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背景下的广播新闻创新

2018-02-22彭向东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6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听众时期

彭向东

新时期的到来促使市场竞争压力不断上升,广播新闻事业在此背景下为了站稳脚步、获得可持续发展,也相继投入改革行列中。由于该行业自身性质的缘故,创新是其重点改革方向。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新兴媒体不断增多,也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普及,广播新闻就需与时俱进,与时代接轨,积极进行创新,以此推动自身竞争能力的提升。

1 新时期背景下广播新闻创新的必要性

全媒体化让广播新闻事业受新时期的影响,首先样式也趋于多样化,电视、手机及电脑等各类终端设备相继出现并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广播新闻也逐渐加快了全媒体化进程;其次,听众角色也发生了转变。传统的广播新闻中,受众群体通常都仅是听众,仅仅是单一的我说你听。而随着新时期背景下全媒体化的到来,电视、手机及电脑等设备也逐渐成为广播新闻的受众群体;最后,广播角色发生了变化。新时期的到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播新闻媒介角色,传统的广播新闻节目所生产、传播的内容是以具体的新闻为主,而在新时期背景下,人人都是自媒体。听众也可以是新闻的发布者,各类新闻内容的供应者成为了广播新闻的主要媒介角色。

此外,新时期背景下,广播新闻的特征也有一定的变化,这也是广播新闻需要创新的另一个原因。首先,广播新闻素材收集途径变得多元化。目前,记者采访、群众调查访问等传统新闻素材来源已逐渐变得多元化,[1],更广泛、时效性更强的网络力量能帮助从事广播新闻事业的人员更快地完成更多的信息收集。其次,广播新闻节目更具生命力。传统的广播新闻受限于时间,一旦超过这一时间点听众就无法收听。而新时期的到来,借助各类新媒体可将时效短、一次性的弊端消除,借助网络不断进行播放,使其获得了更长久的生命力,听众也能对其想听的信息进行选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广播新闻提出了创新的要求。

2 新时期背景下广播新闻创新对策

2.1 深化独家性与参与性

广播作为唯一的非视觉媒体,伴随性和快捷性是广播媒体的两大特色和优势。现今时代中,听众群体有着更高的内容时效性及信息质量要求。在报道新闻事件时,也应将插播报道、持续报道及追踪报道等多种报道形式融入每日多次报道中,以这类形式进行报道,不但能为新闻的时效性提供保障,同时也能加快广播新闻的报道效率、节奏。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连线报道这一形式融入直播报道中,使广播新闻报道记者可在新闻事件第一现场开展实时报道。另外,对于部分广播新闻节目而言,也可通过电话连线的方式与新闻事件现场的热心观众建立联系,使其能够介入广播新闻直播中[2],突出广播的“快”,以此进一步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随着车辆的普及,人们在出行时如何获取资讯和娱乐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云南省昭通市人民广播电台交通旅游广播,加强与市、县、区交通管理部门的沟通联系,借助智能平台将全市交通实际情况充分掌握,并为市民进行路况的实时播报。而在交通高峰阶段,通过热心听众、的士司机路况信息及电话的接入,进一步提高了新闻内容的时效性。

2.2 强化广播新闻的悦听性

广播新闻节目的呈现主要是依靠播出形态完成的,是一种具体的式样,能够具体化节目内容、形式统一。而节目新形态的打造,能使广播新闻的悦听性有效提升,听众也能收获不同的收听感受。对此,广播新闻首先就应对广播符号的运用引起重视,以现场音响、音乐取代口播语音;通过多类新闻的组合,进一步提高新闻节目的兴奋点,进而与受众接受心理更好地适应,使其好奇心、收听热情得到维持并进一步提升。

如“中国之声”所采用的播放形态便是以“轮盘+板块”组合为主,将单调、乏味的节目缺陷克服,也将传统的“解说”模式打破,与众多听众切身感受相符合。每经过半小时,节目播送单元都会出现变化,所涉及的内容有文化、政治及经济等各个方面,同时还能即时进行突发事件的插播解读,不断进行新闻兴奋点的转换,有效地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而这类具有灵活性、动态性的新闻播报也使广播新闻更具悦听性。

在2003年发生的云南昭通鲁甸“11.15”5.1级地震,2012年的云南昭通彝良“9.07”5.7级地震和2014年鲁甸“8.03”6.5级地震中,昭通电台采用了大量“带响”现场报道。将现场灾情、伤员救治、群众转移安置、损毁的道路及供水供电抢通等情况及时生动地报道出去,取得较好的新闻宣传报道效果。特别是鲁甸地震抢险救灾基本完成,人民子弟兵撤离时,当地群众自发地带着各自家里的苹果、洋芋、鸡蛋等欢送子弟兵。记者跟随送行群众一路小跑记录下了整个现场。军车的马达声和感动人心的场面,通过记者现场同期声传递出去,播出效果相当震撼。

2.3 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

新时期背景下,各类技术内容都在创新、发展,这也促使各类新媒介形态不断涌现,广播新闻也就此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而受众群体在各类媒介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自主选择权更大,新闻内容的大量出现也使其报道出现了同质化。在该形势中,广播新闻仅依靠自身的竞争能力几乎无法与电视媒体这一多样化形式的媒体或是网络媒体进行竞争。对此,传统的广播新闻媒体就应与各类媒介积极进行融合[3],在广播新闻之中充分融入各类媒介要素,以此对广播新闻形态进行创新,以动态直播、新闻盘点等形式为根据,推动广播媒体与时代发展步伐相适应,使其影响力、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

广播节目与听众群体之间也有着更为方便的互动形式,如云南省昭通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广播开通了“政风行风”和“百姓热线”等热线直播节目与听众互动,将听众反映到的问题进行及时新闻追踪和反馈,架起了政府和百姓沟通的桥梁,也给广大听众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交通旅游广播也积极创新新闻报道形式,记者可以连线报道路况信息,交警也可以,“交警叔叔有话说”互动节目,让交警来发布新闻和提示交通信息,收到广大听众和驾驶员的欢迎。而听众在节目收听过程中借助网络平台能与主持人及时进行互动,同时也可与其他受众分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传统广播电台的生存空间,使其获得了更为稳定、持续的发展。

3 结语

新时期背景下,广播新闻要想与行业的变革发展相适应,就必须积极进行创新,而对于广播新闻自身而言,创新发展也是其内在进步的要求。当前,各类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广播新闻必须正确正视现实,立足于实际,切忌盲目创新,要将自身发展优势作为基础并与新时期媒体特色相结合,提高新闻的独家性、悦听性,通过与新媒体之间建立合作关系,进一步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禹芳.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策略[J].新媒体研究 ,2017(7):162-163.

[2]刘凯.全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的创新与发展探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7(10).

[3]任星.融媒体时代的广播新闻创新 [J].青年时代 ,2017(3):120-120.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听众时期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纸媒是怎么做起一档新媒体音频新闻节目的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开心一刻
电视新闻节目的后期编辑技术与创新
清代时期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表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