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广播电视台的融媒体建设
2018-02-22张黎
张 黎
近几年来,中央连续出台重要指示旨在推进传统媒体的融媒体发展,在2014年吹响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集结号”,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意见》中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将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1]。三年时间过去了,地市级广播电视台到省级电视台﹑国家级电视台都在热火朝天进行融媒体建设,相对于主流电视媒体,地市台在新媒体的投入和产出比方面存在一段距离,地市台在融媒体实践上更多的是锦上添花,融媒体建设难以触及传统电视内容生产方式,但通过上级政策的配套支持和地市台地域性资源优势的良好发挥,地市台的融媒体建设还大有可为。
1 融媒体新闻生产的变革
1.1 新闻生产业务流程的转变
传统的电视新闻生产方式是以记者和编辑为新闻生产主体,新闻记者有定向的跑口新闻,在编辑策划后进行目的采访,也有独立性的主动采访。新闻记者会兼职新闻编辑,在直播性新闻现场快速采写,但大部分新闻稿件的组织都是通过编辑后期的整合和优化,形成版面和栏目。传统的电视新闻生产环节多,且环节之间相对独立和封闭,采编流程之间阻碍交流的壁垒提高了新闻制作成本,而新媒体的采编业务打破了环节壁垒,如新华社李从军所言,“在网络信息时代,技术的力量使得信息传播成本极大下降,信息传播的渠道几乎扩充到无限,传统的工作流程就无法应对,导致传统媒体在争夺用户﹑市场和舆论阵地的竞争中落在下风。”[2]集成性的融媒体新闻生产环境必然要优于各自为战的传统媒体的新闻采编,打破采编播之间的环节壁垒,形成协同一体化的传播合力,协同生产﹑联合作战,能够从最大限度提升媒介产品的生产效率。人民日报在2015年成立的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就是采编业务的整合和再造,是一个集新闻处理技术﹑新闻内容资源共享的内容创新平台。
1.2 新闻生产组织的重组
电视新闻采编组织的形态以栏目组的形式独立存在,平行布局,每个节目组都有编辑﹑记者等完善的人员配备,而新媒体部门是独立于新闻组的新闻生产系统,在遇到突发性新闻事件时,不仅会遇到多个媒体的竞相争采,还会遇到一媒体不同栏目组的多个记者采访,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导致新闻内容的同质化[3]。这种从采编生产﹑节目运营到审核管理的多层级组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闻生产资源的自由流动,成为不利于资源共享的组织壁垒。要适应新媒体新闻传播的集成性和立体化特点,就要重组新闻生产的媒介组织,打破同一媒体内记者﹑编辑以节目组为单位,各自为战的组织形式,形成协同采编﹑多位一体的高效组织形式,一方面能够强化传统媒体新闻工作者的新闻生产理念,另一方面能够降低新闻生产的成本[4]。
2 媒体融合中的价值坚守
中央电视台和区域性主流媒体“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在新时代要继续坚持党性原则,发挥党和人民的喉舌功能,发挥舆论主阵地的主力军作用,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台之本[5]。在媒介技术和传播方式日新月异的媒介环境中,库尔勒广播电视台作为地方的权威媒体,要加快打造新型媒体集团,适应互动性﹑差异化﹑分众化的传播方式,构建舆论引导的新格局。在强调技术驱动和制度改革的同时,坚持“内容为王”的核心竞争力,以优势内容带动新闻采编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改革的软着陆,强化本土主流媒体在新闻舆论引导方面的话语权。
3 媒体融合中的守正出新
3.1 资源通融
人力资源和摄制设备是地方电视台最重要的资源,地方广播电视台的融合不仅仅是汲取新媒体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也要改变自身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组织构架。在地方广播电视台中,每当有突发性新闻事件发生时,会有广播和电视台的多个记者冲锋陷阵,甚至发生抢采新闻的现象,是极大的人力成本浪费[6]。可以大刀阔斧进行整改,成立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统一外派新闻记者和摄像。资源通融的关键是人力的“通融”,除了体制机制的改革,更要重视“人的改革”,要在“通”字上做文章,要培养编辑记者的十八般武艺,要会采访,会使用录音机﹑摄像机﹑照相机,会用网络软件制作相关的网络专题﹑页面;要会写消息﹑通讯﹑小评论;要会面对镜头,拿起话筒就可以现场报道[7]。
3.2 内容兼容
新闻信息和综艺节目都是广播电视台的内容产品,地方广播电视台的融媒体归根结底还是内容为王。内容的“融”建设要求广播﹑电视内容产品兼容不同的传播渠道﹑不同的传播终端,适应广播﹑电视﹑IPTV﹑视频网站等多个渠道的传播[8]。这就不得不提到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超级编辑平台。“中央厨房”式超级编辑部是扁平化﹑开放式的内容生产分发平台。电视新闻记者和新媒体工作者可以在平台共享内容资源和技术资源。“中央厨房”融合了传统电视新闻的文字排版工具﹑音频视频处理软件,也有数据新闻﹑VR(虚拟现实)新闻﹑机器人新闻﹑H5页面等富有表现力的融媒体新闻生产工具,传统新闻编辑工作者可以快速上手制作融媒体新闻产品。所以说“中央厨房”既是共享内容﹑共享技术的平台,也是造就新闻人才的平台。
3.3 宣传互融
宣传互融是利用广播﹑电视﹑纸媒﹑互联网的长板,譬如广播的短平快﹑纸媒的物态留存性﹑电视的直观可视﹑互联网的互动性和方便快捷。如果将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长板拼接在一起,就具有了排山倒海的力量,实现了1+1>2的效果,互联网在内容生产﹑内容消费﹑内容传播等方面的全新特点会促使传统媒体进行自我改革,集中多媒介优势,打造属于自己的媒介品牌。
作为新疆第二大城市的电视台,库尔勒广播电视台战略地位不亚于国内其他地市级电视台,在发展融媒体的道路上还处于探索阶段,正在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地市广播电视台的春天就要到来了。
参考文献:
[1]朱春阳,刘心怡,杨海.如何塑造媒体融合时代的新型主流媒体与现代传播体系[J].新闻大学,2014(11):9-15.
[2]李从军.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64.
[3]汤寒枫.浅述地市台在融媒体语境中的话语实践——以福州广播电视台为例[J].中国传媒科技,2016(6).
[4]罗小华.加强融合报道是地市级广电媒体的当务之急——以邵阳广播电视台为例[J].新闻知识,2017(10).
[5]张虹.贴地飞行:地级电视台生存之道[J].新闻战线,2016(10).
[6]彭锦.守正出新砥砺奋进——一份媒体融合发展的“答卷”[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10).
[7]谢绍刚.全媒体时代地市级广播电视台转型发展路径研究——以重庆市永川区广播电视台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7(1).
[8]王瑞.地市级广电媒体如何在融媒体格局下创新发展——以巴彦淖尔广播电视台为例[J].数字传媒研究,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