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生新闻困境突破策略浅析

2018-02-22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5期
关键词:民生栏目

丁 洁

1 民生新闻所处的困境

1.1 定位模糊

“民生新闻”旨在用普通老百姓的思维视角,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他们关心的话题进行评说,在排忧解难的同时注重反映百姓的生活欲望﹑情感和意志。但是,各民生新闻栏目在具体的采编过程中,却不能厘清到底什么是民生新闻。部分电视制作人员对民生新闻概念的理解也表面化,将民生新闻理解为“市井新闻”。再加上市场竞争日渐激烈,民生新闻的定位越来越模糊。例如,笔者曾看到某电视台于年初报道了一条关于十字路口缺少信号灯,提醒行人车辆要相互礼让过马路的新闻。生活中的一些安全隐患确实应当属于民生新闻报道的范畴,但如果民生新闻都仅仅停留在提醒市民安全出行这一层面,那就使得民生新闻流于琐碎,毫无深度。

1.2 形式同质化

目前,各省市县电视台均推出了本土化民生新闻栏目,但遗憾的是,观众并没有看到民生新闻栏目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是“换汤不换药”的模仿与跟风。这种不求创新的现象如果长期存在下去,必将会削弱民生新闻发展的力量,那些在民众中树立的品牌和良好形象也将难以持久稳定。

1.3 内容肤浅化

现在的一些民生新闻栏目,其内容在深度与广度上都较为欠缺,呈现的内容逐渐向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新闻的世俗化靠拢。邻里争吵﹑街头打架﹑家庭纠纷﹑被盗被骗等都被搬上了荧屏,而许多发生在人们身边的有价值的新闻却被记者所忽视。正如学者所言,新闻视角的“平民化并非等于平庸化﹑市民化,平视生活也并不意味着不假思索地扫描生活表象,尊重现实也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适度的距离与高屋建瓴地审视两者不可或缺,甚至‘批判’的意识也不可或缺”。而目前的民生新闻,大多看起来琐碎﹑庸俗。

1.4 传播手段遭受新媒体冲击

目前,电视民生新闻仍然是以线性单向传播为主,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各种新媒体传播方式,以其双向传播﹑传递迅速﹑收发自由等优势,对依赖于传统电视媒体的民生新闻栏目产生了不小的冲击。虽然热线互动﹑网上互动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单向传播的缺点,但总体上仍与新的传播环境下受众对信息的自由接收和个性化需求存在矛盾。来自民众的信息和观点所激发的舆论威力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已充分证明网络在民生新闻传播方面的绝对优势。

2 困境突破策略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注市民生活的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民生﹑民情﹑民意为关注点,从群众生产生活需求采制而来的新闻。民生新闻应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支撑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节目的定位﹑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等方面做出自己的特色,能够更深入地挖掘群众真正关心的新闻,并为他们的生产生活服务,为他们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这样民生新闻能够突破发展瓶颈,更持续健康地发展。

2.1 找准定位

真正的民生新闻,不该局限于家长里短和奇闻趣事,应该从百姓的切身利益出发,承担起连接政府和老百姓的纽带作用。民生新闻的定位要“大小兼顾”,既关乎国计,又关乎民生。在具体实践中,民生话题的选择要准确﹑时宜地反映变化中的社会生活,要与国家政策相契合,民意需求相吻合,借助国家政策落实和民生工程的实施,将新闻报道做细﹑做深﹑做实。2013年4月,宁县农民肖吉祥给时任省长助理﹑市委书记夏红民写了一封信,对宁县苹果产业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夏红民看完信件后及时回复,并亲自带队到宁县视察,提出了“做老实人 当好干部”的要求。《庆阳新闻》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巡礼》栏目中开设“一封信引发的思考”“基层组织建设年”“做老实人 当好干部”3个子栏目,集中报道了“做老实人 当好干部”主题活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此也作了报道。这些节目的播出,对加强舆论引导﹑建设幸福美好新庆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2 平衡内容

民生新闻的受众既有市民,也有农民。目前,报道重点关注领域主要集中在城市。民生新闻要回归民生本意,必须在巩固提升城市民生报道的同时,将镜头聚焦广大的农村﹑农民﹑农业,要反映农民日常的生活状态和农村的发展变化,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医疗﹑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农村建设等问题。民生新闻工作者要把握好舆论导向,不能只停留在一事一报上,要以小见大,升华事件中心思想,既体现民生新闻教育意义,又体现民生新闻的思想厚度,给百姓以深刻启迪。2014年的10月,庆阳台《民生庆阳》栏目记者接到合水县何家畔农民贾冲想通过媒体给患尿毒症妻子筹集治疗善款的电话,经过记者的实地考察,庆阳台及时采写了新闻《请向尿毒症患者伸出援助之手》,并联系乡政府给其妻子缴纳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到目前,贾冲已经报销了四次,累计下来可以解决自己70%到80%的治疗费用,大大缓解了家中的经济压力。接着记者又采写了后续报道《新农合解决了他的忧愁》,让更多的老百姓知晓了新农合对他们的帮助,使媒体发挥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2.3 做“活”形式

民生新闻想独领风骚,必须大胆创新,做“活”形式,灵活处理﹑因事而定。在选题上,要突显地方性和地域色彩,深刻勾勒百姓的生活状态﹑生活矛盾﹑情感困惑,真正与百姓生活“零距离”。在采写方式上,要注重独特性和新颖性。通过记者的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采用故事化手法进行采写,故事类民生新闻可以直接表达采访的真实感受﹑还原事件真相,增添趣味的同时提高新闻公信力。在播报方式上,民生新闻主持人可以把播新闻转化成说新闻,以活泼﹑极具亲和力的播报方式使民生新闻更具实用性和可听性。合水电视台推出的《独脚女孩迈出的第一步》,采用体验式,用镜头记录残疾女孩刘芳芳的日常生活,在采写制作过程中用引导式﹑故事化等手段,用事实说话﹑用细节传情,同时适当插入同期声,完整展示了一个残疾女孩从患病﹑治病﹑病愈﹑创业的全过程,该新闻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全县人民为之动容,纷纷慷慨解囊,献言献策,给予了刘芳芳最大的关心和支持,实现了民生新闻应有的价值。

2.4 更新传播手段

新媒体浪潮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可以尝试多媒体联动报道,进而实现资源共享,扩大新闻影响力。将广播电视的广泛﹑报纸的深度和网络的快速结合起来,针对一个或一系列当下最重要﹑最基本的民生话题进行多媒体联动报道,促进媒体间互相协作﹑互通有无,不仅利于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对整个电视界乃至媒体界都能起到良性的促进作用。例如,合水电视台投资10万元购置手机APP平台专业设备,与兰州牛肉面APP客户端合作,开办《印象合水》栏目,分合水新闻﹑图片新闻﹑一线关注三个子版块,全方位展现合水县新闻动态,观众只要打开APP,就可以选择收听和收看,打破了受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参考文献:

[1]王青,张务纯.办好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初探[J].新闻传播,2007(11).

[2]乔琪.《南京零距离》:与受众共舞[J].新闻爱好者,2008(3).

猜你喜欢

民生栏目
聚焦两会 关注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栏目约稿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栏目问答精选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稿约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