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农业发展概况对比分析
2018-02-22倪瑜
倪 瑜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两个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的发展水平对全球粮食稳定至关重要,但由于两国农业的发展历史、自然资源条件、科技发展水平、生产方式等不同,农业发展状况也存在着差异。通过对比中美农业发现,美国农业经历百年的历史演化和市场竞争及其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农业发展水平跻身世界发达农业前列。当前,中国农业发展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比较中美两国的农业的发展概况对于做好当前我国的农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可持续性农业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通过管理、保护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调整农作制度和技术,不断满足当代人类对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利益的产业,对于土地、水和动植物资源要是合理利用和维护,环境不会退化,在技术上适当可行、经济上有活力、社会广泛接受的产业。
1.1 中国可持续性农业
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就显著,现代农业发展加快,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一连增”,连续8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连续2年超过6亿吨[1];农业资源利用水平稳步提高,严格控制耕地占用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推广了一批资源保护及高效利用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农业生态保护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国家先后启动实施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一批重大工程和补助政策,加强农田、森林、草原、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强化外来物种入侵预防控制,全国农业生态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局部地区出现好转;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改善,积极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标准化规模养殖、秸秆综合利用、农村沼气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强生态村镇、美丽乡村创建和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发展休闲农业,农村人居环境逐步得到改善[1];环境污染得到高度重视,中国目前致力于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提高使用效率,减少农业内源性污染,中国的化肥和农药的用量在世界上是最高的,测土配方施肥成为中国现代农业提倡的施肥方式,配方施肥可以改进农田施肥方式,鼓励使用有机肥、生物肥料和绿肥种植,让施肥变得更高效方便,并对土壤危害减少,到2020年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预计将达到9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中国正在努力实现降低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综合管理养殖污染,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开展标准化改造和建设,畜禽粪污的科学分流排放及资源化利用,预测到2020年和2030年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5%和90%以上,完善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基本资源化利用。
1.2 我国可持续农业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
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地下水超采以及农业内外源污染相互叠加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
一是人多地少缺水是我国基本国情,中国农村和城市普遍缺水严重,据水利部统计,中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中国农业每年缺水达300-40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缺水占80%以上[2],导致每年因缺水造成的农业损失超过1500亿元,受旱面积约2.0xl07 hm2,导致农业及生活用水危机的主导者是乱开滥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
二是农业环境的恶化,中国工业和城市污染不断向农产品产地环境渗透,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等外源污染向农业农村扩散,镉、汞、砷等重金属不断向农产品产地环境渗透[3],据统计全国土壤主要污染物点位超标率为16.1%;农业内源性污染严重,化肥、农药利用率不足三分之一,农膜回收率不足三分之二,畜禽粪污有效处理率不到一半,秸秆焚烧现象严重;海洋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赤潮、绿潮时有发生,渔业水域生态恶化;农村垃圾、污水处理严重不足。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直接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4]。
三是生态系统退化明显,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295万平方公里,年均土壤侵蚀量45亿吨,沙化土地173万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积12万平方公里[4]。高强度、粗放式生产方式导致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失衡、功能退化,农林、农牧复合生态系统亟待建立。草原超载过牧问题依然突出,草原生态总体恶化局面尚未根本扭转。湖泊、湿地面积萎缩,生态服务功能弱化。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濒危物种增多。生态系统退化,生态保育型农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四是体制机制尚不健全,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度体系的任务更加艰巨,水土等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建立,农业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尚未建立,循环农业发展激励机制不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健全,农业污染责任主体不明确,全面反映经济社会价值的农业资源定价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和奖惩机制的缺失和不健全等。
1.3 美国可持续性农业的发展
近年来美国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愈来愈完善,其中原因包括:成本低、农业生产效率高、农业科技发达、产品市场竞争力强、高度机械化和专业化。这些都使得美国农业收入日益增高,更是令美国在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依旧有强有力的话语权,让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保障了社会稳定性。美国农业采取了以下的做法:
一是美国农业强调资源的再利用,采用低投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并且法律规定农药、化肥等的使用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以达到资源自然属性的维护,同时法律还规定,在生产上、对于使用农药、化肥造成环境污染者,将采取投资课税的方法,征收农药税和化学肥料税[5]。
二是污水处理采用土地处理系统,该系统属于“循环经济的自然模式”,是一种高效、低耗、经济的方法。纸厂污水与城市污水经过碱回收混配后的成分更加接近农用肥料。美国有45个州采用污水回用农业工程。
三是病虫害综合防治,无公害植物保护技术的研发,减少农药、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采取天敌昆虫商品化、规模化生产。在美国控制农业害虫采用昆虫捕食和寄生行为得到高度重视。
四是农牧结合,美国农场注重养殖业与种植业之间在饲料、肥料等方面的相互促进与相互协调关系,农牧结合是美国大部分大型农场的共同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养殖业规模决定着种植业结构。
五是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上加大了投资力度,如土地休耕、湿地保护、草地保育、水土保持、环境质量激励、野生生物栖息地保护等方面的生态保护补贴计划,以现金补贴和技术帮扶的方式,资金主要用于农民自愿参加的各种生态保护补贴项目或分发到农民手中,最终使农民直接受益。
1.4 美国农业政策对可持续农业的保障
一是限耕政策。限制农场主生产某些农产品的最大面积,为了保持市场农产品的价格。
二是休耕政策。即农场主通过与政府签订合同的方式,自愿对生产严重过剩的农产品所使用的耕地实行休耕,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保护。
三是补贴政策。实行农产品价格补贴和农作物灾害保险补贴政策,支持和保护生产者的收益。政府为各种主要的农产品确定固定的“目标价格”。如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政府按照“目标价格”与实际的平均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对农名进行补贴,提高农场主的生产积极性。
四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通过林地、草地、湿地等保护面积的扩大,耕地保护、水利设施方面投资的加大,来改善土壤状况和环境质量。
2 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6]。农业机械包括农用动力机械、农田建设机械、土壤耕作机械、种植和施肥机械、植物保护机械、农田排灌机械、作物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畜牧业机械和农业运输机械等。
2.1 中国农业机械发展概况
我国当前农业机械发展概况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升,目前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63%,其中在华北、东北、新疆等主要粮食产区部分达到了综合机械化程度。农业机械的当前保有量大大增加,1949年,全国农业机械装备总动力只有8101万kw,农用拖拉机只有117台,一些大型农用机械如联合收割机、农用载重汽车等是空白[7],截止2003年,全国农业机械装备总动力达到6亿kw,农用拖拉机1494万台,联合收割机36万台[8],较新中国成立初期,增加了不止千倍,一些使用较多的农用机械数量增加了万倍。
二是农业机构服务领域由原来的农田作业,逐步向产前、产后延伸,向其它领域扩展,衍生出了农产品加工业、副业、养殖水产业等。
三是农业机械产品多样化,从推动农业机械化的角度,传统农业的现役机械数量的增加速度放缓,相反,新兴农业产业布局急需的经济作物机械大幅增加,中国农机产品有3500多种。
四是农业机械正式朝着市场化、社会化发展,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的跨区域小麦收割、跨区域机械化收割,将联合收割机每年的使用时间从7~10天延长至一个多月[7],这一举措也带动了其他农业作业模式向集中的机械化生产迈进。
2.2 我国农业机械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机械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是地域的差异和各地区经济水平的不同使农机配套设施及产业结构具有较大的差别,全国机械化水平很难做到平衡;二是农业机械装备总量不足,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多数地区农业机械更新换代较慢,同时机械设备总量偏少,小型动力机械的比例较大,大规模农作物的播种和收割效率较低,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型机具较少;三是农业产出率低,影响农民对土地的热情,随着城市务工人员的增加,以及当前农产品供应不稳定的市场格局,都导致农民的收入较低或较慢,农民老龄化、知识水平偏低等导致农民无法购置相应的农业机械进行农业生产,最终导致农民不种地或少种地,严重制约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四是土地因素,在农村土地是按人口平均分配的,这种制度使土地生产不够集中,生产面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收割规模也无法扩大,致使现代化的机械耕作方法很难推广,阻碍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制约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有碍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9]。
2.3 美国农业机械发展概况
美国自20世纪40年代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以来,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拥有各种型号的拖拉机500万台左右,大多在73.5kW以上,最高达276kW;各种联合收割机150万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深松机械、整地机械、播种机械、植保机械、联合作业机械配套齐全;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饲料粉碎机、挤奶机、牛奶保鲜加工成套设备已广泛应用;节水农业中的沟灌、喷灌、滴灌已成为农业生产中所必须;现代化的激光、计算机、声控等高新技术已在农业机械化上大量应用。当前美国已经进入全盘机械化、自动化阶段[10]。
一是政府的管理和服务,美国对农业技术的科研经费投入较大,大学和研究机构均可得到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中心有专人负责农机化工作,各州立大学也有从事农业工程研究的部门。制造商可以同研究部门合作开发新产品,也可利用自己的力量开发或研制产品。制造商本身不零售农机具,而是在各个地区委托代理商销售。制造商对申请代理的经销商进行考察和对比,尽可能寻找推销能力强、信用好、资金充足、服务和维修力量较雄厚的销售商作代理,双方签订代理合同。制造商为每台主机购买产品责任险,且供应零配件。农机生产、销售、服务等均为市场行为,政府不可干预[10]。
二是科研与推广,美国政府一直把农业的教育、研究和技术推广作为自己重要的职责,形成了极有特色的“三位一体”的体系,被许多国家所仿效。它有效地提高了农业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是美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经验[10]。
三是机械化生产的地域优势,70%以上的美国耕地都是以大面积连片分布的方式集中在大平原和内陆低,且年降雨量平均为760毫米[11]。
四是机械种类繁多并且配套齐全,如各种大型拖拉机约500万台,最高达到276kw,各种联合收割机150万台[10],同时基本具有农作物生产领域的各种机械设备。
五是农业无人机的应用,农民能够更清晰地了解作物生产状况,同时采用无人机喷洒农药,更加安全、高效和节约成本。
3 农业生产
通过对比中美农业生产发现,中国农业迈入“高成本”时代,中国农业成本已全面超越美国,中国农业生产效率与基础竞争力逊于美国农业[12]。
3.1 中国农业生产现状
2014年统计,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已经跌到了87%,全部农产品的自给率差约70%,30%左右是需要通过国际市场来购买的[13]。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生产率和竞争力低,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农业生产成本逐年上涨,其中光种子市场需求年均820亿元,是全世界第二大市场,与此同时中国农业劳动人口基数过大,导致劳动力的竞争力减弱,据统计中国农业就业人员总数为21919万,其中包括兼职人员。
与美国农业生产相比,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非常明显。一是劳动力老龄化问题非常严重,中国劳动力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青年劳动力大多进城打工,同时男性劳动力比重下降为46.8%,女性劳动力比重为53.2%,各地方的农村教育差距悬殊,农民文化程度偏低,农民受过初级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农民高达76.4%;二是水资源缺乏和污染问题严重,中国农业每年缺水达300亿立方米,缺水造成的农业损失每年超过1500亿元,受旱面积2.0X107hm2,同时全国土壤主要污染物点位超标为16.1%,畜禽排泄物有效处理率不到一半,农村垃圾、污水处理严重不足,农业农村环境污染加重,导致农产品质量不高,土地循环利用率下降[4],农作物无法顺利生长;三是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2亩,只及世界人均耕地的32%[14],耕地的不断减少把我国的粮食生产推到越来越狭窄的空间中,给我国农业持续发展造成威胁;四是农产品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农业收益急剧下降,农业的比较优势减弱;五是农业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大多数地区仍然沿用传统精耕细作技术,机械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化肥使用品种及数量不当,优良品种推广面积有限。
3.2 美国农业生产现状及原因
美国粮食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0%,农作物产品出口居世界上第一,美国农业耕地的70%都是以大面积连片分布的方式集中在内陆低原和大平原,且土壤多以栗钙土、暗棕钙和草原黑土(包括黑钙土)为主,且年平均降雨量为760毫米,特别适宜农作物生长[15]。美国人口总数在3亿左右,农民人数占1.8%左右,却在休耕限产制度严格执行的情况下,确能够生产出世界农产品数量最多且品种丰富、品质上乘的粮食、畜产品及其它农业产品,原因是在得天独特的自然条件外,还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一是美国农业种植带规模最大,地理环境的优势显著,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然条件的优势以形成规模效应,达到大面积种植模式;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品质、资源优化配置和品牌的生成;有利于农业机械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的大规模的生产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农业科技的连片推广,这些都直接帮助了农场主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达到了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目的[15]。
二是美国农业科技发达,美国农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依托于农业科技引领领贯穿,推广的“三位”一体的庞大体系加巨额经费投入的模式在科研、教育上做得极为成功,推动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农业强国;美国农业高科技的优势还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农业机械化、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信息化,规模化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美国农业的生产效率,生物技术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动植物的品质、产量和抗病性,可以大大地提高美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信息化技术直接促成了美国“精确农业”的兴起,已经渗透到了美国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大大提高了美国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15],同时也降低了美国农业的生产成本。
三是美国农业产业化程度高,传统的农业主要指种植业和养殖业,而现代农业不仅包括了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还包括农用机械、化肥、农药、种子、饲料、燃料、技术和信息服务等农业上游行业,以及运输物流储存、农产品加工包装、销售、纺织等下游行业,这里面既有第一产业,也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已经形成了从上游到下游的一条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形成一个十分庞大的产业集群,世界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在美国,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了十分成熟发达的农业产业化体系。
四是美国历届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大,从农业立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多方面为农业保驾护航,把农业视作国民经济的命脉,促进了美国农业跨跃式的大发展。
4 农产品进出口
4.1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及原因
美国是中国农产品重要的进口国,中国对美国的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亦攀升很快,但由于美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基数大,增涨势头迅猛,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逆差不降反升,贸易被动地位进一步显现。长期以来,由于中国是人口大国,对农场品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同时近年来世界农产品贸易的快速发展,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美国对中国农产品的输出更加重视,如不妥善应对,将会进一步增强美国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优势[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产品贸易规模持续快速扩大,贸易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由2001年的279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2013.9亿美元,增涨7.2倍[17]。目前中国无论是单位产量还是总产量,中国粮食依旧需要大量进口,其中,中国大豆在过去的十数年间需求量激增,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贸易国和消费国,同时中国玉米、小麦和大米的进口量也在翻倍增长。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18年1月大豆进口量达到848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765.5万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2017年的粮食自给率由94%下降到了86%,甚至有着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从出口市场看,2001年以来,中国农产品出口国主要为美国、亚洲国家和一些地区,从2015年出口分析情况来看,中国前四大出口市场依然是日本、中国香港、美国、韩国,而第五大出口市场的越南被泰国取代,其中,对日本的出口额占农产品总出口额的14.4%,对泰国出口额2015年比上年增长33.5%,出口额增长最快,同时中国香港的出口额增长2.2%;而日本、美国、韩国的出口均呈现下降,分别下降了8.3%、1.2%、10.6%。
从进口市场看,2001年以来,中国农产品进口主要来源地为美国、东盟、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和欧盟等,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已经成为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农产品的第一大进口国,从2015年进口情况分析来看,中国进口前5位分别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和阿根廷,新西兰被阿根廷超所取代,中国农产品最大的进口国是美国,进口占当期农产品进口总额的21.2%左右,巴西占17%。2015年,阿根廷进口额增长12.7%外,从2014年的第7位上升至第5位,而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进口金额均呈现不同程度下滑,进口额比上年分别下降14%、7.9%、1.2%,、6.4%。
导致中国农产品进口增加的原因:一是劳动力流失,农业的低收入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进城务工;二是农村耕地面积不断降低,农村土地污染严重、肥力下降、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等问题也非常突出,同时城镇化的扩张、商业化用地的增加、大量可耕地作为建设用地都导致中国可耕种土地面积加速缩小;三是国内一些农产品的信任危机,中国人更相信进口食品,中国目前缺少一套统一的各项食品安全规章制度,企业安全管理也没有完善的安全标准,使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4.2 美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
美国是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国家,耕地面积占全球13%,但是人口不足全球6%,美国利用农业高产和低成本优势,控制了全球农产品贸易市场份额的1/4,其中玉米、大豆出口份额占全球出口量的40%。尽管多年来美国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到2%,但无论是从农作物产量还是国家市场份额上来看,其农业发展优势绝对不容小觑,美国粮食产量居世界第二(全球占比达16%),2014年美国粮食总产量为4.43亿吨,仅次于中国5.57亿吨。
美国农产品四大出口国有中国、加拿大、墨西哥和日本,这几个国家占美国农业出口销售额的52%,2017年,美国对上述四国农产品出口收入分别达到220亿美元、204亿美元、186亿美元, 118亿美元。大豆、玉米和小麦是美国主要的农业出口大宗商品。自2009年以来,中国稳居美国农产品出口目的地国家的前2位,对美农产品贸易长期存在逆差,其中大豆是美国对华出口的主要农产品。2017年,美国对华出口大豆3286万吨,金额达140亿美元,超过美国大豆出口总额的一半,位居美国对华出口所有商品中第二位,仅列民用飞机之后。
美国农产品进口占美国进口总额的5%左右,2017年进口额在116亿美元左右,进口总体趋向平稳上升,美国消费者对农产品要求具有多样性、高质量和便利性,其中热带产品进口较多,包括香料和进口食品,如可可和咖啡。
5 农业产品产业链
农业产品产业链是指农产品从原料、加工、生产到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关联。延伸农业产业链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18],是破解农产品卖难价低、促进农民增收、加快脱贫攻坚的必然选择,同时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5.1 我国农业产业链及存在问题
我国农业产业链发展及存在问题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电子商务作为新型业态正在推陈出新,让中国农产品以新的模式,更开放的平台进行多样化流通,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越来越多不同行业的人进军农业领域,目前全国三大农业电商平台有阿里巴巴、京东、淘宝,据统计2017年全国农村实现网络零售额12448.8亿元,同比增长39.1%,截至2017年年底,农村网店达985.6万家,较2016年年底(816.3万家)增加169.3万家,增长20.7%,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800万人。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了更多的农村年轻人返乡创业。回乡创业的大学生逐渐增多,更多的“新农民”出现在市场上,这些大学生们大部分具有互联网思维、 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了解网络营销。但中国目前没有相对规范化的农业电子商务质量保证安全条例,并且中国农业大多以小家庭为单位,使得在产品标准化和物流方面承受更多挑战,因此中国农业电子商务更需要加强标准化、品牌化和安全化才能达到共赢。同时应该加强老年上网教学培训,老年人上网的软硬件开发等工作。我国将会继续加大对农村农业、农产品电商的支持。2015年商务部发表的《关于实施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的通知》就为广大农村青年提供了机会和平台[19]。
二是农业物流,农业物流是最特殊且最难的物流,原因是农产品特殊的生物性能对运输条件要求高。虽然世界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现代冷链物流,但是中国物流距离世界标准还有段距离。中国物流正在给现代农业“拖后腿”。由于中国冷链技术在农业物流上滞后,以及农业物流设施和技术落后,导致运输过程损耗严重、物流成本增高和农副产品利润低下。中国蔬菜流通损耗率高达20%-30%[20],每年有 3.7万吨蔬菜、价值近800亿元的水果在运送路上腐烂,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蔬菜损耗率仅为5%以下;中国物流之所以困难重重是因为缺乏具有相关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21],目前物流所需的专业人才已列入中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同时由于中国大多数农户的生产经营仍然采取单一的家庭经营方式,很难取得一定的经济规模,据统计,中国物流成本一般占产品总成本的30%-40%,而新鲜产品占60%以上,但在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一般占产品总成本的10%左右。
三是农业深加工,近年来我国的传统农业正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新型农业的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也在与时俱进,成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农业深加工最大的问题是加工能力弱,目前我国销售的农产品大多是初级产品,加工产品的比例很小。据统计我国的加工增值比为1:1.8,但美国为1:3.8。中国农业和食品工业产值比为1:0.31,反之美国为1:2.7,日本为1:1.22[22]。由此可见,由于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不高,导致我国农产品产量过剩,结构矛盾突出,农产品在世界缺乏竞争力。我国的国家政策方面也针对农业深加工的问题采取了措施。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该意见针对加速农业供给侧改革,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增强农业全产业链竞争力,有望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8%,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4∶1[23]。同时国家对农业优化结构布局也是格外重视。对于优势产区,明确大宗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大中城市郊区及都市农业区和贫困地区的发展重点。统筹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主食加工等协调发展[23]。在重中之重的设施建设方面,国家更是强调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广,鼓励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中心,支持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加工企业。着重人才培养其中包括:培育一批经营管理队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生产能手和技能人才[23],最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引导企业依标生产,提升质量水平,培育知名品牌。
四是农业旅游,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农业与旅游结合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已经在各界推动到了新的高度。旅游农业是传统的农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借助文创思维逻辑,将文化、科技与农业要素相融合贯通[24]。目前中国主要发展文创农业,利用农业、农村资源让长期生活在都市的人们体验到回归自然的乐趣,更是让不了解农业,不了解农村文化人去真正熟悉,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鼓励建设各具特色、内容多样、轻松愉快的不同农业旅游模式。但是相对应的问题就是农业旅游必须要突出它的主要功能、配套功能、消费环境,同时要兼具有序的综合管理等条件才可以建成一个健康休闲观光农场。一个创意观光休闲农场可以让民众透明化的理解农业科研、农业物流、农业深加工、高效农业种植等现代农业及民族文化;农业旅游不但扩大了农业经销的范围规模,更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使得农民可以有固定的消费群体和销售市场去销售各种农副产品,这样为他们开辟了新的销售渠道,也让他们有更灵活的销售手段;更重要的是农业旅游的重要意义更是可以提高农民素质,更好的解决农民就业率问题。中国农业休闲旅游发展中也存在一定问题:一是监督管理和农民权益保护机制尚不健全;二是政策扶持、财政帮助、基础设施建设上缺少有力的支持,限制了我国休闲农业旅游快速发展在;三是法律制约在我国休闲农业旅游方面缺乏,生态环境、历史遗迹在旅游业发展中遭到破坏的法律保护不够,降低了旅游质量;四是开发建设的旅游资源被一些企业垄断,以及农民自身存在的问题导致他们不能在旅游业中得到应有的利益分配;五是企业自身规模较小,缺乏科学管理和创新,中国旅游企业仅仅将休闲农业旅游定位在“农家乐”,形式的体验上,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开发项目雷同,缺乏文化内涵,宣传手段单一,基础设施不健全,比如卫生条件、交通、安全、食宿等,会给游客出游带来很大不便;六是休闲农业旅游服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服务意识需要提升。这些都是制约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5]。
5.2 美国农业产业链及经验
美国的农业产业链及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业电子商务,美国零售联合会预计2017年电子商务销售额将达到430亿美元左右。美国的农业电子商务主要是由政府领导的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美国政府非常注重电子商务的发展,其中包括多网合一,中介平台等信息咨询平台,这些推动了美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更是为美国提供了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美国所有的电子商务平台都是合法运行的。美国的电子平台通过立法,执法和法律普及工作,确保农业电子商务的合法运行。同时由于美国的信息化的高度发展,各级政府以及民众更重视其农业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与此同时,美国也在积极树立电子商务的品牌化,独树一帜的品牌化是每个行业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必不可少的经营模式和生存策略。美国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包含了信息共享,物流运输,农副产品介绍,产品交易等多方面的综合概述,其中商务平台更是覆盖了各种不同的农副产品以及其产地,这些有效的建立了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是农业物流,美国农产品物流以“大生产大流通”为主要特点,体系非常发达。美国农产品有玉米、大豆、小麦、蔬菜、水果等专业化生产区域,产地非常集中。美国农产品物流主要采取由产地直接运动到超市,高达80%的农产品推行这样的直销模式,仅2%采用批发市场销售,其中美国这种直销模式的典型代表是蔬菜物流,由田间采摘后的蔬菜,经过预冷-冷库-冷藏车-批发站冷库-超市冷柜的运输链条,消费者直接超市购买,这样蔬菜的损耗率在物流环节中仅有1%-2%。美国农业物流的发达:一是得益于物流基础设施完善,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等交通运输网络四通八达;二是农业信息丰富,电子商务趋势明显,据统计,美国约有300个信息服务系统可为农户提供农业信息;三是农产品物流社会化程度高,美国农产品物流分类详尽,任何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服务供应商;四是美国零售业高度发达,集中程度高,大型零售集团通过规模化经营在国内零售行业中占据统治地位;五是农产品批发商经营规模化;六是物流人才结构合理,管理层文化层次普遍较高;七是政府积极扶持,政府不直接干涉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但对农产品物流实行了积极的调控,为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是美国农产品加工,美国80%农产品都是经过加工后上市,农产品加工业非常发达,加工后的农产品能够增值5倍以上;美国农产品适合加工的优势是,大规模生产,集约化程度高;衔接紧密产加销模式,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装备先进的技术水平,管理经营规范化 ;政府高度重视科研投入,科技产出效率高。美国现代农业重要支柱产业是农产品加工业,能够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就业岗位、满足民众饮食营养。美国农产品加工业特点:一是稳定的加工原料供应,美国现代化大农业可为加工业提供了专用化、标准化的原料,大农场主可以根据加工原料、出口贸易的需要安排生产,现在一般农场主只生产1-2种农产品,种植规模达到上万亩甚至几万亩,并且农产品加工企业根据加工原料的品种、数量的与农场主通过签订协议,确定价格和质量,保证原料供应稳定;二是现代农业技术与装备在专用原料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的农产品初加工具有非常完备的设施与装备,初加工设施在美国农场随处可见,在农产品集中上市面临的收储压力得到效益解决,同时为企业的精深加工提供了可靠保障;三是精深加工水平高,美国农产品精深加工大而专、副产品利用程度较高,并且高度重视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发展,同时美国农产品的加工技术与装备非常先进,加工企业具有规模大、效率高,如美国95% 稻米加工集中在30 家大型企业,并且产加销紧密衔接,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不同环节之间紧密相连,在原料的生产与加工、销售脱节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度在生产者和企业的建立,使得农场主既是原料生产者,也是企业股东之一;四是美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比如从事专业原料生产的农场主一般具有大学学历,有的甚至获得 MBA ,同时无论哪类企业的管理,均聘请由高级职业经理人组成团队管理。
四是农业旅游,19世纪美国上层社会的乡村游是美国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起源[26]。休闲农业旅游风潮兴起得益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收入增加、闲暇时间增多,才使得久居城市的人们开始向往农村田园自然风光。
美国农业新型经营业态的观光旅游发展和成熟,是通过“政府+法律+企业+协会+农户”的互动发展模式带动发展起来的,政府职责是专门为农业观光旅游的发展提供指导、宣传、咨询和推广,积极调动农户、企业、旅游协会、中介机构、金融机构、配套服务机构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在农户开展休闲旅游项目之前,需要先由行业内的专业人士组成的技术和顾问团队,开展简单的可行性研究,然后制定商业和营销计划,然后由专业的推广人员审查方案可行性研究,业务和营销计划。制定风险管理计划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包括急救措施、紧急联系人和操作程序。在经过审查后才可以正常运行,审查过程主要审查的问题有保险、劳工和生物食品安全。美国休闲农业类型主要有:文化遗产休闲农业旅游、农村生态休闲农业旅游、体验和教育型休闲农业旅游。
美国发展农业休闲农业经验:一是加强政府引导,完善立法 ,加大建设投入,便利出行,美国各州政府制定了新税收立法,通过加征房间税、床位税得来的收入投入到当地的旅游机构的建设中,促进了当地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二是注重国家保护,合理开发,1872 年,美国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建立,这也是世界首个国家公园。美国的政策和法规几经修改和充实,使本国的自然保护制度不断完善[27];三是旅游企业注重市场营销,扩大宣传影响,美国休闲农业旅游市场的开辟更得益于休闲农业企业对营销方式的充分应用。以加利福尼亚州的农场为例,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易的重要场所,大部分旅游消费者在制定假期计划和旅游目的地的时候会选择在线预订,所以加州大部分休闲农业旅游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网站进行网络营销;四是创新娱乐项目,突出地方特色,拓宽市场,美国的节事活动是受移民国家具有多民族融合的特点形成的,节事活动将农场、旅游企业、娱乐企业、零售企业紧紧结合在一起,既能促进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又能带动当地农产品加工,给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同时宣传当地文化特色,树立品牌;五是重视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 美国休闲农业理论研究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休闲理论的研究有助于开发更具体验价值的旅游项目,帮助经营者确定先进的经营理念、制定完善的经营策略,同时,对于人才的培养则可以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有助于对于客源地市场有明确的定位,做出合理的规划。
6 结论
通过中美两国农业发展概况的对比分析,我们得出:
1.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推进我国可持续性农业的发展,用好税收这个杠杆的调节作用。
2.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好的政策引导人才向农业领域流动。
3.加快集约化农业的建设步伐,以市场调配资源配给,增加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力度,提高应用范围,提高农产品的投入产出比。
4.完善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作物的附加值,发展多样化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