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理论在高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2018-02-22
(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 610000)
1 引言
写作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写作常常被忽视,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不高,写作教学也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探索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十分必要。支架式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和最近发展区基础之上的教学技巧。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采用支架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一种英语知识的框架,帮助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一道桥梁。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如何搭建有效写作支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和写作水平,将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2 理论基础
2.1 支架理论
20世纪70年代,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美国教育工作者WoodBrunner&Ross在其TheRole ofTutoringinProblemSolving一文中首次使用了“支架”一词,其指的是学习者获取新的语言结构的一种方式[1]。WilliamF.Mc-Comas对支架的定义如下:一种教学者能够为学习者提供相关联支持的教学手段,并能使学习者学会完成任务及解决问题,最终建立起整个知识建筑。支架的形式是多样的,它可以是教师提供线索,示范步骤,设置情景,营造氛围等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2]。支架的作用是全面的,如Ellis&Barkhuizen等人把支架的作用概括为6大方而:“引起兴趣;简化任务;维持口标;指出理想表现和当前产出之间的相关特点和差距;控制挫折感;展示理想表现形式”[3]。总的来说,教学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最近发展区内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支撑,开展合适的教学活动,这才是有效的教学。
2.2 支架式教学的步骤
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当学生需要更多的帮助时,教师就进一步提供“支架”;当学生需要较少的帮助时,教师就撤销“支架”,以便学生能独自完成任务。在支架式教学中主要包括五步:第一步,建立支架,即教师围绕写作的话题,提供相应的信息,引入学生思考和讨论。第二步,进入情境,即教师通过提问等方式让学生一步步进入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话题。第三步,独立探索,即通过前两步的铺垫,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思维,可以进行独立创作。第四步,合作学习,即初稿形成后,生生之间可以进行讨论交流,相互传阅修改以取得进步。第五步,评价效果,即教师评价、生生评价和自我评价。
3 教学应用实例
以2017年高考英语全国卷1作文题目为例进行分析:
假定你是李华,正在教你的美国朋友Leslie学习汉语。请你写封邮件告知下次上课的计划。内容包括:1.时间和地点;2.内容:学习唐诗;3.课前准备:简要了解唐朝历史。
注意:1.词数100左右;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1 激活“最近发展区”,搭建支架
要写出一篇好文章,首先,要会审题,要思考怎样谋篇布局。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进行思考。如:本文几个方面的内容是怎样的关系?需要如何衔接才能使行文连贯?就这样为学生搭建问题支架,让学生一步步理清题意,对文章有一个清晰的构思。其次,足够量的词汇储备是写作必不可少的要素。教师可通过头脑风暴为学生搭建词汇框架,激活学生储存在头脑中关于汉语学习的相应词汇,为写作打基础。然后,根据自己学生的水平需要,搭建语法知识型支架,让学生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如,表原因,表建议等句型结构的用法。最后,教师还需要搭建表情达意的支架,本文包含了通知和建议的成分,所以需要通过词汇来表达出相应的意思。
3.2 进入情境,了解概貌
该高考题目本就是假定自己为李华的身份来发邮件,所以教师更有必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假设自己就是李华,将要给美国朋友发邮件,告知下节课上课的有关信息并给出建议。同时,教师应该抓住学生主人翁的心态,通过积极提问,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进行整个内容的思索。
3.3 启发引导,独立探索
写作作为一种输出技能,作者可以在符合相应情境的境况下,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独立自主性。虽然本次题目给了一定的要求,如: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和建议等,但是其中还是有很多自己发挥的空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尊重题目要求的前提下,自主创作,而不是规定学生必须按照模板套用。
3.4 协作学习,互助进步
当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初稿过后,教师要做的不是直接把学生的作文收起来批改,而是要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进行协作学习,促使进步。在这一阶段,教师为学生搭建协作学习的支架,学生互相传阅初稿,针对文章所写的语法、内容要点等,一起讨论,提出意见或建议,并修改。在这个过程中,生生间思维的碰撞,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与成就感,也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通过互助而进步。
3.5 多元评价,反馈成果
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评价的内容也是十分动态而丰富的。评价不仅包括教师的评价,还包括生生间的评价、自我评价和小组长评价等。评价的内容也不只是 最后以作文的分数为唯一标准,在这期间也涉及到了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互动程度、与上一次的比较等。多样的评价方式和动态的评价内容,让学生更有学习的激情,保持较高的学习动机,也让教师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做出反馈。
4 结语
本文以具体的写作实例为基础,探讨了支架理论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分析了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和操作步骤。总的来说,在高中写作教学中运用支架理论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搭建的教学支架,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也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让学生有内容可写,知道怎么写,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动机。当然,在我国,虽然支架理论在高中的英语教学中运用的比较广泛,但仍有大量的探索空间值得更多的学者进行研究,期望探索出关于支架理论运用的更多成果来服务于我国的英语教学,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1] Wood,D.,Bruner,J.S.&Ross,G.TheRoleofTutoringinProblem Solving[J].JournalofChildPsychologyandPsychiatry,1976.
[2] WilliamF.McComas.TheLanguageofScienceEducation[M].Rotterdam:SensePublishers,2014.
[3] Ellis,R.&G.Barkhuizen.AnalyzingLearnerLanguage.Oxford:Oxford UniversityPress,2005.
[4] 王润萍.支架式教学[J].英语教师2009.(6):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