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记者职业素养探析
2018-02-22佟海洋
佟海洋
1 新媒体基本理论概述
1.1 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主要是相对于从前的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来说的,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形式,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从广义上来说,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并运用计算机、智能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设备,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式。
我国于1994年开始使用互联网,到2009年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了3.6亿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7.5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较2016年底提升1.1个百分点。由互联网、智能手机衍生出来的微信公众号、博客、社区论坛、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新闻等成为目前新媒体的代表。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发展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1.2 新媒体的特点
相对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发展速度比较快。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人们只需要一台计算机或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或娱乐服务。二是交互性强。传统媒体时代,媒体与信息接受者的互动机会比较少甚至没有,而在新媒体时代,只要有需要,就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三是传播多元性。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发布一般都是记者、编辑等新闻工作者,所发布的信息内容、方式、渠道也都由记者和编辑来决定,而在新媒体时代,社会群体中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发布信息,信息传播更加多元化。
2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新闻记者职业素养探析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记者在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因而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只有与时俱进,积极进取,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新闻记者应具备以下职业素养,下文笔者将进行具体探析。
2.1 坚持新闻报道客观真实性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坚持新闻报道客观真实性是新闻记者最基本的职业准则。新闻的两大主要特征是实效性和价值性,任何缺乏客观真实性的新闻,不管文笔多么流畅,报道手法多么精彩,都毫无价值可言,客观真实性即新闻报道的“生命之源”。
然而,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性受到严重挑战,由于新媒体所具有传播多元化等特点,新媒体准入制度不健全,一些不真实或失实的信息报道被肆意传播,对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因此,新闻记者在工作中应坚持新闻报道客观真实性,首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切实做好新闻报道的“把关”工作,确保新闻质量。
其次,新闻记者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能明确地辨别新闻报道的真伪,杜绝为制造“曝光率”“点击率”而随意报道新闻。
2.2 秉承新闻媒体的人文道德观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记者还要具备一定人文道德素养,避免一些不当的新闻报道。首先,新闻记者要杜绝一味地追求名利,要具有公正、正义的品质,保持新闻报道内容的真实性。
其次,在新闻报道实践中,要明确相应操作规范,针对灾难性质的新闻报道时,应避免夸大其词,要富有人文关怀色彩。在日常生活中,新闻记者应从自身做起,有一颗人文关怀的心,并将其较好地融入到实际工作中。
2.3 健全自身职业道德素养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记者还需要具备健全的职业道德素养。随着新媒体浪潮的全面到来,新闻记者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责任也更加艰巨。不但要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公正性和有效性,还要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吸引公众的眼球。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新闻记者会渐渐迷失工作初心,为获得所谓的更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往往在采访和报道方式上不择手段,这些都是新闻记者缺乏健全的职业道德素养的表现,因此,新闻记者只有不断健全自身职业道德素养,才能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具体来说,新闻记者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一方面,进行自我批评。新闻记者要对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错误进行不断反思,进行自我批评并吸取教训,使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较好地规避和改正已出现的问题,对新闻报道内容的真实性、有效性切实负起责任。另一方面,自觉接受国家相关部门和全社会的监督。
3 结语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记者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挑战,责任也更加艰巨,因此,只有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与时俱进,积极探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甫.让电视直播走上“健康之路”[J].当代电视,2000(S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