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媒体数据新闻可视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8-02-22李春光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4期
关键词:可视化受众信息

李春光

可视化技术在电视媒体中主要指的是通过计算机以及图像处理技术进行数据加工,将数据转换为可视图表,进而通过屏幕展现出来,涵盖了技术、理论、方式等多个方面,同时涉及计算机视觉以及影像处理等相关技术。总的来说是一项针对数据显示形式的综合技术,在数据新闻发展中,可视化特指其中的数据可视化及信息可视化。

数据新闻是在当前信息技术发达的环境中生成的,是新闻业对于新闻报道方式的一项重大改革,数据来源于综合信息库,再利用相应的技术软件深度处理数据,进而形成生动形象的可视化影响。比如,新闻中对于事件流程的描述,如果利用文字就会过于冗杂,通过可视化技术能够将描述凝结为形象的时间轴,复杂的人物关系也可以通过示意图进行展示。目前,我国关于电视媒体数据新闻可视化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将深入探讨当代电视媒体新闻可视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1 当前国内数据新闻问题分析

世界范围内对于数据新闻的关注起源于2013年《纽约时报》中的一篇新闻报道,现如今我国已经有了一些本土化实践,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步普及,很多新闻媒体已经开展了关于数据新闻的全面应用。例如,财新网以及搜狐数字之道等等,不过由于起步较晚加之事物的新颖性,所以,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1 数据来源单一,信息模糊

信息是构成新闻的基础,同时大量的数据为新闻提供了素材,这也是新闻质量的保障,数据质量越高,新闻编辑者能从中挖掘的信息就越多,从而能够保证新闻作品有较强的说服力以及新鲜感。不过,现如今我国新闻信息数据来源来比较单一,大部分来自于互联网公司、政府部门以及其他相关组织,但我国的电视媒体方面还未能建立自己的资源库,大多数据保存在第三方资源库中,容易受到第三方管理者的信息干预,难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效性。

1.2 表现形式单一,信息展示不形象

数据新闻的一项优势就是能够从视觉上吸引人们关注,而这恰恰是其难以做到的地方,视觉信息的塑造需要多种结构以及多种视觉元素组成。一直以来的研究证明,人们比较乐于见到能够让人产生愉快的色彩,包括大面积的彩色以及粗线条构造,并且一些经过设计的层次多样的图形更容易刺激人们的内心,从而激发人们对新闻驻足阅读的欲望。

不过,现如今我国的电视媒体数据新闻使用的可视化案例普遍为线形、扇形等等,这种图像构成十分简单,一方面难以体现复杂的数据信息;另一方面,给予读者的观看感受也不明显,从而容易让人们忽略新闻的内容,不利于新闻传播。

1.3 重视数据展示,忽略数据背景

新闻信息的完整构成需要包含多方面要素,新闻信息、新闻背景都必须展现在读者眼前,数据新闻更是需要如此。通过格式塔理论中的图形构成方式,能够在数据新闻中进行实际应用,可以将所传播的数据信息进行背景处理,进而突出新闻的实际内容。对数据背景进行详细交代,能够增强新闻的完整性,同时也会帮助人们进行新闻解析,但我国的媒体还未能做到这一点。

首先,任何新闻事件都是真实发生的案例,而事件所产生的条件必须包含历史及环境两方面,再加上一些附加的失误,共同构成了整体的新闻内容。在数据新闻中进行背景铺设能够说明数据产生的历史及环境条件,同时能够体现出与其他数据之间的关联。我国的数据新闻仅仅是对数据进行表面描述,没有进行背景交代,例如,在2015年的春运相关新闻中,媒体只是对春运的人次、交通工具进行了描述,没有深入挖掘数据背景以及统计方式。

其次,数据的来源以及产生原因都是新闻所要体现事件的重要因素,这也是受众理解新闻的重要方式,但我国的很多媒体数据新闻没有针对这些内容进行描述。例如,在《两会大数据》的相关描述中,只是单纯展示了一些表面存在的问题,而没有进一步阐明问题原因。

1.4 缺乏与受众的互动

数据新闻具有互动特征,尤其是在网络媒体中的互动更加明显。我国的一些电视数据新闻作品中还缺少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更多的是一种单方面诉说,因此,造成传播信息生硬,让受众难以接受。

2 数据新闻可视化发展对策

现如今,我国电视媒体数据新闻可视化发展整体上处于初级阶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是未来相关工作者需要面临的挑战。通过上述一些问题的描述,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建立自己的数据库

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数据就是新闻媒体手中的利剑,新闻工作者必须掌握数据资源,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电视媒体需要利用多方面资源及以往的经验建立自身数据库,从而保证自身不受第三方数据提供者的限制,增强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可靠度。数据采集可以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方面同时进行,这也增强了媒体对社会热点的了解程度,从而帮助自身更好地进行数据新闻编写。

2.2 利用格式塔理论丰富数据新闻可视化的表现力

格式塔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包含了同型论及完全组织法则,强调任何事物都有相对应的关系,且人们看待事物更趋向于整体性。

首先,数据新闻可视化在格式塔理论的引导下可以建立更多样化的数据表现形式,而不仅仅是线形、扇形等枯燥模式,还可以在进行可视化描述时加入生活中的常见事物,通过类比的方式进行数据表达,这样就会增加新闻的生动性。其次,根据格式塔理论,可以对数据的整体性进行有效叠加,展示出数据的背景、条件等多方面因素。

2.3 增强数据处理能力,理清数据关系

数据新闻中涵盖了大量冗杂的数据,往往在复杂的数据中发现的信息最为珍贵,必须增强数据的处理能力,才能有助于新闻工作者更好地找出数据中蕴藏的信息,利用新闻点刺激受众。比如,在描述经济的数据新闻中,涉及的数据十分庞大,工作者必须从中找出数据的有效变化,理清数据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把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受众。

2.4 结合新媒体,增强新闻互动性

目前,我国的数据新闻还存在互动少的问题,电视媒体必须克服层层困难,引导新闻报道向互动方向发展。微信及支付宝已经在春晚中与全国人民进行了有效互动,这也意味着借助新媒体平台能够实现新闻传播的全方位交互。在电视媒体进行数据新闻的报道过程中可以加入同步互动模式,如扫码抢红包,或在微博留言进行实时言论展示等等,让受众深切体会到自身在一项新闻报道中的存在感,增强受众体验,从而提高新闻质量。

3 结语

随着电视媒体数据新闻实践的逐渐深入,相关研究也逐步走向成熟,而我国在此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都是电视新闻从业者共同的挑战,必须借助硬件和软件的共同力量,做到技术上的支撑、思想上的解放,从而突破传统思维,形成现代化的表现形式,提升数据可视化质量,促进我国电视媒体数据新闻不断发展。

[1]张允,王沛.电视媒体数据新闻可视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36-140.

[2]张收鹏.地方电视台数据新闻的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J].今传媒,2017(7):83-85.

[3]解梦茹.可视化数据新闻实践探析——以财新传媒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7(8):22-24.

猜你喜欢

可视化受众信息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思维可视化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