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格局下的新闻舆论引导与对策

2018-02-22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5期
关键词:网络新闻格局舆论

张 晔

自媒体与网络环境的迅速发展,给予了公民更多的言论自由权和监督权,网民可以通过自媒体环境在网络社区中对一些热点新闻事件作出评论,并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心声,这其实是民主自由的一种体现。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不法分子或者极端分子,利用自媒体环境的开放性特点,作出一些偏向性的引导,从而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干扰。为了能够确保我国新闻舆论健康发展,必须要对自媒体格局下的新闻舆论引导的对策进行研究。

1 自媒体格局下新闻舆论引导的现实困境

1.1 引导法规不健全,法律基础保障薄弱

在自媒体格局下,若是想要保障新闻舆论的绿色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的网络舆论法规十分必要。但很显然,我国目前的网络舆论立法尚处于初期阶段,互联网发展的自媒体格局快速形成,也导致了立法建设的相对滞后。例如,现存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法》《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等,只是针对网络色情﹑暴力﹑反动﹑恐怖等谣言的发布者做出了相关惩处规定,但是对于一些“软反动”“软颠覆”,也就是指间接隐藏对国家政策﹑法律﹑方针诋毁的言论行为,现行法律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而自媒体传播和新闻舆论引导立法的不健全,使得民众的新闻舆论自我约束能力和保护意识十分淡薄,并且这也给了一些不法分子或者极端分子“钻空子”的机会,他们像白蚁般啃食着新闻正向舆论的阵地,通过混淆视听的方式散播一些虚假新闻舆论信息,并对民众的思维意识进行偏向性引诱,从而导致侵害公民和侵害社会的网络新闻舆论问题时有发生,因此要想尽快走出自媒体格局下新闻舆论引导的现实困境,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十分必要。

1.2 部门引导不到位,问题处理方式偏颇

网络新闻舆论问题看似无关痛痒,但也会引发社会弊病,而显然现下相关部门对于自媒体新闻舆论还不够重视。长期以来,政府行政部门在处理新闻舆论问题时,虽然采取了控制信息传播的手段,却忽视了对信息源头的打击。虽然在“弊革风情”的运动引导下,相关部门开始留心网络新闻舆论问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是没有形成强烈的危机意识,因此在网络新闻舆论问题出现时,不能够做到及时准确地应对处理。此外,一些与自媒体产业有关的网络运行企业,也没有认识到自身在网络新闻舆论引导中的地位及作用,这是导致偏向性新闻舆论传播范围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由此可以看出,现下相关部门单位,对于网络新闻舆论问题存在着重“管”而不重“导”的现象,强调对新闻舆论的管制﹑遏制,但是对如何引导新闻舆论绿色传播发展缺乏研究,能够做到“就事论事”,倾向于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但是却不能对新闻舆论传播引导预防,这是自媒体格局下新闻舆论引导的现实困境。

1.3 网络舆论环境不健康,事实扭曲现象频发

我国网络舆论环境复杂与不健康,主要体现在民众意识在复杂思潮中表现的幼稚性。随着全球化趋势增强,国外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社会意识形态的不断相互碰撞使得中国民众深受思潮冲击,而民众对外来思潮本质的认识不清,这对民众的价值观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并突出体现在政治范畴领域。我国现下的民众,乐于将不同国情﹑不同政治环境﹑不同社会体制发生的热点新闻事件简单交换,并通过不当的假设加以定论,这导致很多新闻事件以讹传讹,变得更加主观模糊。而自媒体的迅速发展,又为民众创造了发声平台,在这种形势下,很多世界观并不成熟的民众也匆匆加入到了网络舆论的阵地,在裹藏着多种思想的自媒体平台下,自由地论述着自己片面的观点,导致我国网络新闻舆论环境比较复杂,这也使自媒体环境成为不法分子和极端分子的狂欢战场。因此网络舆论环境的不健康,会导致新闻事实扭曲传播。

1.4 引导方式不新颖,引导技术理念匮乏

自媒体运行是依靠互联网技术作为支撑的,而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若是想要更好地处理网络新闻舆论问题,就必须要求现下的新闻舆论引导技术或者引导手段可以做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网络新闻舆情。但是很显然现下的新闻舆论引导方式,采用的还是传统大众传媒采用的引导管理方法,如屏蔽﹑删帖﹑封号等整治措施,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新媒体的特性,很多强制性的引导方式更是容易给人以口实,从而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恶性循环封闭回路。而在互联网技术不断革新的过程中,自媒体传播的方式更是呈现出了自由分散﹑多元共存﹑内容复杂的特点,而传统的引导方式和引导技术理念的匮乏无法对全面地对新闻舆情做出控制,这也是现下自媒体格局下新闻舆论引导面临的困境。

2 走出自媒体格局下新闻舆论引导困境的对策

2.1 立法保障,健全网络舆论法制监管

在对自媒体格局下的新闻舆论进行引导时,除一些具体环节的操作机制外,能够完善法律法规,通过明确的立法保障,对网络新闻舆论进行法制监管,这是保障我国新闻舆情良性健康发展的本质措施,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见。

首先是建立自媒体管理及网络新闻舆论治理法制体系,如对于一些“网络推手”“网红主播”“网络水军”“网络大V”等,必须要强化实名制监管,做到网络后台实名制身份认证,从而消减网络新闻舆论与信息传播主体的虚拟性。此外,还应该依法明确网站和自媒体的责任义务,为自媒体格局新闻舆论良性传播做出保障。其次是从国家层面,制定详细的网络新闻舆论监管条例,并对新闻舆论性质做出准确的界定,一旦发现有散布谣言或者蛊惑民众的网舆行为,依照法律条例给予严厉的打击,如封号﹑罚款,而情节严重者还应给予行政拘留。笔者相信通过立法保障和法律法规的完善建立,一定可以更好地净化网络新闻舆论空间,从而确保我国网络新闻舆论的健康发展。

2.2 专业引导,建立专业化的引导队伍

在净化网络,引导自媒体新闻舆论良性传播发展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必须要明确自身的责任。首先,相关行政部门司法部门必须完善新闻舆论引导机制,完善引导体系,明确自身的权责,并建立新闻舆论引导回应机制,做到及时回应民众的质疑,真正“以正视听”。第二,相关部门要不断地变革自身的新闻舆论引导理念,改变以往重“管”轻“导”的理念,要通过主动设置对话的方式,对具有敏感性的新闻舆论话题进行应对引导,同时要强化新闻舆论发展规律的研究,这样才能使得新闻舆情引导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第三,强化舆论引导专业队伍建设,注重网络技术和新闻传播技术兼备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而在专业人才引导队伍建设下为自媒体新闻网络舆论引导的有序进行提供保障。第四,推动网络舆论正面引导岗位的建立,并强化与文化﹑司法﹑公安等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从而成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做到对自媒体新闻网络舆论问题统一部署,从而更好地对不良思潮做出监控,还民众健康绿色的网络舆论生活。

2.3 加强教育,建设良好网络舆论生态环境

在对自媒体格局下的新闻舆论进行引导时能够做好育人工作,对自媒体新闻舆论主体进行法制教育,并为民众建设一个绿色的网舆生态环境,这样才能提升民众的责任意识和自控能力,做到不随意发表虚假言论,这是引导我国自媒体格局下新闻舆论走出现实困境的可行方法。对此,笔者建议相关部门必须不遗余力地扩大宣传范围,建立专业﹑亲民的新闻政治常识教育系统,并通过报纸刊物发放﹑广播专栏﹑电视专档﹑短信群发﹑基层走入等方式,对民众进行网络新闻政治常识教育。对于一些热点新闻或者民众关注度较高的问题,要通过网上﹑网下两条线的方式,第一时间去阐明政府和国家的立场,同时要做到澄清事实真相,将一些易于对公众造成误解的消息或者新闻解释清楚,这样可以防止虚假信息混淆视听。此外,要将新闻政治常识和热点新闻立场判断深入到国家教育系统之中,主抓学生﹑教师的思想政治阵地,从而在正面宣传下,抢占先机,这样可以缩小不良新闻舆论的发酵空间,从而抢占主流思想主导阵地。

2.4 提升技术,快度更新网络舆论引导方式

自媒体是互联网技术下的衍生产业,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为自媒体新闻舆论带来了全新的考验,而当下自媒体格局下新闻舆论引导的现实问题就是与互联网技术相比,网络监控技术发展是十分滞后的。因此若想推动我国网络新闻舆论健康发展,打好引导技术这张牌,确保引导新闻舆论引导方式能够与时俱进十分重要。为此,要不遗余力地提升联网管理领域的相关技术,并重视网络安全技术项目的研究开发,通过网络引导技术的更新发展,从而对自媒体环境下的不良信息和不良言论做出筛选。此外,必要时还可以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网络新闻舆论引导技术,建立前期信息采集系统,对于一些不实的信息言论自动进行过滤﹑屏蔽,这样可以极大地提升自媒体格局下新闻舆论引导的前瞻性,从而为我国网络新闻舆论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3 结语

在自媒体环境下,新闻舆论自由化程度越来越高,这是民主自由的进步性表现,但同时也为不法分子和极端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为新闻舆论引导增添了困难。因此,为推动我国网络新闻舆论绿色﹑健康﹑理性发展,不断地强化自媒体格局下的新闻舆论引导困境和对策研究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刘青.试论网络舆论引导的法律保障机制[J].行政与法,2012(6).

[2]侯东阳.舆论传播学教程[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3]孙随根.网络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传承,2011(18).

猜你喜欢

网络新闻格局舆论
网络新闻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
格局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采写网络新闻要成为“多面手”
网络新闻的交互性应用
如何写好网络新闻
小人物的大格局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