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市电视台媒体融合分析与思考
——以渭南广播电视台媒体融合实践为例

2018-02-22翟军侠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9期
关键词:渭南融合

翟军侠

(作者单位:渭南广播电视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移动新闻客户端、微信、自媒体、短视频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社交平台等新传播媒介与平台的兴起,使传播呈现出去中心化、即时化、碎片化、交互式。对于广电媒体来说,特别是地市级台来说,能否看到未来是什么样,关键要看是否能战胜眼前的挑战,在媒体融合中是否能成功转型。

2016年,笔者所在的渭南广播电视台加快了对媒体融合的尝试。渭南台媒体融合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推进过程中也碰到了一些问题,如观念、体制、技术、人才、新媒体运营等。笔者结合渭南广播电视台的实践,提出地方台媒体融合中应重视解决的问题,以供参考。

1 地方台媒体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媒体融合思想认识上不足

对媒体融合思想认识上不足,研究不够,不能从全台顶层设计推进融合的进展,是地市台媒体融合中碰到的首要问题。渭南台在推进媒体融合中曾出现了一种声音,认为大多新媒体是烧钱,应缓推进。应继续坚持大屏为主,不应把观众引流到小屏、客户端。也有提出,重回财政拨款体制,靠财政供养。这反映出部分媒体人并没有意识到媒体融合的重要性。同时,在操作中,有些台的媒体融合仅仅是把电视节目转到手机等移动终端或网络平台,并没有针对新媒体受众的特点,研发节目形态,改进经营策略,打造本地的粉丝经济。对于台内融媒体平台的设计也是以新闻推广分享为主,少生活服务应用,融媒体平台看着高大上,实则受众参与度低,不活跃。

1.2 重视硬件建设,软件欠缺,制约着地方台新旧媒体的实质融合

媒体融合也被称为媒介融合或多媒体融合。1983年,美国学者伊契尔·索勒·普尔教授首次提出,媒体融合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内容与技术是融合的硬核心,管理体制、运营体制、人才培养则是媒体融合能够顺利推进的软件。软件不匹配也会阻碍硬件的运转。目前,地市台实行频道制和部室栏目制的管理办法,频道与栏目各有各的阵地,条状分割。如果没有一套整合资源的管理办法,操作不便,效率低。

1.3 融媒体人才短缺,培训不够系统化,使媒体融合缺少智力支持

2015年,渭南台引进过电视摇一摇互动参与软件,使用一年后便停止了。最大一个原因,是要改动互动方式中的内容,必须发给原软件提供商。提供商反馈慢,而本台又没有这方面技术人员,解决不了产生的问题,部门和频道的需求得到不到及时回应,慢慢失去了推广热情。在台内开展的月评中,评委对台内各微信公众号发稿评论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电视稿件的搬运,缺乏新媒体意识”。这类现象在各台媒体融合进程中都曾出现,也反映出培训新媒体所需人才的重要性。

2 地方台媒体融合策略

2.1 革新思想观念

从思想高度上认识到创新传播理念、方式、方法、手段,推进媒体融合,是党和国家宣传工作的要求,是更好地发挥注流媒体喉舌作用的需要。占领宣传舆论阵地,高举旗帜,传播正能量,是主流媒体的责任。媒体融合,借助新技术新载,创新传播观念、手法、形式、内容,也是中央的要求。媒体融合已上升为国家要求。央级媒体率先而动。2017年初,人民日报客户端用户自主下载量达到1.54亿,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在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三大平台上的粉丝总数突破8 900万,微信公众号订阅量超过840万,海外社交平台账号粉丝量及关注订阅数3 370余万,实现了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全天滚动、全球覆盖。央级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已经为地方台树立典范,也说明了融合带来了新生机。

2.2 搭建云平台

搭建云平台,以平台+应用的模式,解决媒体融合“信息孤岛”“应用孤岛”“资源孤岛”问题。2016年,渭南广播电视台建设融媒体中心,建立统一统管理的云平台,集文稿系统、融媒体采集汇聚系统、融媒体内容库、融媒体制作系统、媒体资料管理系统、播出整备系统、新闻报道指挥等子系统于一体,资源共享使用,保障“中央厨房”功能的技术要求。目前,虽然还有些不完善,但已经为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

渭南台的融媒体系统设立了新闻报道指挥系统。可将生产网串联单、报题和选题、融媒体内容库、互联网热点线索、生产力排名、大数据舆情统计分析、传播影响力统计分析等相关数据,以图表形式在大屏幕上进行直观展示。记者配备的新闻报道APP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可以查看GIS信息,认领任务,拍摄、录制、回传素材,直播,编稿、审稿,编辑、剪辑视频,查看云线索等。

2.3 加强人才培训

加快对编辑、记者新媒体平台技术应用和新媒体写作的培训,为媒体融合提供人才保障。在新媒体时代,优质内容依然是各平台争夺的对象。内容为王,但内容由人创意而生,适应媒体融合,人才是关键。在新媒体现场直播活动中,记者有可能就是编导,就是主持人。在不间断的直播过程中,要考虑话题的设置,引导与观众互动,甚至自拍当摄像,完成现场录制。把现有的电视人转为新媒体人才,需要从思维到技术的培训,使编辑和记者充分了解手机客户端短视频的技术特点、传播特点,制作适合新媒体传播的视频节目,避免电视稿件的照搬。同时,鼓励编辑和记者研究新媒体阅读者的兴趣,学会用新媒体的思维,新媒体的语言去写稿。

2.4 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

借力融合后新媒体技术手段,精装运营,打造本地生活圈、服务圈、资讯圈,实现媒体融合后优质内容变现。把优质内容实现价值变现,增加媒体的运营收入,需要借助新媒体的精准传播与大数据积累,为媒体运营提供人群数据样本,打造本地服务圈,将观众转化为用户。

地市台主要的运营目标是本地观众,媒体内容的价值转化可通过构建本地政务服务圈、本地生活服务圈两大类来实现。很多地市台为当地的政府部门推出微信公众号服务,活动直播服务,发挥本地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技术人才优势,拿到合作项目。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手机APP客户端等建立本地生活圈服务,把观众转化为用户,实现创收经营目标。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可拓展本地社区电子商务、旅游、交通、养生健康服务、教育培训等。

3 结语

媒体融合,不是简单的相加,是一场深入骨髓的媒体变革。渭南台的实践只是媒体融合中迈出的一小步,问题和经验也是在摸索总结。媒体融合的浪潮方兴未艾,正值深化期,顺时而动,地市台将会搭上“互联网+”的快车,真正实现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渭南融合
一次函数“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陕西渭南:开展农资打假“百日行动”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征稿启事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征稿启事
三国渭南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