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背景下民生新闻写作创新研究

2018-02-22王瑛洁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9期
关键词:百姓民生受众

王瑛洁

(作者单位:吉林警察学院艺术系)

民生新闻肇始于报纸媒体,1995年1月创刊的《华西都市报》围绕民生新闻提出了“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办报宗旨。2002年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的《南京零距离》正式提出“民生新闻”这一术语,成为了民生新闻真正形成的显著标志。传统媒体时代,民生新闻有广阔的市场,但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媒体融合的发展,传统媒体民生新闻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都可以发布新闻,新媒体上最多的就是民生类的新闻。因此,面对冲击,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民生新闻必须抓住有利条件,积极寻求写作创新突破,多出精品力作,才能有发展的广阔空间。

1 民生新闻的内涵及特点

1.1 民生新闻的内涵

所谓“民生”,即人民的生计,严格来说,民生新闻并不是按照新闻题材进行分类,而是以受众和传播效果划分。民生新闻是以平民意识、百姓视角来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生存状况以及基本的发展机会和能力。

1.2 民生新闻的特点

1.2.1 视角平民化

以往的新闻报道,新闻工作者总是站在媒体的高度、自上而下用俯视的视角看问题,刻板生硬、缺乏温度;而民生新闻改变了报道视角,新闻工作者从普通百姓的角度思考问题,关注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将“以媒体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转变为“以受众为中心”,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报道,能够对受众产生极大吸引力。

1.2.2 报道领域宽

民生新闻既然反映的是受众的日常生活,那么经济、社会生活、时政都是日常生活的表现,因而民生新闻同社会新闻、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等都有交叉的内容。民生新闻报道领域十分宽泛,囊括了时政、经济、文化、法制、社会等各个方面,基本上涵盖了普通人的全部生活。

1.2.3 服务性强

民生新闻的新闻价值取向是以普通大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民生新闻既有对本土化典型事例的报道,又能够对国家政策和法规进行通俗易懂的解读,将这些大事与当地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为百姓答疑解惑,突出新政策对当地群众的切实影响,具有很强的服务性。

1.2.4 充满人文情怀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社会转型期,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更加突出,他们在情感上有被理解被体恤、被关怀的需求,这些需求是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等严肃类的新闻无法给予的。而民生新闻在这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民生新闻使观众不再是看客,新闻事件不再遥不可及,能够用温情的语言记录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每个人都能在民生新闻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感染受众,反思自己的情感和生活,产生共鸣。因而,民生新闻从时代大局出发,饱含着对受众的人文关怀。

2 民生新闻写作存在的问题

2.1 新闻选材过于狭窄

民生新闻关注国计民生,有着丰富的报道领域,根据题材可以分为“大民生”和“小民生”。“大民生”是指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用百姓的视角进行解读,也就是“国计”;“小民生”是指对百姓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进行关照。纵观当前的民生新闻报道,不难看出,各传统媒体都将小民生作为报道重点,内容浅薄、琐碎、形式雷同、新闻价值含量极低,无法真正触及百姓的需求。

2.2 新闻内容庸俗、低俗

目前,多数民生新闻打着贴近群众生活的幌子,进行低成本采访写作,热衷于柴米油盐、家长里短、车祸火灾等琐事的庸俗报道以及凶杀、色情、暴力等低俗报道,这些报道的写作不用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采访,不用进行周密策划,每天都发生在日常生活中。而对于社会转型期的重大新闻,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解读,却很少有人问津。用琐屑代替深刻,用浅薄代替反思,这无疑是本末倒置。

2.3 写作追求眼球效应

媒体融合时代,各媒体竞争激烈,受众是媒体赖以存在的生命,也就成为媒体主要争夺的目标,因此,各媒体为吸引眼球,频放奇招、怪招吸引受众注意,增加受众黏度。标题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断章取义、夸大其词、歪曲事实,甚至题文不符;还有些记者为追求煽情、惊爆效果,对于暴力血腥场面描写过于逼真、对于他人隐私随意揭露、对于他人情感生活随意裁判、对于他人行为进行道德绑架……这些做法不仅严重伤害了新闻的专业性,也伤害了受众对于媒体的信任,有损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2.4 形式单一,缺少策划

民生新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新闻,是从内容到形式,始终贯穿着平民化的理念,用故事化的语言再现生活。但是,放眼现在的媒体,民生新闻多是平铺直叙、形式单一、手法雷同,很难引起受众的阅读兴趣。而且,很多记者认为民生新闻就是对身边小事的报道,无需策划,这就导致民生新闻的内容局限、没有亮点、枯燥老套。

3 媒体融合背景下民生新闻写作创新途径

3.1 拓宽新闻内容

在民生新闻选材方面,不能单纯将民生新闻等同于市井琐事,而是既要重视身边的小事,又要重视国家大事。民生新闻要拓宽视野,对于国家大事,要紧跟国家舆论形势,不能全国都在高歌猛进之时,自己在浅吟低唱。要将重大政策与本地实际结合,为百姓进行细致解读,将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进行深入剖析和答疑解惑,使百姓了解新的政策对自己有哪些切实影响;对百姓身边的典型小事,要进行典型报道,以此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共建社会文明。同时,传统媒体应充分借助新媒体,丰富报道内容。通过新媒体,不仅可以增加新闻题材的可选度,而且能够根据用户提供的新闻线索,适时深入采访,还能够及时了解掌握一些服务类信息,为百姓提供生活服务。此外,借助新媒体,可以对民生新闻进行二次传播,增强传播效果,进行个性化新闻定制,提高受众参与度,实现民生新闻的差异化发展。

3.2 挖掘新闻深度

媒体融合时代,新媒体上从来不缺民生新闻,且新媒体的时效性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不过,新媒体的特点决定了新媒体上的民生类新闻虽然快,但与之相伴的是信息碎片化、浅显化,即便存在有深度的新闻,也容易被淹没在海量的信息中。因此,传统媒体的民生新闻写作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注重挖掘新闻深度,做到“好看”“重要”“有用”,满足受众需求。记者对新闻深入挖掘,可以围绕重要主题或事件进行多角度报道,使受众对新闻事件有全面深入的了解,真正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可以对同一主题进行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全方位展现事件过程;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各种媒体协同传播,根据不同媒体的不同特点,进行新闻素材收集,再针对发布平台进行一次采集,多平台发布,多层次传播,从而收到几倍于单独媒体传播的效果。

3.3 展现舆论引导力

新媒体上虽然信息繁多,每天都在呈几何倍数增长,但由于信息发布的低门槛和缺乏强有力的监管,导致新媒体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真伪难辨。这些不实信息、虚假新闻,会对受众造成困扰,对社会主流舆论造成极大冲击。而传统媒体由于有专业的记者采写新闻,新闻从采访到发布需要层层把关、审核,在新闻真实性、准确性上有较强的优势。民生新闻写作要牢牢把握这一优势,注重新闻的地域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通过对典型事例的报道,使民生新闻高而不寒、近而不俗,引导受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走进受众心里,引导社会主流舆论正向发展。

3.4 丰富表现形式

不同的新闻根据内容和传播平台不同,应采取不同的表现形式。民生新闻的平民化视角是要通过文本体现在受众面前,而最好的民生立场和平民化视角的文本展现方式就是讲故事。因此,民生新闻写作要用故事化的叙事手法、朴实生动的生活化语言,进行情景化、悬念化的故事叙述来还原民生现场,使受众始终怀着好奇、激动、期待的心情阅读新闻,给受众最鲜活、最直观的感受,留下深刻印象。媒体融合时代,民生新闻迎来了难得的机遇,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带来了新闻形式的创新,记者可以使用借助新媒体,运用图片、视频、动漫等手段对民生新闻进行形式创新,吸引受众参与。

3.5 提升从业人员素养

对于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从业人员来说,新闻传播渠道、新闻生产流程、硬件设施的改变都需要从业人员提升自身素养。一要增强新闻敏感。要能在琐碎的新闻事件中找到最有新闻价值的信息进行报道,新闻敏感的培养尤为重要。新闻敏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新闻从业人员掌握扎实的新闻理论知识并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捕捉到最有价值的信息。二要培养全媒体写作能力。融媒体的民生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写作时,既要具有文字功底,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新媒体设备的使用能力,能在新闻事件发生后马上进行图片选取、视频制作、图表解读工作,从而快速发布信息。三要增加人文关怀。通过对普通人生活状态、生命意义的关照,达到对人性的关怀和呵护。对于深陷困境的百姓,要关注他们的实际需要,通过民生新闻的报道,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最大可能地解决棘手、复杂的问题,而且能够使百姓体会到媒体的立场、社会的温情、人们的爱心,从而产生精神慰藉。

总之,媒体融合背景下,民生新闻写作只有不断创新发展,才能形成自己的品牌,不断提高公信力和感染力,实现自身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百姓民生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不让百姓撇嘴骂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百姓记着你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百姓看家“风”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