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课堂疏离感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8-02-22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中学生语文

(五邑大学 广东 江门 529000)

语文课堂疏离感指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活动中,与教师、同学、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等对象之间,由于关系逐渐变得疏远陌生,甚至感到自身被支配、控制、进而产生无意义感、孤独感、无助感、非卷入感等消极情绪。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语文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交际方面,语文是学科之母,它是一门基础的学科,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语文技能等才能更好地去学习其他学科。

一、语文课堂疏离感的含义

近年来对疏离感的研究众多,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疏离感做出了不同的解释,Seeman[2]在1959年提出的有关疏离感的模型包括五部分:无能为力感、无意义感、无规范感、孤立感和自我分离感。而张春兴(1989)[3]把疏离感定义为:由于社会变迁和都市工业化影响,使人与其生活环境失去了原有的和谐,进而形成现代人面对其生活时的疏离感,疏离感是一种复杂心态,包括四种情感成分,即社会孤立感、无意义感、无能为力感、自我分离感。杨东[4]认为疏离感是:个体与周围的人、社会、自然以及自己等各种关系网络之间,由于正常的关系发生疏远,从而使个体产生了社会孤立感、不可控制感、无意义感、压迫拘束感、自我疏离感等消极情感态度。

综上,疏离感是指主体因与外部环境等客体的关系发生异变或疏远,而导致主体产生的消极情感。

而现有研究中,大多集中于学校疏离感、青少年疏离感等,而在课堂疏离感特别是某一学科的课堂疏离感方面,研究很少。在《中学生课堂疏离感结构与现状研究》[5]一文中,把课堂疏离感定义为: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因为自己与课堂的正常关系发生异化,甚至感觉到学习生活受到语文课堂的挤压、控制和支配,从而引发学生对课堂产生一种空虚无意义感、压抑孤独感、盲目无助感、非卷入感等一系列消极情绪体验。

笔者认为“语文课堂疏离感”概念建立在“疏离感”的基础上,指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活动中,与教师、同学、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等对象之间,由于关系逐渐变得疏远陌生,甚至感到自身被支配、控制、进而产生无意义感、孤独感、无助感、非卷入感等消极情绪。

无意义感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产生的一种无效能的想法,认为在语文课堂中学习的知识与现在或者将来的生活毫无关联,对实际生活无任何帮助,也无法在将来的职业上对他们有任何的作用。

孤独感指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缺乏交流合作。教师在课堂上极少开展小组活动或者探究性活动,学生只是一味地听教师讲授知识,与教师或者同学缺乏平等多样地交流互动,并且在语文课堂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学生也缺少讨论和请教的对象和方法。

无助感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感到自身很难达到教师或者家长的期望,努力想要改变现状却又感到无能为力,不知从何做起。一些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渴望提高语文成绩,在课堂上极力想要掌握课程知识,却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无法跟上教师的进度,进而容易感到无力感。

非卷入感指中学生参与不进语文课堂,师生间有距离感。中学生与语文课堂格格不入,无法融入课堂活动中,游离在正常的教学环节外,如语文课堂上出现某些中学生在看其它科目的书籍或者课外书的现象,对语文课漠不关心。

二、语文课堂疏离感的成因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一个整体,因此,中学生产生语文课堂疏离感应从两个方面即教师以及学生进行分析。

(一)教师方面

教师主体意识强,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形成了“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上,没有形成教师——学生的双向互动,语文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了疏离感,没有重视学生的课堂地位,学生对于语文课堂没有过多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因此中学生产生语文课堂的非卷入感。

开展教学前,没有真正了解本班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真正需求,没有分析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大多语文教师都过于依赖教学参考书或者网上的资源,一个教学设计就应对所有不同的班级,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无意义感的产生是由于中学生无法把在语文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忽略了语文无论在其他学科还是实际交往中都有其重要性。这一现象,大多是由于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没有更好地联系实际生活和受考试制度的影响过大,过分强调基础知识和答题技巧,语文课堂就缺少趣味性和实践性。

(二)学生方面

语文课堂疏离感的产生主体是学生,他们处于青春期阶段,自我意思强烈,需要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且他们的心理特征较为复杂。

语文学习从他们步入求学阶段就存在,因此他们缺乏新鲜感,认为语文课堂可有可无。加之语文学习是一个重在积累的过程,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上下了功夫,却无法快速提升成绩,就容易对语文课堂产生疏离感。

部分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认为自己无法达到教师或者家长的目标,产生自卑心理,在语文课堂上尽量降低自我的存在感,无法参与课堂,这部分学生不会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也不会主动向语文教师反映自己的学习状况,游离于课堂之外,却又渴望着改变,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就会无所适从,感到无力。而这种情况,既不利于语文教师了解学生情况,更改教学目标或者教学模式,也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三、建议与措施

(一)改变教学模式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创设教学情境,开展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单调的知识讲授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很难主动参与课堂。多借助其他教学工具和教学资源,如图片、音频等,通过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全心投入到语文课堂学习中,形成互动良好的课堂模式,让学生不觉得压抑、孤独。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语文观念,教学要生活化,联系实际生活,注意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听说读写等技能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语文学习,消除语文课堂的空虚无意义感。

(二)创新教学观念

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的交往关系和对话关系。[6]中学阶段,青少年处于个性化发展的阶段,追求个性化,自尊感强烈。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构架平等对话的教学模式,语文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一直得不到教师和家长的肯定,往往对语文学习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因此他们在语文课堂上不敢于举手发言,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也就会游离于正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可以多用平等的态度去进行师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去多角度理解文本,寻找语文的趣味性,消除中学生的非卷入感、盲目无助感等。

(三)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

语文学习,每个人的感受,学习方法和学习进度都不同,在设置语文教学目标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设定较合理的目标。既要充分考虑中学阶段学生的共性水平,设定共性目标,又要考虑班级的整体水平,兼顾语文学习较差的学生的水平。如对高一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在初中阶段学生就已经接触过文言文,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理解能力,能借助文下注释进行理解文章意思,但是有部分学生文言文知识较为薄弱,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就要考虑这部分的学生,进行字词句的重点翻译,力求让绝大部分学生掌握文言知识。加之可以在文言文教学课堂上讲解一些文化小故事,这样既增加语文趣味性,又能增长学生的文化知识。

(四)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习动机

语文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因成绩受到教师或者家长的责怪,在语文学习上有挫败感,挫伤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教师应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寻找学生在语文技能上的其他长处,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中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的评价,不应仅仅关注于学生的书面测试成绩,可以多开展任务活动,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综合能力等,如学习新闻文体后,可以开展小采访活动,鼓励学生对某一任务进行采访,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也可培养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把课本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总结

语文课堂疏离感是由多因素构成的,包括无意义感、无助感、孤独感、非卷入感等,而这种情况又常见于中学语文课堂,导致中学语文课堂疏离感的原因多种多样,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等都会导致这种现象。只有降低或者消除语文课堂疏离感,学生才能真正融入课堂,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观念,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重视语文学科,积极主动与教师沟通,反应学习情况,形成平等开放的沟通模式。多方合作,才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让语文课堂疏离感不再成为语文学习的障碍。

[1] 何进军;李嘉燕.中学生课堂疏离感结构与现状研究.教育导刊.2017-07-10

[2] 杨东,张进辅.大学生疏离感的初步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09-20

[3] 莫雷主编;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心理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257-258)

[4]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2:(155)

[5] 杨东;张进辅;黄希庭.青少年学生疏离感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心理学.2002-08-10

[6] 刘婧婧.高中生疏离感现状调查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6-06-30

[7] 倪凤琨.中学生学校疏离感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河南大学.2005-05-01

[9]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0] Melvin Seeman.Onthe Meaning of Alienation[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59(6).

[11] 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词典.东华书局印行.1989.29

[12] 杨东,吴晓蓉.疏离感研究的进展及理论构建.[J].心理科学进展.2002-01-30

注: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Melvin Seeman .Onthe Meaning of Alienation[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59(6).

[3] 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词典.东华书局印行.1989.29

[4] 杨东,吴晓蓉.疏离感研究的进展及理论构建.[J].心理科学进展.2002-01-30

[5] 何进军;李嘉燕.中学生课堂疏离感结构与现状研究.教育导刊.2017-07-10

[6]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2:(155)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中学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