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环境下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研究

2018-02-22吴景然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9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受众用户

吴景然

(作者单位:崇左电视台)

新媒体的产生将受众变为用户,实现了人与人之间零距离交流与沟通,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都是发布者。新媒体分流了电视媒体的大部分观众,各级电视台尤其是地方电视台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在这种环境下,地方电视台必须积极转型,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才能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内容,始终是传统媒体的优势,对于处于电视台内容生产核心的新闻编辑来说,转变思维,增强创新能力,传递高质量的新闻内容,才能突显地方电视台内容的价值,提高地方电视台在融媒体环境中的竞争力。

1 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媒体的变化

相对于传统电视新闻媒体来说,融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媒体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闻传播内容的可读性增强。基于传统的认知,很多人认为只有报刊新闻具有一定的可读性。但是,伴随着融媒体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人也意识到电视新闻媒体的可看性。融媒体时代,人们在观看电视新闻的过程中总是希望获取更多有价值、可读性强的新闻,这就促使电视新闻媒体充分发挥自身可读性强的优势,以满足当前我国群众的需求。第二,受众参与度得到提升。在融媒体时代,受众的参与度得到了明显提升。在智能终端设备已经广泛普及的现代社会,受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观看电视新闻,这就使得融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报道能够更加近距离地朝受众需求靠拢。第三,品牌效应明显。基于融媒体,新闻在传播速度与传播方式上都有着独特的优势,这对电视传媒的公信力以及对受众的吸引力都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与影响。在融媒体环境中,信息资源海量,受众往往会依赖具有品牌效应的传播媒体来选择接收的信息。在受众心中,品牌媒体传播的信息更加可靠、更加真实、更加可信。因此,电视传媒必须要注重品牌建设,产生品牌效应。第四,信息传播质量要求高。融媒体环境中,信息来源渠道十分广泛,受众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在不断强化,信息接收的盲从性降低。因此,受众对视频节目的真实性与可信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电视传媒必须要进一步提升信息传播质量,以吸引更多忠诚度较高的受众。

2 当前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新媒介形式的出现与落后的思维方式之间的矛盾

融媒体时代,随着科技和数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媒介形式涌现,传播渠道极大丰富,这些都对传统媒体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冲击。熟悉传统电视媒体编辑流程的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在面对媒体融合时,往往不能从原有的工作状态中及时调整过来,仍在新时代沿用旧思维,不能适应新媒体的发展。

2.2 用户浅阅读与编辑规范化之间的矛盾

新媒体时代,信息以几何方式爆炸式增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海量信息,正因为如此,用户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碎片化的时间,采取不需要深入思考、跳跃式的阅读方式,进行浅层次的阅读。在这种背景下,新闻编辑往往为了片面求快、吸引眼球而无视新闻方面的要求,不能严格甄别新闻真伪,对一些问题一知半解,出现常识性错误等,削弱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

2.3 信息发布低门槛和编辑“把关人”之间的矛盾

新媒体崛起前,新闻的发布者都是传统媒体的专业记者和编辑。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发布自己的所见所闻。新闻发布的门槛变低了,专业编辑作为把关人的地位被削弱。这就要求传统媒体的编辑必须适应新的技术发展,重新塑造自己的角色,发挥电视主流媒体的作用,引导社会正向舆论。

2.4 编辑自身专业技术单一与融媒体时代的矛盾

传统的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大多只是具有单一的专业背景,只需要针对电视这种媒介形式进行电视新闻稿件处理、电视新闻栏目编排、电视新闻节目策划等工作。但是,融媒体时代,对于地方电视台的新闻编辑来说,不仅需要具有本专业的技能,更要能同时掌握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编辑以及策划、营销、统筹等相关背景知识,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3 融媒体环境下提升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策略

3.1 树立互联网思维

融媒体时代,要提升地方电视台的新闻编辑创新能力,首要的就是树立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并不只是简单地运用互联网进行技术层面的互联互通。互联网思维是要求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不断发展的技术支持下,由传统的电视宣传思维转变为引导思维、对话思维和服务思维。互联网思维重视用户体验,传统的电视新闻编辑要针对这一特点,变“以自我为中心”为“以用户为中心”,根据用户的收视习惯、偏爱和喜好,提供及时、准确、有深度的新闻,并引导用户积极参与其中,以互联网思维考虑专业问题。

3.2 转变职能

传统的地方电视台新闻的工作流程是“记者中心制”,也就是记者在新闻的采集、制作、播出的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编辑只是进行编排和辅助性工作。而在融媒体环境下,强调“编辑中心制”,编辑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对新闻线索进行分析和甄别,进行新闻策划;二要及时与采访记者沟通,搜集整理与采访相关的背景资料,必要时指派记者进行背景采访;三要根据新闻需要联系专家学者进行深层次解读;四要针对不同传播渠道生产不同形态的新闻产品,完成多元化生产、多终端发布;五要根据大数据及用户的反馈意见,进行总结调整。总之,融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要对新闻进行深加工,并对新闻节目定位和风格负责。

3.3 优化能力结构

融媒体环境对于地方电视台的新闻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只有不断优化自己的能力结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才能具备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一要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要深入学习政治理论,关注各行各业的法规政策,提高政治觉悟,把握舆论导向。二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新闻编辑应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和较高的文学素养,具有透过表象看到隐含本质的解读能力。三要提升职业道德素养。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杜绝有偿新闻,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四要提升专业素养。不仅要掌握电视新闻编辑的专业技能,还要熟练使用新媒体工具,具备综合传播能力。

3.4 快速联动新闻资源

融媒体环境的到来让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与其他媒介之间形成了密切的关系。在内容至上、技术融合的背景下,地方电视台编辑不仅仅要开拓新闻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地域协作、区域联动,更要与互联网、报纸等媒介相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全媒体联动。为了保证地方电视台新闻的时效性,让新闻能够及时传播,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必须要熟练使用信息采编播系统与新闻共享平台,进一步深入了解不同媒体的新闻特点,并且能够在第一时间共享新闻资源,以最快的速度编辑加工出满足地方电视台新闻报道特征的新闻,只有这样,地方电视台编辑才能够获取更丰富、更鲜活的新闻素材,编辑出能够满足听众需求的新闻。

4 结语

媒体间的不断融合发展,为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成为“产品经理”,向用户提供更多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并搭建与用户互动的平台,引导用户积极参与,并根据用户的反馈意见改进新闻报道,从而提高地方电视台的竞争力,使其在媒体间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受众用户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