关开窍,在晕厥、眩晕等病症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中药穴位贴敷于大椎穴与双侧涌泉穴,可达祛邪安正的目的。穴位贴中黄芩、川黄连可凉血解毒、清热去燥;柴胡可疏肝解郁、和解表里、退热截疟;生石膏为透胃、腑实热圣药,可宣通内蕴之热,用于内伤外感之证;生姜可解表散寒。现代药理学表明[7],生姜中所含成分生姜油,能散寒发热,且具有抗氧化作用,促使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舒张周身毛孔,发挥抗菌、散热、驱寒、抗病毒的作用。石亮等[8]进行相关动物实验发现,柴胡提取物具有抗病毒、抗菌、解热镇痛等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开始出汗时间及退热起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体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h、12 h、24 h、48 h、72 h,研究组体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48 h退热率高于对照组,>48 h退热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外感发热治疗中应用穴位贴敷,可显著提高患者退热效果。考虑是因为,药物贴敷于特定经络腧穴,可促使多层次、多功能经络系统接收药物理化刺激,调节机体内外环境、免疫功能等,提升药物浓度,充分发挥药材解热、驱寒之功效。综上所述,穴位贴敷可改善外感发热患者的退热效果,促使体温尽快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