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电台播控系统的监测技术

2018-02-22翦小红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7期
关键词:广播电台控系统监测技术

翦小红

广播新技术不断涌现,广播电台业务形态不断创新,播控系统设备数量、种类与日俱增,广播电台的技术支撑系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也在迅速发展。数字化播出系统和原有的模拟音频系统有很大的不同,数字化系统虽然日常运行中稳定度较高,但是这样的播出设备种类增多,一旦发生故障,没有相对应的辅助的监测技术,很难判断故障点。如何保证节目的安全播出,确保节目播出质量,提高安全播出保障能力,减少节目的停播、劣播,已成为广电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而播控系统监测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监测技术在不破坏原播控系统链路的基础上,通过信号采集和分析处理,直观地显示相关信息,便于值班人员迅速判断故障节点,减少停播时间。

1 播控系统监测技术概述

模块化、数字化的广播播出系统,已经成为广播电视技术的骨干系统,智能化、集成化的设计为广播信号的安全播出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依托数字系统利于监测、扩展的优势,广播电视台站进一步投入了针对广播播控系统的监测技术。播控系统监测技术主要是指在广播电台节目播出正常的情况下,在不耽误正常工作进度的同时,通过辅助的系统对整个广播播出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监测,以确保信号播出的安全,包括设备前端直播间、传输路径以及后期的播出运行都有直观的状态显示。当信号出现故障,可以通过应急代播将信号自动切换到备路信号,以保证播出安全。这样系统设备出现问题的概率就会降低。之前的广播电视播控管理方式都是依靠值机员来回巡视,以期察觉其中存在的问题。不过,这种方式因为枯燥无味,在一定程度上非常容易让人出现精神疲劳的情况。如果发生故障,在应急处理问题的时候,较为容易出现各种人为突发事件,并将其变大。因此,为了更好地减轻值班人员的工作负担,缩减人工预判故障的时间,并最终提升播出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长葛广播电视台构建了一套播出切换监控系统,其主要的模式就是将播出信号源、播出通道不同的关键设备运行信息等借助一定的形式同信号画面相融合显示在大屏上,让值班员充分掌握系统运行状态以及相关的播出信号状态,如果出现系统以及设备故障的时候,能够及时地预判故障点,同时迅速进行故障应急处置,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发生安全播出事故。另外,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电视节目、电视播控视频中断监测等其他相关的功能。系统运用开放式设计,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系统的技术层次符合将来的任务需求。

2 播控系统监测技术的要求

播控系统的监测技术是判断广播播出系统信号异常和针对停播、劣播进行紧急处理的重要辅助手段,对于监控系统而言,监控节点的选择非常重要,监控借点选择合理全面,在发生信号异常的时候可以快速地为判断信号故障点提供直观的依据。但同时,应根据系统的情况,合理设置监测节点,监测节点设置过多,容易使系统过于复杂、庞大,不利于维护和升级。

数字化广播播控系统使得监测系统通过局域网即可实现和播出系统的连接和信号的采集、控制。对播控系统各个环节信号的采集和监测,必须要遵循的原则就是不破坏系统原有的结构以及链路,用外加设备,对信号进行采集,应采用环出的方式采集信号,这样即使监测系统设备发生故障仍可保证播出系统的安全。这样设立的初衷是确保监测系统不会成为播出流程的故障隐患点,最大程度保证原有链路结构的完整和安全。

监测系统完成信号采集之后,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信号通过打包送至监测系统的服务器。监测系统服务器对打包数据进行解析和分类至相对应的监测项目,并根据协议再次封装,为数据包以TCP协议送往对应的客户监测端进行柱状表、声光、图形、实时数据等相应的表现。使值班人员对于信号电平、相位、音频比对、李莎如图、直播间温度湿度等都有了直观的了解。通过相应监测节点的设置,覆盖了整个播出流程,使值班人员对于整个系统每一个节点的运行情况都了如指掌,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在信号以及发射机出现故障的时候准确判断故障点。

3 播控系统监测技术的要求

3.1 模块设计标准化

在播控技术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便对播控技术提出新的要求,如模块设计标准化。在对此种设计手段进行不断了解的过程中,便需使网络规模处于逐渐扩大化的发展状态中;同时,需不断对模块进行合理优化,进而在模块不断优化的情况下,使各种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发展状态中。此外,在各种设备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为使其处于兼容的状态中,便需实行监控的手段,进而使各种设备处于优化发展的状态中。因此,在对设备驱动层进行不断了解的过程中,其应与设备分离层进行不断的转移,进而使设备处于合理的运行发展模式中。

3.2 显示界面图形化、人性化

在对现实界面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播控系统监测技术具有图形化、人性化的特点。此外,在对系统进行不断检测的过程中,应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具有较高的理解程度,从而促进社会不断发展。同时,受众在对画面进行观测的过程中,如若受众处于一种满意的状态,将能促进社会不断发展,进而使社会处于良好的运行发展模式中。并且,在对图形化界面进行不断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播出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能够进行合理安排,并具有有效的监控,从而促进系统可持续发展。此外,在对各种系统进行不断检测的过程中,监测时间段需处于完善的状态中,当人们有需求的时候,能对系统进行不断查看,使系统符合基本要求。

3.3 监控级别主次化

在对监控级别主次化进行不断了解的过程中,应使监控模式处于一种良好的发展状态中;同时,对于检测系统而言,在对系统进行不断检测的过程中,当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对于信号产生的各种问题能做到及时有效的监控,使系统处于合理的运行状态。此外,在对系统进行不断检测的过程中,电台将处于重要地位,对于非线性设备的保护便处于次要地位,所以应将多种方法结合使用。

4 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广播电视领域的新技术不断涌现,播控系统日益完善。广播电台现有的技术可谓是非常成熟与先进。但值得注意的是,高科技并不是万能的,技术人员还需不断提升工作技能,了解设备,掌握常规的应急处理措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新的技能来服务岗位,只有人机互相配合,才能保证安全播出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陈秀.浅析广播电台播控系统的网络化建设[J].新闻研究导刊,2017(19):287.

[2]司红彬.广播电台播控系统的网络化建设[J].科技传播,2017(15):89-90.

[3]张贤.试析广播电台播控技术及维护管理[J].科技传播,2017(5):31-32.

猜你喜欢

广播电台控系统监测技术
关于DALI灯控系统的问答精选
关键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
联调联试中列控系统兼容性问题探讨
探究微信平台在广播电台的应用
UPS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及应用
水资源监测技术的要点
磨削加工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城市广播电台新闻宣传探讨
新形势下广播电台新闻的采编技巧
一种新型列控系统方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