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新闻播音与受众心理分析
2018-02-22玉山吾守尔
玉山·吾守尔
新闻是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用来记录﹑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它能有效反映社会现状﹑传播社会信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物。播音是传媒业利用有关声音﹑音像或其他介质传播信息的主持活动。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新闻需求,新闻播音必须充分分析受众心理。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并查阅大量资料后认为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 受众心理概述
1.1 受众心理概念及规律
此处受众是指传媒信息的接受者,当传媒行业发布新闻消息后,该信息的读者﹑听众﹑观众﹑网民都属于受众。受众心理是指人内在符号活动梳理的过程和结果,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应。综合来讲,受众心理就是人们对传媒行业发布的信息所产生的主观反应。在该反应中,人们通过感官世界认识外部世界,在头脑中思考该事件后产生相对看法,并伴随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受众心理实质上是一种信息认知的心理现象,具有被动性,新闻播音要想在当代社会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必须把握这种受众心理,从理论层次上为后续的播音行为奠定基础。美国传播学大师施拉姆曾说过:“受众参与新闻传播就像人们在自助餐厅就餐,媒介在这种环境中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受众的需求服务,饭店只要提供让受众满意的餐品,至于受众选择什么﹑吃多少都是受众的个人行为,媒介不能横加干涉。”把这句话应用到新闻播音上看就是指,传媒业只需要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信息,受众的选择完全是由于他们自己的需求和兴趣决定,并且人作为一种有意识的高级动物,使用传媒也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心理愿望。
1.2 典型的受众心理分析
1.2.1 猎奇心理
猎奇心理是人类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对一些隐秘﹑有趣的事情十分想一探究竟,获取自己心中想要的答案。而随着国家的开放和经济全球化,人们能简单地利用网络检索获得所需的信息,而新闻传媒业占据有利资源,对某种社会现象和时事政治能挖掘到背后故事或不一样的真相,这十分符合观众胃口。在猎奇心理的驱动下,受众会继续关注该节目,以获取对该事件的全面了解,新闻播音也在该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功能价值。值得一提的是与猎奇心理相关的窥视心理,窥视本身可能隐藏着不可见光的目的,当新闻事件中的某个人引起大众关注后,人们很容易对其隐私生活好奇,这种心理支撑着某些新闻传媒为了收视率去挖掘背后的信息,以作为大家的日常谈资。但是,窥视心理毕竟属于不健康心理,要正确区分它与猎奇心理,新闻播音要本着为大家传播正能量的精神工作。
1.2.2 注意心理
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受众观看新闻节目需要节目本身有吸引受众注意的地方,仅靠播音员在台上念台本不能长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人的注意力有限,如何增加新闻播音的趣味性让受众能欣然接受,有情感上的响应,是新闻播音最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研究新闻播音与受众心理的重点。一般受众的注意心理有三个层次,分别是有意识选择阶段﹑全神贯注阶段﹑被新闻播音深刻影响后在大脑皮层反复回忆阶段。每个阶段的心里特征不同,且多伴随无意识选择,因此新闻播音在内容处理上要抓住观众的注意心理,让受众能最大化被新闻节目吸引。
1.2.3 平等心理
新媒体新闻传播具有互动性,随着教育的普及与人们文化水准的提升,社会三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越来越追求公平正义的事物,如果播音主持能站在平等的角度上看待与受众的关系,创新自己的新闻传播方式,受众能自然地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自己与新闻播音员是平等的。新闻播音是传递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手段,播音员的态度直接体现身为国家宣传员的素质,不论是国家时政还是社会热点,新闻播音要既优雅大方又平易近人,用质朴的语言打动受众的平等心理。人的内心都渴望被尊重,新闻播音本身在受众心中具有权威性,为了能将这份威信继续树立必然要改变态度。受众对新闻的关注一般出自对国家﹑社会的关心,不过这种新闻毕竟不具备娱乐性,大部分人会根据自己的情感意识一览而过,这时新闻播音的表述显得格外重要,用短小精悍且情感得当的语言艺术表达就成了播音员应该思索的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受众感受到新闻的真实可靠性,无形中起到新闻传播的作用。
1.2.4 求新心理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且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对新闻的敏感度更新换代较快,这要求新闻播音要具有时效性。人们对陈旧的事物很难一直保持兴趣,而面对有趣﹑激动的新事物,大脑中会分泌多巴胺,维持对新闻的兴奋感。新媒体时代,独家新闻很难做,为了满足受众的求新心理,新闻就要在内容和传播角度上有独到之处。一板一眼的新闻播音太过公式化,与开放的社会风气不符,受众能选择的新闻平台多元化,无形之中自然会比较哪个平台的新闻播音比较符合他们的口味。
2 受众心理影响下新闻播音的发展策略
2.1 模式上的调整
客观来看,我国在新闻播音行业的改革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目前还没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准是因为有一些问题不容易解决。为了满足受众的典型心理特征,不能再因循守旧,而是要做到模式上的调整。首先,新闻播音的传播方式要多样化,通过电视台理性放送新闻,用质朴的语言表达清楚整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不带节奏,不影响观众对事件的主观思考。其次,利用新媒体技术,开通微博﹑微信账号,增加与受众的互动,及时回复受众的意见,让受众感受到自己被尊重。最后,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当因为某件恶劣社会事件造成舆论风波时,新闻播音应及时发表有权威的话语,安抚舆论,播音员用温柔大方的语言抚平舆论戾气,为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2.2 内容上的独树一帜
丰富的内容能满足受众的猎奇﹑注意﹑求新心理,这是人类的本能,新闻播音者要以新颖独特的语言艺术吸引大众的观看兴趣,把握说话的语气,以特定的情境配合良好的表达,引导人们看到某件事件积极的一面。舆论问题本身就是敏感的,好的播音员能自然而然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引导受众向好的一面看问题,避免因为消极舆论造成社会不必要的恐慌。同时,如果条件合适,可以适当加入时尚元素,让青年受众感受新闻传播的乐趣。
2.3 方式上的别出心裁
常见的新闻播音方式有播讲式﹑宣读式﹑说新闻,近几年又增加了带有调侃性质的社会新闻,这都是对既定新闻播音方式的突破。在方式上的别出心裁能吸引观众的有意注意,注重受众的观看感受,以新颖的节目形式赢得受众的喜爱,同时也能不落俗套﹑不因循守旧,用推陈出新的方式提高新闻质量。
3 结语
新闻作为有社会价值﹑传播精神价值的媒介必须认真对待,面对新媒体的挑战,新闻播音要从自身出发,主动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人文素养,站在受众的角度考虑新闻播音的方式,用诚恳的态度﹑专业的素养﹑热情的服务回馈受众。
参考文献:
[1]王方.新闻播音与受众心理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4(7).
[2]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4]孙斌.粉丝文化及其传播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