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直播兴起背景下电视直播的价值审视
——以广东新闻频道《地铁改变生活》直播报道为例

2018-02-22黄妙杰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6期

黄妙杰

在2106年底广佛地铁三条新线开通之际,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了一档大型直播特别节目《地铁改变生活》。该节目取得了社会反响和收视的双丰收。广州市委领导收看节目直播后对广东台和广州地铁集团表示了认可和祝贺。该节目收视在广州地区份额创下了同时段的历史新高,广州、城乡、城域三地同时段综合份额上升了近4倍。该节目还获评2016年度广东广播影视奖一等奖,并于2018年1月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的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评选中获得“电视类节目大奖”。地面频道的直播节目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难能可贵。在网络直播兴起的背景下,电视直播仍大有可为,其价值或值得重新审视。

1 信息全面突显电视新闻的策划力量

新闻策划不是“策划新闻”、创造事实,而是为了令新闻报道更加全面、更接近真实。电视直播由于报道过程的即时性和随机性,更需要通过新闻策划提前做好准备,以确保记者抓住转瞬即逝的画面,把握报道的重点。个人化的网络直播往往以“快”见长,但视角相对单一,信息传播不够系统、周全,因而难以还原特定事件或主题的全貌;电视直播则是“集团作战”,通过各工种分工协作,整合多方资源,致力于在限定的时间内为观众提供最全面的信息。

地铁开通,对一个城市来说是一件大事,它事关百姓每一天的日常生活。2016年年底,广州地铁六号线二期、七号线一期和广佛线二期开通试运营更是意义非凡,其对广佛两地百姓出行、生活方式变化、城市发展等方面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全面呈现“三线齐发”的盛况,广东新闻频道拟定以大版块直播的方式展开这次报道。相关栏目组提前准备,落实人员分工、设备、经费,并收集材料,与广州地铁集团沟通,确认地铁开通及相关活动安排,最终将直播报道主题定为“地铁改变生活”,并划分“新线新变”“地铁改变生活方式”“地铁改变城市发展格局”“新地铁 新玩法”四大内容版块。广东新闻频道派出多路记者,去往三条新开通地铁线路的起点及沿线重要站点,结合版块内容,各有侧重地开展采访拍摄,进行连线直播。演播室主持人则主要负责串联各版块内容,接入记者现场采访内容,并对节目嘉宾进行深度采访。

由于经过周密的前期策划,记者的现场出镜采访有条不紊,演播室主持人的串联紧凑有序,专家的讲述生动详实,再加上技术人员保障有力,群体协作,为观众奉上了一台充实而多样的资讯大餐。

2 形式多样突显专业优势

目前来看,网络直播的内容可谓五花八门,但形式相对单一。一台手机、一根自拍杆,或自拍解说、闲聊,或拍下所见所闻。相较之下,电视直播的形式更为多样。

广东新闻频道《地铁改变生活》直播时长接近90分钟,节目形式的多样化对缓解观众收视疲劳、维持收视热度至关重要。为了使传播的内容更有条理,策划人员利用“杂志化”编排方式对直播内容进行了版块划分。在此基础上,短片播放、记者体验式报道、演播室大屏图文讲解、嘉宾访谈等信息呈现方式频繁交替推进,给人一种目不暇接的充实感。

另外,不同的内容,对形式的要求也不一样,这也注定了电视直播中信息呈现方式的多样性。例如,为了表现地铁开通对出行效率的提升,记者并没有拘泥于摆事实、列数据,而是通过各种巧妙设计,给观众带来直观认知。为了印证地铁七号线开通后相同路段出行时间的差别,记者干脆放弃了地铁,通过乘坐公交车来做一次实验。因为地铁的班次多,时速固定,时长计算较为方便且精确;乘坐公交车则充满变数,比如等车时间、交通状况都不确定,出行时间有待考证。结果显示,记者在等车时间不长、交通较为顺畅的情况下,从广州南站到大学城,花了1小时40分钟,比乘坐地铁至少慢一个小时。还有一位记者,在特别直播节目刚刚开播的时候,还在七号线一期大学城南站进行直播连线,到了12点15分左右,他出现在演播室主持人的身边;原来,记者搭乘地铁,转线回到广东广播电视台,是地铁出行的高效率令他实现了这次“穿越”。相比冰冷的数字,这些看似笨拙的实验反而给观众留下更深的印象。

3 人文关怀彰显媒体责任

网络直播更多时候是个人行为,是网民表达自我价值观、张扬个性的一种出口和形式。电视媒体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其新闻传播具有公共属性,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在《地铁改变生活》直播报道中,策划人员和记者更多地从普通百姓视角出发推进报道,除了关注地铁提速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同时也非常关心地铁运营过程中的各项便民配套和服务的完善,尝试为市民提供最周全的出行指南。例如,在围绕地铁七号线的报道中,出镜记者的关注点包括地铁WiFi的用法、地铁口周围共享单车和公共单车的停放、地铁开通对上班族及其家人的影响、对外地学生返乡或本土学生回家的影响、母婴室的设置等。其中,在母婴室的展示中,记者注意到了挂在门口用于提醒有人进入的风铃、装修风格、物品陈设、湿巾和纸尿裤的供应等诸多细节。整个报道过程突显了记者和媒体的人文关怀。

网络直播和电视直播虽采用的技术手段不同,但都是信息传播的一种渠道。同是传播,传播什么样的内容,体现了传播者的责任担当。近两年网络直播业态兴起,大量热钱注入,一度陷入混战状态,网络直播平台成了名利场。为了吸引用户,各大平台无所不用其极。网络平台与经纪公司结成利益联盟,网红秀场一度火爆,网红经济甚嚣尘上。直播“造娃”、虐杀动物、网络赌博等出格内容也层出不穷,严重污染网络环境,甚至突破法律禁区,屡屡挑战社会道德底线。网络直播内容的多元性确实开阔了用户的眼界,但由于缺乏专业媒体的把关意识和责任担当,一定程度上也对传媒生态造成负面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始终坚守职业本分的传统媒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反倒更加突显。网络声音越嘈杂,环境越复杂,越需要传统媒体积极发声、激浊扬清。随着监管趋严,市场日渐规范,用户终将回归电视直播或电视业者在网络平台发布的优质直播内容。

4 “卫星+移动”拓展电视直播可能性

传统的电视直播主要通过卫星通讯手段来传输信号,其优势在于技术成熟并且可以实现延时控制播出。在《地铁改变生活》特别直播节目中,除了通过卫星连线,还大胆尝试融媒体技术手段,在行进中的地铁上通过4G信号无延时回传画面,实现了直播采集手段的多样化、融媒化,这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电视直播的可能性。

当前,很多电视直播节目已经实现了网络同步直播,例如《地铁改变生活》特别节目也通过荔枝网、触电新闻APP进行PC端和移动端的多屏同步直播和互动,但这些直播只是电视直播在网络上的平移,并不是与受众零距离的、纯粹意义上的网络直播。

网络直播被认为是电视媒体弯道超车的机会,因为电视媒体从事视频直播活动更具专业优势。当前,越来越多媒体和媒体人开始涉足网络直播。一方面,许多知名的记者、主持人,包括一些报纸记者,与大型网络直播平台合作,开展直播活动。另一方面,很多电视媒体涉足网络直播业务,打造具有广电特色的网络直播平台。例如,广东广播电视于2016年9月推出了“荔枝直播”平台,其核心内容来源于广东广电系统,包括广东广播电视台和广东省内19个地市广播电视台的知名主持人、记者群体的直播内容和海量节目资源。随着网络提速和直播技术升级,可以预见,电视直播与网络直播将逐渐融合。

今后,“电视直播”或应定义为“电视从业者的直播”,而不仅仅是“电视媒介的直播”;电视直播与网络直播不再是直播技术的差别,而只是直播主体的差别。电视从业者在未来的新闻报道或直播活动中将越来越多地使用网络直播手段,对新技术的适应、“纯网”直播环境下的语态转换、网络直播的把关等成为媒体和从业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5 结语

电视直播与网络直播各有优势。就单一新闻事件的信息传播或报道来说,电视直播能够比网络直播提供更全面、详实的信息,形式更加多样,并且直播的主体更具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网络直播则以“快”见长,其信息呈现方式相对单一,但表达更个性化、更接地气。如果说网络直播提供的是零散而随机的信息,电视直播发布的则是加工过的、成体系的信息产品。“产品”二字突显了媒体的专业特质。在与网络直播的竞争中,电视媒体只要做好“产品”,确保内容“生产”的质量,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在未来,将网络直播手段为我所用、实现电视直播与网络直播的深度融合,成为电视业者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朱思东.网络直播政策规约下电视媒体的机遇与应对[J].南方电视学刊,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