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广播电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以《广播节目制作》为例
2018-02-22王圆方
王圆方
(作者单位:喀什大学人文学院)
20世纪80年代,我国传媒事业迅猛发展,受过专业训练的专门人才大受欢迎。进入21世纪,新闻传播类专业在全国遍地开花,在综合类、师范类、财经类、政法类、农业类、体育类院校中设立。据统计,2016年全国的广播电视专业已有228个。广播电视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016年2月23日,习近平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提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这一讲话进一步昭示出媒体的发展当务之急是高校的人才培养。《广播节目制作》课程作为广播电视专业的主干课程,高校如何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1 《广播节目制作》课程教学实践模式新探索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设备的更新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环节设计,不断吸收业界最新动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组织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意识、创新意识。《广播节目制作》课程实践性强,综合化程度高,因此从整体的教学过程来看分为三个过程:理论学习—专业训练—项目化实践。
1.1 理论学习过程
理论学习过程是学生理解广播的媒介特性,也是对《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等理论课程的进一步应用,通过分析广播节目认识广播节目的组成、策划和制作,这一过程是学生对广播节目基础认知环节,以业界前沿且影响力广泛的广播节目作为载体,从一个个成功的节目中不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
1.2 专业训练过程
专业训练过程引导帮助学生制作广播节目,包括声音素材的录制,配乐、编辑、特效处理以及新媒体技术的运用等环节。这一过程是对选题、策划、采访等前期准备工作的综合能力提升的锻炼,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制作示范,通过“案例教学”,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教师也要明确每个环节的教学目标及难点。
1.3 项目化实践过程
项目化实践过程需要进行“情景式教学”,将学生分组进行模拟训练,让学生转变角色,作为一个广播电台的从业人员,通过所掌握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完成一档广播节目,从节目的策划、文案、主持人以及编辑进行完整的节目制作,教师随时指导学生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以交流式、讨论式的学习形式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
“理论学习—专业训练—项目化实践”这一教学模式,首先,从教师对经典作品、获奖作品的分析中引导学生学习和广播节目制作的方法以及流程;其次,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水平进行专业化训练;最后,锻炼学生完成一档广播节目,让学生体验广播节目制作的整体过程。每一个过程都紧紧相扣,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引导学生学习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广播节目制作》课程采用开放式专业建设思想
《广播节目制作》课程的教学有其专业性,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上手快后劲不足的现象。因此,我们要挖掘学生的自主性。
2.1 坚持开放式的教学思想
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开放式的教学思想,通过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教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课堂的教学是学生的“吸收内化”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学习的动力以及感受成功的喜悦。
2.2 使用开放式课程教材
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重于广播节目的制作而忽视前期的选题、策划等重要环节。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应选定一本基础性的教材,此外再选定一系列课外教材辅助教学,除了专业课的辅导书目之外,还应该鼓励学生广泛涉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系统性,体现课程“专而博”的特征。广播节目制作知识更新速度快,需要不断吸收业界的前沿动态,引导学生多看中外学术论文,了解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3 采用开放式的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形式主要是试卷,考核形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若本课程采取试卷形式,那么在平时的练习中容易出现懈怠的情况,学生会将重点放在理论课程的学习,卷面成绩并不能作为本课程的唯一考核形式。本课程是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能力,通过成果或小论文的形式代替传统的卷面考试。提倡学生尝试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增强实践环节的专业氛围。
2.4 实行开放式的专业实习
广播电视事业要发展,复合型专业人才是关键。广播电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激烈的竞争,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专业实习中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将见习与实习相结合,与当地的广播电台建立合作办学关系,使学生在承担部门的工作中进一步将大学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3 制定特色的《广播节目制作》课程结构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广播电视专业的课程结构的制定要突出特色,更具个性化。一方面,从实验设备上来说,要注重升级与完善;另一方面,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应用新技术。
3.1 实验设备的完善与升级
以笔者所在的院校来说,实验设备不足是本专业面临的严峻问题。目前,广播实验室只有一间,用于录制音频。实验室少,设备不完备,学生的实践就只能自主完成,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就会产生思想上的懈怠。如停留在这个基础上,是不能满足课程的需要的,因此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实验设备的完善与升级。可以通过调研专业机构、了解行业动态,设立专业广播音频非线编实验室,建立数字化传播控制系统、建立综合网络化平台、设计构建数字化音频视频卫星转播车系统等配套设施,注重实验设备的专业化与前瞻性。
3.2 广播实践的新媒体应用
网络技术日益成熟,实现了广播网络化呈现,广播与网络的结合拓宽了传播的渠道,受众也随之增加。传统广播电台对网络音频市场的开拓也逐渐从基本的“广播网络化”向“网络化广播”发展,推出多种网络音频平台及产品。受众不仅可以听到全国各地的广播节目,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制定广播节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网络电台实验平台,从直播、互动、个性化定制等方向,在广播节目制作方面融入新媒体,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4 结语
喀什大学的广播电视专业是新兴专业,又由于本校独特的人文和历史环境,该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能够培养出复合型的专业人才,适应市场的需求,就要立足于学生的兴趣以及喀什大学的实际,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动手能力强、有创新意识的广播人才。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应用,不断地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便能突显广播电视专业的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