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电视台提升宣传质量的几点思考
2018-02-22康炳祥
康炳祥
近年来,在党委政府和宣传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县级电视台在软、硬件等方面都得到了改善提升,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党和政府加大投入的初衷是希望电视台强化宣传服务,提升宣传质量,让党委政府的声音和惠民政策高质量地传达给人民群众。目前,随着人员结构、宣传环境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提高宣传质量是县级电视台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有效渠道。
1 县级电视台的现状分析
县级电视台由于受资金、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制约,自办节目质量不高,致使电视台缺乏核心竞争力,遭遇了发展瓶颈。
1.1 市场竞争意识淡薄
县级电视台一直坚持政治家办台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观党性原则,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讲政治、讲党性,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喉舌”作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注重客观事实的传播,不歪曲事实,不以谋求点击率为目的。但这些原则容易导致电视台市场竞争意识淡薄,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县级电视台的发展。
1.2 人才匮乏,技术水平偏低
人才是推动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引擎”。在县级电视台,新闻记者多来自其他单位选调,或是一些非新闻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基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新闻专业学习,对提升新闻宣传质量和新闻采编水平“一脸茫然”,不知所措,基本是应付了事,更不用说做出优秀的电视新闻节目。
1.3 自办节目取材面窄,质量低下,缺乏竞争力
节目是电视台的立台之本。要让受众锁住频道,电视节目质量和形式至关重要。由于县级电视台是最基层的新闻媒体,往下再无任何媒体支撑,其电视节目不像中央、省市电视台那样丰富多彩。加上县级电视台受所处社会生活环境、素材资源、从业人员素质、资金保障等因素的制约,选材面不宽,节目形式呆板,内容单一,质量不高,缺乏社会竞争力,严重制约了自身发展。
2 县级电视台提升新闻宣传质量的几点思考
抓新闻宣传是县级电视台的主业。县级电视台的自办节目应在做好新闻宣传的基础上,待时机成熟一举推出,才能长久坚持,做出地方特色,丰富县级电视台办台节目内容,增强县级电视台生命力,不断满足受众需求。
2.1 建机制,强管理
一个好的管理激励机制,不仅能严肃电视台的管理,强化新闻宣传纪律,还能激励从业人员奋发有为,奋勇争先,促进县级电视台发展。
2.1.1 管理机制
在制定管理体制时,要基于县级新闻宣传实际和人员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考核办法,充分调动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形成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让年轻同志和新同志学有榜样,赶有标兵。
那么,要怎么才能建立一个合理的考核机制呢?笔者认为,考核办法要综合考虑在职在编职工、聘用人员和各工作岗位等几个因素。在县级电视台,在职在编职工相对比较稳定,拿的都是“固定工资”。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让在职在编职工想干事、爱干事,不能只靠制度一贯压制,而要立足各地实际“因地制宜”,让在职在编职工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动员在职在编与单位共荣辱同发展,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同时,要充分发挥在职在编职工自身的业务水平优势,在发挥好传帮带作用的同时,重点承担领导调研、主题报道、典型宣传、会议报道等方面的宣传。
相对于在职在编职工来说,聘用人员则波动性相对大一些,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也许就成为其受用终身的一个起点。所以,针对聘用人员的考核,要在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基础上,多给予鼓励引导,通过自己兢兢业业的工作,不仅在收入上得到回报,而且获得较好的人脉,充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工作重点应是抓好会议报道、领导调研、典型报道、主题报道等新闻宣传工作,同时,积极配合在职在编职工抓好新闻宣传工作。这样才能使新闻宣传从业人员之间形成互补互促,共同致力于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可持续发展。
其次,作为县级电视台的台领导要充分融入新闻宣传大集体,经常深入新闻记者、后期制作和播音等从业人员中,多了解、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多为职工着想,破解发展瓶颈,与一线宣传人员“肩并肩”奋战,摒弃官本位思想,放下“官架子”拉近与一线宣传人员的距离,让县级电视台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做大做强。
2.1.2 新闻采访机制
新闻采访是开展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可以说,没有新闻采访就没有新闻报道。县级电视台要抓好主题报道,提升新闻宣传效果,让受众爱看,全方位展现全县发展成果,就必须建立新闻采访机制。
新闻采访机制可以通过县委宣传部下发新闻采访方案或是通过定期(一个月一次)组成采访团深入全县各单位或项目建设一线、发展一线采访等方式开展新闻采访,才能在有效解决县级电视台“采访难”问题的同时,让新闻宣传有分量、有看点。
2.2 抓培训,强素质
培训学习是县级电视台新闻记者提升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县级电视台记者由于多为非新闻专业毕业生,缺乏专业理论水平,所以,作为非专业人员来讲,从事新闻宣传工作要从最基本的培训抓起,把送出去学和请进来教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送到上级电视台跟班学习和召开培训会、开展业务交流等方式,深入学习理论、摄像、写作等方面的知识,让非专业人员逐步变得专业。
与此同时,县级电视台新闻从业人员要在参加培训学习的基础上,边思考边总结,不断摸索,增强自身素质,提高自身水平,不断提升县级电视台新闻宣传工作质量。
2.3 抓品牌,强服务
作为县级电视台,要树立竞争意识,具有比学赶超的精神以及一些“能叫得响”的电视栏目,让电视台富有品牌个性,才能抓住受众注意力。这些栏目要接地气,走进基层,百姓才能喜闻乐见。同时,要确定品牌定位,还要通过相应品牌包装,提升宣传效果。其次是要强化服务。电视台的宣传题材来源于基层群众,因此,县级电视台要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群众为主体,以客观为准绳,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丰富群众的生活,促进县级电视事业的创新发展。
综上所述,县级电视台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立足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做好节目播出策划;同时,要加强与其他媒体的交流学习,做到取长补短,才能加快县级电视台的改革、创新和发展,充分发挥县级电视台的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魏玉霞.县级电视台如何做好农村报道[J].青年记者,2009(7).
[2]张加春.县级电视台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及其突破[J].东南传播,2009(6).
[3]曾钰寒.县级电视媒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有的角色[J].新闻窗,2009(6).
[4]李桂珍.浅谈县级电视台如何提高收视率[J].新闻窗,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