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概念和原理认知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

2018-02-22刘志国陈威莉于晓宇董亚臣

现代情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显性隐性馆员

刘志国 陈威莉 于晓宇 董亚臣

(1.武汉大学健康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1;2.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河北 唐山 063000)

知识服务是当前图书情报界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关注的热点,被认为是知识经济发展背景和网络环境条件下,图书馆更好满足读者需求、维护自身生存发展的主流研究和实践范式。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前业界对知识服务的认识多数是基于研究者的主观理解,由于没有选择适宜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导致对知识服务的认识存在两种主要误区[1]:一种观点认为,知识服务与传统文献服务、信息服务没有本质区别,知识服务没有实质意义;另一种观点认为,只有为专家级为专业问题提供的解决方案才是知识服务,其他的服务不是知识服务。以上误区的存在,让从业者不仅在认识上感到迷茫,也在实践上感觉无所适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实际工作的健康发展。图书馆知识服务是相对于文献服务和信息服务提出的概念,知识服务运营有其特殊的内在机理。因此,对知识服务的理解首先应该建立在与之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认知的基础上,这部分研究属于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基础研究的范畴,是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前提和基础。在基本概念和原理认知的基础上研究图书馆知识服务,既可以使图书情报界深刻认识知识服务的本质内涵,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工作实践的健康发展。

1 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相关概念认知

“概念”是人类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科学认识的结果,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人们从同类事物的诸多属性中概括出其所特有的属性,并用词或词组表达形成概念[2]。在逻辑学中,概念被认为由“定义”和“划分”构成,“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而“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由于概念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和构成命题、推理的基础要素,是人类理性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因此能够更全面、更深刻地反映客观现实,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3]。作为相对于文献服务和信息服务提出的概念,对知识服务进行深刻认识的重要基础是将其与“文献服务”、“信息服务”进行比较分析,而其前提是对“知识”和“文献”、“信息”概念的认知。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相关概念进行认知的价值在于可以深刻认识知识服务的本质内涵及其与文献服务、信息服务的区别和联系。

1984年,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对“文献”的定义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其关键词包括“知识”和“载体”两个方面。“知识”是文献所承载的内容,是以文字、公式、图表、图像、音频等形式反映出来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结果,在世界经合组织(OECD)关于知识的分类中被称为“显性知识”。“载体”是承载知识的物质外壳,即记录知识的某种人工物质。凡载有文字的人工固态附着物,不论是报纸、期刊、图书,还是视盘、缩微胶片、声像资料甚至图谱、甲骨、简帛、金石、拓本等,皆属文献的范畴。传统的图书馆文献服务是为读者提供以上物质载体的服务,尤其以图书、期刊为代表。馆员通过自己的工作,对以上载体进行选择、购置并入藏到馆。读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到实体图书馆中进行自主选择利用。馆员工作的重点是对以上载体进行加工、组织和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时候馆员并不需要对文献所承载的显性知识有真正的理解,付出的劳动以体力劳动为主,将载体传递到读者手中就完成了工作任务。随着以RFID为代表的自助借还系统越来越普遍的应用,在读者选择、利用文献的过程中,一般不再需要或者很少需要馆员的直接帮助。

“信息”一词的定义数量众多,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认识。从哲学角度认识的话,信息是物质存在方式及其运动规律、特点的外在表现,是物质的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关系属性。从信息传递角度来认识的话,信息是关于自然界、生物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事物运动状态的报导。由于信息的复杂性,对信息进行统一理解和定义是比较困难的,基于纵向信息价值链理论可以更好地认识其内涵。纵向信息价值链理论认为,广义的信息按价值由低到高可以分为5个层次:数据、信息、知识、情报和智慧[4],其中的“信息”属于狭义的理解,是对孤立的、互不关联的数据进行组织、整理和分析,使其产生相关性的结果,用户可以据此判断事物的状态。将数据提升到信息的过程是人们利用自己在特定职业、专业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数据解译能力,对数据进行识别、吸收和转换的过程,这种能力的本质在世界经合组织关于知识的分类中被称为“隐性知识”,包括人的经验、认知、技能、信仰和情感等。现代意义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主要表现为基于数据库、网站等提供的服务,馆员利用自己的信息组织能力,或者对文献资源、网络资源进行加工、整序形成信息产品,或者直接购买成熟的数据库产品,提供给读者进行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检索利用。

相对于文献服务,信息服务更有价值是因为可以降低读者获取知识的成本,根本原因在于通过以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读者既可以不受实体图书馆空间距离和开闭馆时间的限制,能够随时、随地检索、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也可以使获取的知识资源更具相关性和针对性,因此信息服务相比较于文献服务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约读者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甚至经济成本,使读者更“省力”。但文献服务和信息服务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或者没有很好地解决:1)文献服务和信息服务所提供的知识资源具有“批发”的特征,不是针对特定读者的具体知识需求进行组织的,读者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需要对文献、信息进行检索、选择、组织和利用,往往会耗费读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5]。2)文献服务和信息服务为读者提供的知识资源的本质是相同的,都属于显性知识的范畴,主要包括事实知识(Know-what)和原理知识(Know-why),主要解决读者关注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不包括对问题解决和能力建构更有价值的技能知识(Know-how)、人力知识(Know-who)、时间知识(Know-when)和地点知识(Know-where)等隐性知识。因此,图书馆文献服务和信息服务在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存在不足,这既为知识服务的开展留下了空间,也基本上确定了知识服务的内容。

“知识”是一个同样复杂的概念,关于知识的定义不胜枚举。基于纵向信息价值链理论理解知识的话,知识被认为是针对特定用户的需求和问题,在信息分析基础上提供的解决方案。达文波特认为,由于知识更贴近实际行动,所以比数据和信息更有价值[4]。因此,在关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研究中,学者们普遍认为它是以特定读者的实际需求为中心、为解决读者特定问题而开展的服务。由于读者类型的多样性,读者具体的知识需求纷繁复杂。随着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力应用,读者基于简单提问和文献、信息物理获取的知识需求通过文献服务和信息服务基本上可以满足。但读者相对复杂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有专业背景的学科馆员对相关文献、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检索、分析和归纳,形成读者不必再付出多少成本就可以使用的知识产品,这部分服务主要针对读者的显性知识需求,是当前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典型形式。但是,由于隐性知识是知识的主体(被认为占人类知识总量的80%以上),一般情况下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有价值,对读者问题的解决和能力的构建更有帮助,因此读者的知识需求往往并不局限于显性知识的范畴,隐性知识也是读者知识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固然,读者需要的部分隐性知识可以通过对显性知识的学习内化即正式学习的方式而获得,但由于隐性知识是自足的,可以不依赖于显性知识而存在,显性知识只有依赖于隐性知识才有价值[6],因此也有大量的隐性知识是无法通过对显性知识的学习而掌握的,比如技术、经验、认知、诀窍、信仰等一般需要通过批判、观察、交流和实践等非正式学习的方式而获得。因此,作为能更好满足读者知识需求的知识服务,其“更好”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更深入”,能给读者提供更具针对性、更为具体的显性知识产品;其次是“更全面”,不只能为读者提供显性知识,也能够为读者提供隐性知识。这两个特征既可以使知识服务与文献服务和信息服务很好地区别开来,也深刻阐释了所谓“更好的服务”的本质内涵。

一般认为,知识的成立(正确的认知)有两个条件:逻辑上成立、经过实践检验[7]。基于相关概念研究、探讨图书馆知识服务属于逻辑上的推理,可以获得以上关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认识。就实践检验而言,当前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实际工作首先表现为学科化服务,即有学科背景的馆员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获取、分析和整合,提供给读者针对性强的问题解决方案,满足的是读者关于显性知识的需求。另一方面,当前图书馆界高度重视并大力建设和开展的知识交流空间、信息共享空间和真人图书馆等服务,主要为读者获取技术、经验等隐性知识提供交流、互动的环境,从而提高读者的认识能力和行动能力,这部分服务是无法用文献服务和信息服务的概念进行解释的,只能也应该纳入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范畴。因此,不论是基于逻辑推理还是实践检验都可以说明,图书馆知识服务是以文献、信息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空间资源为基础,主要基于馆员能力开展的服务,是更深入、更全面满足读者知识需求的服务,提供的知识资源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方面。

2 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相关原理认知

概念认知主要解决图书馆知识服务“是什么”的问题,可以深刻认识知识服务的本质内涵以及与文献服务、信息服务的区别和联系。原理认知主要解决图书馆知识服务“为什么”的问题,其价值在于深刻理解知识服务的内在机理,从而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的开展。所谓“原理”,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是在大量观察、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概括而得出的普遍认识,既能指导实践又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因此,要正确实践图书馆知识服务,其前提和基础是深刻认识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相关原理。由于图书馆文献服务、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是通过文献组织、信息组织和知识组织实现的,因此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相关原理认知是对文献组织、信息组织和知识组织原理的认知。

文献组织是传统手工工作条件下图书馆工作的核心,馆员通过编制书目、索引等形式,对文献单元进行整理与排序,从而对文献中的知识进行特定角度的整体性、宏观性揭示。分类法和主题法是文献组织的主要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模拟个体知识记忆结构和人类公共知识体系结构实现对知识的规范化组织和管理。毋庸置疑,文献组织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由于文献无序生产、流动和分布所造成的文献无序性和不确定性与人们利用文献所要求的确定性、有序性之间的巨大矛盾,从而降低了读者获取知识的成本。然而由于文献本身的特点,文献组织也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和不足。首先,文献组织是对文献外部特征的揭示,其实质是对知识的间接表示和组织,只在较低程度上反映了其内容特征,虽然方便但无法全面地表达、测度和评价知识,也不能准确反映图书馆知识的存贮量、累积量和读者从图书馆获取的知识量。其次,文献组织是针对显性知识的一种列举式的、静态的知识组织方式,为读者与知识进行间接交流服务,无法准确展示人类创造知识的动态逻辑过程和特点。

随着各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息资源组织的范围、结构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范围上,信息技术的应用导致数字化、电子化数据成为信息的主要形式,信息对象日益多样化,使得信息组织的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充,不只包括文献信息,更包括网络上大量分布式存储的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读者可利用信息的数量。在结构上,信息组织的内容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传统的静态、规范和集中化结构发展为动态、复杂和分散存取的结构,而且深入到知识单元和信息单元,从而克服了文献特征描述的局限。在方式上,信息组织主要对分散杂乱的信息进行整序和优化,使原始杂乱、无序的信息集合转化为结构化、有序化和易于通过计算机及网络检索利用的数据库以及文献信息资源的索引等。由于信息组织一般都是通过构建信息系统而实现的,而实践表明信息系统并不能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有效和完善,因此信息组织也无法全面、准确地满足读者的所有信息需求。此外,信息组织主要对文献和电子信息等显性知识进行静态的、列举式的排列,并不包括隐性知识的内容,因此与文献组织一样,不能展示人类知识创造的动态逻辑过程。

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知识资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和内在变量。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形成个人和组织核心竞争力或者创新能力的知识类型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知识,而是个体和组织拥有的难以交流、共享和模仿的主观知识。基于此,在世界经合组织所提出的知识框架中,既包括显性知识(如通过教育与培训获得的原理知识和事实知识),也包括隐性知识(如在实践中获得的技能知识,与人际网络有关的关系知识,定时和定位知识)[4]。知识组织是指为了满足用户的显性和隐性知识需求,对知识单元(包括显性知识因子和隐性知识因子)、知识关联进行揭示、挖掘的行为或过程。通过对知识客体进行整理、加工、揭示和控制,实现客观知识主观化和主观知识客观化,从而促进知识创新。与文献组织和信息组织只是简单地对信息和知识进行整序、存储和提供相比,知识组织通过知识聚类、重组、存检、编辑和布局等方法对知识进行挖掘,以便更易于用户识别、理解和接受。知识组织虽然包括了客观知识主观化过程中的知识组织和主观知识客观化过程中的知识组织两种类型,但当前图书情报界所探讨的知识组织基本上都是客观知识的组织,比如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知识交流论认为,图书情报机构是社会文献交流链中的一个环节和社会交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注重的是文献层面的交流;王子舟[8]认为,知识组织是把客观知识元素用科学方法有序化形成的人工集合,注重的是客观知识的组织。由于客观知识组织与文献组织、信息组织同属显性知识组织的范畴,虽然在服务的深度上有所提高,但同样存在不能有效提供隐性知识、提供的知识无法很好展示人类知识创造的动态逻辑过程的不足。

文献组织、信息组织和客观知识组织属于图书情报学的内生原理,是以“书”为中心的理念在管理和服务中的具体体现。这些服务以显性知识为管理对象,重点满足读者的显性知识需求,其本质是以显性知识为媒介,实现读者与作者两个主体之间“间接交流”的服务。由于“作者”与“文献/信息/客观知识”的“不同一性”矛盾的客观存在和不可调和,间接交流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有价值知识的损耗甚至遗失,所以,不论图书馆员多么努力,针对显性知识进行的分类、主题标引、著录、目录组织甚至题录、文摘、综述、述评做得多么出色,都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8]。因此,在创新成为主旋律和隐性知识受到高度重视的时代背景下,被认为能更好满足读者知识需求的图书馆知识服务迫切需要引入其他学科的有价值理论,促进“读者”与“作者”的“直接交流”,在为读者提供客观知识的同时也提供主观知识。在这方面,知识螺旋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知识螺旋理论(也被称为知识转化SECI模型)是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Ikuji ro Nonaka)和竹内弘高(Hi rot aka Takeuchi )在迈克尔·波拉尼关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分类的基础上提出的知识转化理论,其核心是如何实现知识的直接交流。SECI模型[4]认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可以分为社会化、外化、系统化和内化4种模式:S(Socialization)社会化,是个体间共享经验、产生共同感知的过程,主要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由师傅展示和徒弟观察、模仿直接交流、学习隐性知识;E(Externalization)外化,主要通过类比、隐喻和假设等深度会谈的方式,把隐性知识尽可能地表达出来进行交流学习;C(Combination)系统化,通过信息处理的方式,把相关的知识碎片转化为系统化的知识进行交流和学习;I(Internalization)内化,通过工作实践,把掌握的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通过这4种模式,个人的隐性知识既可以不通过语言、文字与他人进行直接交流,也可以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与他人进行间接交流,知识在不同主体间交流、传递并创造出新的显性和隐性知识。野中郁次郎[4]认为,只有在社会交往的群体与情境中,人才能学习成长并进行知识创新,这个情境被称为“场(Ba)”。他把学习、交流知识的环境“场”分为4个种类,即原始场(Originating Ba),知识社会化的场所;会话场(Dialoguing Ba),知识外化的场所;系统化场(Systemizing Ba),知识系统化的场所;练习性场(Exercising Ba),知识内化的场所。知识在以上4个场中螺旋发展,从而实现发展创新。

文献组织、信息组织和客观知识组织理论是关于显性知识的管理理论,与这些理论相比,知识螺旋理论的意义在于突破了以往注重显性知识的研究,把知识管理的范围扩展到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信息之间,而且深入到隐性知识转化的内在机理,从而丰富了知识管理和知识共享理论。它不仅涉及“人吸收利用知识改变自身知识结构的机制”(即内化),而且关注到人与人的直接的“面对面”交流(即社会化)的深入层次[8]。由于图书馆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也是不断吸收、借鉴其他学科理论的过程,借鉴知识螺旋理论可以弥补现有理论的不足,因而有助于构建更为完善的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知识螺旋理论对图书馆工作实践的价值在于,它很好地阐释了无法用图书馆学传统理论进行合理解释和说明的图书馆空间建设、真人图书馆服务等工作的内在机理,从而为深刻认识和科学实践图书馆知识服务提供了理论依据。

3 基于概念和原理认知的图书馆知识服务对策

基于相关概念和原理研究探讨图书馆知识服务,首先可以解决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认识问题,能使图书情报界清醒地认识知识服务的本质内涵及其与文献服务、信息服务的区别和联系,同时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开展知识服务的问题。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它为图书馆知识服务工作实践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基于概念和原理认知实践图书馆知识服务,需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3.1 深刻认识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图书情报学的核心概念从文献发展到信息再到知识,从客观知识(显性知识)发展到主观知识(隐性知识);核心原理从文献组织发展到信息组织再到知识组织,从客观知识(显性知识)组织发展到主观知识(隐性知识)组织,代表了对图书馆活动本质认识地不断深入和进步。这种认识阐明了人类社会知识交流、获取习惯的变化,揭示了图书馆在适应社会需要过程中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既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阮岗纳赞“图书馆是一个不断生长的有机体”的论断,也更有利于全社会的知识共享和创新。基于此,图书馆服务从文献服务、信息服务发展到知识服务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从现实状况来讲,由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普遍、深入应用,尤其是随着社交网站、微博、QQ、微信等互动媒介的不断涌现,读者交流、获取知识的途径日益多元化和直接化,图书馆作为传统知识资源中心的地位日益被边缘化,图书馆如果僵化不进行变革,必将被社会所抛弃,因此迫切需要图书馆不断变革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更好地满足读者的知识需求,从而维护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图书情报界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在继续深化传统文献服务和信息服务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服务的理念,并通过知识交流空间、信息共享空间建设以及真人图书馆服务、学科化服务等工作实践推进知识服务的发展,充分说明了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必要性。

3.2 正确认识和处理知识服务与文献服务、信息服务的关系

长期以来,图书情报工作一直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知识,文献服务、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是不同发展环境下图书馆服务不同的工作重心和关注重点。传统的手工工作环境决定了文献服务必然是图书馆的工作重心;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图书馆工作中的普遍、深入应用为信息服务发展成为图书馆工作的新重心提供了条件;在创新成为时代主旋律和隐性知识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环境下,读者的知识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要求图书馆把知识服务作为服务工作的新重点。正如文献、信息、知识和文献组织、信息组织、知识组织是不断深入和拓展的关系一样,文献服务、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也是不断深入和拓展的关系,而不是被取代和取代的关系。在图书馆服务的发展过程中,信息服务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图书馆工作的水平,但信息服务并没有取代文献服务,文献服务一直与信息服务并存发展,因此知识服务也不会取代文献服务和信息服务。文献服务、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共同构成了更为完善的图书馆服务体系,能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不同需求。知识服务的发展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文献服务和信息服务水平的提高,而文献服务和信息服务水平的提高会为知识服务的开展提供更好的保证,三者将长期并存。正如阮岗纳赞所言,图书馆的职能是“为书找人,为人找书”,读者的需求不同,他们所需要的服务也不一样,因此文献服务、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都有存在的必要。能满足读者需求的服务就是最好的服务,为读者提供文献服务、信息服务还是知识服务要根据读者的需求而确定。

3.3 围绕知识交流开展知识服务

黄纯元、宓浩和谢拉等[8]中外图书馆学家认为,图书馆是形成和保证知识交流实现的社会制度和组织,其功能是实现社会知识历史和现实的双重交流,阐明了图书馆活动的本质,因此图书馆知识服务必须紧密围绕知识交流这一主题进行规划和设计。传统文献服务和信息服务为读者与文献和信息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条件,这种交流的本质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间接交流。由于作者与文献/信息/客观知识之间的“不同一性”,间接交流并不能全面和完全真实地传递知识,所以需要图书馆将主观知识(隐性知识)的组织作为知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螺旋理论之所以对图书馆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运营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是因为该理论全面阐明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交流、转化规律,不仅大大拓展了图书馆学的视野,在图书馆实际工作中也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当前图书情报界高度关注图书馆空间价值的开发和利用,图书馆空间的本质是知识交流的情境[9],在知识螺旋理论中被称为知识场。在SECI的4个场中,“系统化场”针对的是显性知识的组织,即馆员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信息技术,对海量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选择、组织和整合,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产品(问题解决方案)提供给读者,可以使读者与更具针对性的显性知识进行交流,降低读者获取知识的成本,提高知识交流的效率。“社会化场”和“外化场”是针对隐性知识交流的情境,支持读者与作者的直接交流,可以保证知识的更全面、准确的传递,当前图书馆界开展的真人图书馆服务和信息共享空间、知识交流空间建设,主要以这两个场为理论依据。“内化场”主要支持显性知识内化为隐性知识,典型的途径是“干中学”,在知识内化的过程中,用户除了要进行操作和实践外,往往还要参考理论知识或者接受“师傅”的指导,也属于知识的间接和直接交流的范畴,图书馆开展的检索技能培训以及其他提高读者动手能力的服务都是基于“内化场”的服务。正如信息服务的开展需要对传统基于文献交流的图书馆管理、服务体系进行变革一样,知识服务的开展也同样需要对图书馆的组织结构、资源建设、技术应用以及馆员培养、业务活动进行变革,从而促进读者与知识的更全面、更深入的交流。

3.4 馆员隐性知识是决定图书馆知识服务水平的核心变量

图书馆服务的重心从文献服务、信息服务发展到知识服务,其本质是以“书”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是图书馆发展从“技术”向“人文”的回归,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体现。这里的“以人为本”有两个层面的含义。1)“以读者为本”,文献服务、信息服务工作关注的重点是对文献和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整序,读者的需求被置于工作的次要位置。知识服务是以读者的需求和问题的解决为中心,根据读者的需求组织资源、开展服务,满足读者的需要是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以馆员为中心”,文献服务和信息服务依托的重点是文献、信息和信息技术,在读者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馆员的重要性相对于文献、信息和信息技术处于次要位置,馆员劳动的是本质是体力劳动或者类体力劳动。知识服务是以文献、信息、信息技术和空间资源为基础,主要依靠馆员智力劳动为读者解决问题的服务。馆员利用自己的经验、技术、认知等隐性知识,对海量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甄别、组织和整合,形成系统的知识产品提供给读者。知识服务是一种典型的增值服务,实现增值的关键是馆员,增值程度主要受馆员隐性知识的影响,馆员的隐性知识投入的比例越大,服务的增值幅度就越大,因此馆员的隐性知识水平是决定图书馆知识服务水平的核心变量。馆员掌握的隐性知识包括通用隐性知识和专业隐性知识两种类型[10]。馆员的通用隐性知识包括个人的价值观、心智模式、认知等,决定了馆员对知识服务的认识水平以及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馆员的专用隐性知识包括专业技能、技巧和工作诀窍等,决定了知识服务工作的质量以及读者对服务的满意程度。由于隐性知识依附于人以及情境依赖、路径依赖的特点,因此需要在图书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馆员进行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需要为馆员搭建知识交流、互动的平台,通过专家讲座答疑、馆员经验交流以及观摩学习等知识活动,使馆员不断学习专家和同事的经验、技能等隐性知识,从而提高馆员的业务水平和知识服务能力。

4 结 语

基于相关概念和原理研究探讨图书馆知识服务属于知识服务的理论基础研究,是深刻认识和正确实践知识服务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对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图书馆知识服务是在文献服务、信息服务的基础上,更深入、更全面满足读者知识需求的服务,一方面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显性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读者的隐性知识需要,是能更好促进知识交流的服务。通过对知识服务相关原理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图书馆学原有内生理论无法全面涵盖和有效指导知识服务,借鉴知识螺旋理论可以弥补现有理论的不足,为知识服务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通过对与知识服务相关的概念和原理进行分析,可以很好地指导实践工作的开展,即在深刻认识知识服务开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的基础上,处理好知识服务与文献服务、信息服务的关系,通过大力提高馆员的隐性知识水平,促进读者与更具针对性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交流,从而全面、深入地满足读者的知识需求。

[1]单世侠.图书馆知识服务辨析及分层构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5):9-11.

[2]概念是什么意思[EB].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1073841.html,2016-08-30.

[3]祁金善.原型理论与概念认知[J].文教资料,2008,(21):35-37.

[4]李华伟,董小美,左美云.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

[5]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5):30-35.

[6]王连娟.隐性知识管理文献综述[J].情报科学,2006,(4):636-640.

[7]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8]王子舟.面向知识的图书馆学发展新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1):5-11.

[9] 吴才唤.从“社会认识论”、“知识交流论”到隐性知识交流——图书馆活动本质的新思考[J].图书馆杂志,2014,(9):40-47.

[10]刘志国,徐永斌,许静.知识情境:图书馆空间建设的理论基础与行为范式[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4):1-5,34.

[11]李作学.个体隐性知识的结构分析与管理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16.

猜你喜欢

显性隐性馆员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隐性但可预防的危险
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