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对出镜记者的素质要求研究

2018-02-22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6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策划群众

田 林

所谓出镜记者,就是指现场记者和上镜的通讯员。具体来说,出镜记者就是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传播信息、进行人物采访、对突发事件进行解说和评论的新闻主持人和电视记者的总称。准确来说,出镜记者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灵魂,其以采访者、参与者和目击者的身份出现在镜头前,并向观众描述和解说新闻新闻现场发生的事情。采访中出镜记者有权向被采访对象进行提问,特别是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出镜记者的现场感和真实性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要从身份定位、情感把握、语言应用、综合素质方面进行报道。

1 出镜记者是电视新闻的一部分

从电视新闻的角度来看,强大的现场感是出镜记者必备的基本技能,在报道现场,需要记者采访具体、观察仔细,注重采访的环境和氛围,采访中有形象鲜明的感觉,出镜记者还要结合电视台的发展理念进行报道。各个地区电视台的发展理念是“新闻立台”,这不仅能有效地扩大新闻信息的传播范围,还能加深人们对新闻信息的认知。众所周知,新闻传播的主要途径就是网络和电视,电视在新闻信息的传播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近些年,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新媒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体现在社会的各个层面。绝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基本上已经离不开微博、微信、QQ等软件了。这就促使人们能够更快更方便地获取当前的社会新闻、时事热点、娱乐体育新闻等消息,新闻也处于一个时刻在线的状态,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在新媒体时代,要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出镜记者必须坚持发展理念,在第一时间为观众报道直观、真实的新闻。以《第一时间》新闻栏目《消毒餐具不消毒?放心产品难放心》为例,当出镜记者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时,已经回收的餐具正在被清洗,而且是工作人员手工清洗,洗餐具用的机械设备已经搁置了好久。整个过程都是记者亲眼所见的,所以在报道时记者会将自己看到的、仔细观察过的真实情况反映给人民群众;与此同时,也直接披露餐具消毒公司真实的程序,让所有人了解这一真实情况,卫生执法部门也从记者的报道中得到了相关的证据。这一情况是记者出镜为大家报道新闻,在记者不出镜的情况下,如记者用电话连线、语音播报进行报道时,记者要通过平实简练、通俗易懂的口语给观众描述整个事件,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从而增强报道的现场感。具体报道可以先向大家打招呼,然后介绍自己的所在位置和将要报道的事件,例如在“北京奥运会”的现场直播中,出镜记者使用“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现在的位置是……呈现在我眼前的是……我听到了……,感受到了……”等语句。这些语言的现场感较强,能有效地调动广大人民的兴趣和积极性,此时要将镜头转到奥运会现场,给观众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从而感受到奥运会的震慑力。节目的成功播报不但体现了出镜记者的能力,还体现了媒体的能力,表达了媒体的视点和观点,以及新闻现场报道的主题。

2 提前介入了解新闻背景

新闻事件一般都是比较复杂的,因此记者在采访之前就要做好准备,例如:为了确保新闻报道的全面性,在采访之前写下要问的问题,并了解被采访人的大概情况,以免在采访中出现一些小问题。也就是说,出镜记者在采访前,必须要精心准备,绝不能仅靠现场发挥。电视新闻传播是非常快的,当今时代,舆论的力量不容小觑,一旦有不良的影响,其后果非常严重。在自媒体未出现之前,传播“快”是电视新闻的一大特点,人们对电视新闻的关注度也很高,但是自媒体出现后,人们通过手机可以快速地了解各类新闻,对电视新闻的关注度逐渐下降。

3 掌握新闻策划的基本特征

新闻策划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即在做这件事情之前,策划者提前对其进行以一个合理的规划,如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什么时候做、怎样才能做得更好,还要考虑到做的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当前的社会现状、党的方针政策、指导路线,是新闻报道的依据。新闻策划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3.1 主动性

发挥报道主体前卫的、科学的、系统的思维是新闻报道策划的意义。新闻报道是通过相关工作人员精心选材、细心制作、反复检查才出现在人民群众视野的,并不是随便摘抄选取而来的,它具有主动性。

3.2 时效性

电视台在播报当前社会的重大新闻时,不仅要分析事件发生的背景,还要考虑环境等相关因素,如党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工作重点等。因此要考虑这条新闻的时效性,选择最适宜的时间去策划传播,达到最佳的社会效果。

3.3 目的性

新闻策划是有目标的,包括传播目标、质量目标、数量目标等。任何一个新闻事件,都是有针对性的,针对性强才能实现新闻的指导性,每一条新闻都会包含一定的目的性。

3.4 具体性

新闻报道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包括新闻策划、确定方案、协调实施、确立目标等,它的形成过程是具体的。

4 了解新闻策划及采编的基本意义

新闻传播者是新闻策划的主体。高水平的新闻策划及采编能深度反映社会现实问题,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大量的新闻采编和实践证明,电视台的一些重大新闻报道和重点节目都讲求精心的策划采编。对其主题反映的问题、质量的高低、题材的新颖程度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只有在进行策划采编的时候充分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主体思维和实践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一切可利用资源的作用,也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新闻价值。

5 如何把握自己的情感

5.1 合理把握自己的情感变化,报道真实的新闻

记者在采访中具备双重身份,一个是职业的自我,一个是个性的自我。传统新闻叙事视角多以第三视角为主,主要是对真实新闻事件的传播及点评。而在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渠道多样化,在不同传播渠道下对于同一个新闻事件的传播,其叙事视角自然要发生相应的改变,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视角涉及第一、二、三等视角。利用多个视角对于新闻进行阐释,也表明了新媒体新闻叙事与传统新闻叙事的差异。另外,在新媒体语境下,出镜记者把握好新闻评语编辑工作的客观性,在编辑新闻评论信息时,首先要从观众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评论对他们到底有没有启发作用。其次,还要考虑人和人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对于同一件事每个人持有的观点不同,因此,既要考虑接受能力较高的群众,又要顾及接受能力较低的群众。在总体方面不一定要有明确的论断,但是要能够对舆论进行正确引导。分析问题时没有深刻性是媒体新闻评论中较为普遍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改正,尤其是写作方面要多注意。在选题方面,要善于分析人民群众的兴趣爱好,抓住与人民群众互动的要点,满足群众的实际需要,通过媒体表达人民群众内心的想法,引起群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5.2 使新闻内容本土化,播报时适当地流露真情

当前时代,“信息”是人民群众最不缺乏的东西,人们真正缺乏的是有用的、实际的、能为生活提供服务的信息。对人民群众来说,发生在离自己很遥远的新闻事件,远远比不上发生在当地或是自己周围的事件。根据人民群众的这一心里特点,新闻报道应坚持新闻的本土化,可以在新闻事件上进行适当加工,但不能过于专业化而使得新闻失去了其原有的特色。例如:甘肃人民广播电台在报道节目时,播报完新闻资讯、股市行情后,还可以播报一些和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事件,如当地天气预报、各个学校学生的学习状况、近一周本地广场舞的队伍扩大情况、哪个居民区的居住条件好、近一个月本地的菜价情况等。在播报这些内容时,播报记者要合理地把握自己的情感,与大众同呼吸,共命运,引发观众对新闻事件的共鸣。播报内容和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内心诉求和人们的生活水平,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再如,赣州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阳光热线》很受人民大众的欢迎,其体现的就是内容的本土化,突出了对人民的服务性,接受人民的建议,关注当地的民生事件,时事热点,使得政府和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一新闻栏目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其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5.3 创新新闻发展模式,提升随机应变的能力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媒介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尽管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视域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并没有因此而被淘汰,传统媒体还是占主导地位的。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传统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这一系列问题,就应该在传统媒体现有的模式上进行创新完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结合自媒体的优点制定适合自己的创新型发展模式。需要重视的是,出镜记者在筛选新闻信息时,应精心挑选整理优化,挑选出合理的、科学的、有针对性的高质量新闻信息,留下来的信息必须是可靠的,具有权威性的。出镜记者要扮演好职业传播者的角色,在不同的事件中适度地流露情感,和人民群众融为一体。

6 结语

本文就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对出镜记者的素质要求研究进行简要的分析,让我们了解到出镜记者是新闻报道中的核心人物,其既可以按照新闻背景向观众报道现场新闻,也可以按照事情的内在联系跳跃式地进行新闻播报。出镜记者在新闻播报现场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穿梭于现场各个区域之间,也可以在特定条件下直面镜头播报。总的来说,一位出色的出镜记者必须要准确把握电视传播规律,在具备很高的专业素养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涉猎各界的知识,让新闻栏目成为精品栏目。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策划群众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本期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